一個不怎麽了解中國曆史的華裔學生為什麽會對一個不怎麽了解中國曆史的老師的照本宣科如此反感呢?從表麵上看隻是一點認知上的差別,討論交流互通有無互相提高一下就好了。然而實際上一定是雞同鴨講完全說不通。因為有了立場,就沒有了真相。華裔,就是立場。簡單而言,真相不重要,不能辱華最重要。
如果一個意大利裔學生,或者一個索馬裏裔的學生,哪怕一個日本裔的學生,甚至一個香港裔的學生,聽到老師說點中國的負麵曆史,要麽無動於衷,要麽幸災樂禍,就是不怎麽同意,也會像談天氣一樣八卦一下,絕不會麵紅耳赤地爭論。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很客觀地很冷靜地聊。就像華人學生學習非洲部落史一樣。其實幾個章節和特點故事,就能把非洲的事說清楚?其中就不存在大量的以偏概全,甚至胡說八道?肯定有。否則美國也不會在阿富汗這麽丟人顯眼。
華裔學生的敏感,就在於錯誤的帶入感。這其實是一種全球化下普遍的糾結。
北地中海文明,或者簡單說就是現在的所謂西方文明,至少在近幾百年是全麵碾壓甚至滅亡其它文明的。甚至可以說北地中海文明和東地中海文明在過去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都是一直處於輪流坐莊的領先狀態。文明對文明,的確有高下之分,的確有歧視鏈的存在,甚至有降維打擊斬首滅絕的暴力存在。而作為民族甚至種族,作為文明的載體,又往往和相應的文明綁定。而作為個人,全球化時代就必然出現族群認同和文明認同的糾結。就是作為族群,也會有傳統文明認同和先進文明認同的糾結。這種糾結普遍存在於落後的文明,但人性上未必落後的族群和個人身上。
如果那個華裔學生,首先把自己定位於美國人,在先進文明中長大的一員,而老師也是美國人,也是同樣文明中的一員,那麽關於中國的討論雖然依然會錯誤百出,但絕不會傷感情,因為和談一談英法百年戰爭的故事一樣,誰又知道多少,無非都是講故事。但是如果定位在中國人,一個來到上海的鄉下人,來到北京的外地人,來到香港的內地人。那麽說中國人不好,是不是就是在說自己不好,歧視自己,排斥自己呢?或者說,原來自己是這麽個不堪的人,情何以堪?所以很多時候,歧視是自己先懷疑了自己,於是別人“被”歧視自己了。按照無主席的正確操作,應該是老子英文很爛又怎麽著,老子就是大美帝國的公民。
落後文明的國家,族群,個人在全球化的時代,都不可能躲進小樓成一統,不接觸先進文明,甚至說不可能不被先進文明在軍事上,經濟上,文化上侵略。落後就要挨打嗎。於是也就不可能不向先進文明學習,靠攏。人往高處去嗎。但是呢,有兩種不同的基本戰略和心態。一種是脫亞入歐,一種是中體西用。一種是留人改文化,一種是留文化,或許改人,或許什麽都沒了。
在所謂的牽強附會的臉上貼金的四大文明古國的概念下,中國似乎是延續至今的唯一的文明古國。從文化傳承上或許的確如此。但是從基因血緣的傳序來看,中國可能反而是最次的一個。當今所謂的中國人/漢人,所謂的中華文明的人,沒有一個是炎黃子孫。幾乎不會有漢朝人的後裔。真正的唐人也不多。就是有也是披著儒家外衣的大草原人。或者說,當今漢人其實是殺光漢人的匈奴人,鮮卑人,契丹人,突厥人,蒙古人,女真人,等等的後代。那麽未來的美國人黃皮膚好不好?未來的中國人白皮膚行不行?不在膚色,而在文明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