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爬藤教的信徒們,爬藤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這好處分兩種,一種是精神上,一種是物質上的。對於非信徒來說,還是講點實在比較靠譜。
怎麽是實在呢?個體的實際案例當然是首當其衝,不輪是親身經曆還是親眼觀察。但是這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就好比原始人看到種子發了芽,調查問卷的一份回答。都還是比較原始的材料。隻有在此基礎上統計和理論,才是由實踐上升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由實踐檢驗理論的科學教育方式。
拋開一些難以量化的目標和標準,天下熙熙,爬藤攘攘,咱們還是談個錢字。當年八股的時候誰搞數學啊,現在老中早教數學這個自豪,99.99%的人喜歡的不是八股,不是數學,是利。很大程度上,尤其在商業社會,就是錢。既然大家骨子裏是談錢的,就要放開談,談個透,談個準。別裝別遮。
爬錢呢,對於老中這樣的中上勞工來說,前景無非有這麽幾個層次:
一,百萬左右年收入或者五百萬以上的淨資產。或者虛一點概括,小資本家以上。想成為富一代,怎麽達到呢。
A。 金融界。需要不要爬藤呢?需要。但是主要是名商學院MBA。
B。工程界。需要不要爬藤呢?不需要。但主要要學電腦。
C。科研界。需不需要爬藤呢?需要。主要要學生化博士。
D。娛樂界。需不需有爬藤呢?不需要。主要要看天賦和天機。
二,五十萬左右的年收入。打工皇帝,中高級領導,或者比較成功的律師或者小業主。
A。 可以由工而商,但是最終要學商。需要不要爬藤呢?不需要。藤有幫助,但是最終是個人性格和魅力。有個性會圓事,藤就是錦上添花,否則就是泥上添花。
B。大律師。需要不要爬藤呢?需要。要爬名律師研究生院。
三。二三十萬的年收入。高級人才。在兩岸就得三十萬,在中部隻需二十萬。生活成本有比較大的影響了。同樣這種中小機會也就在很多稍微有規模的城市區,經濟發展區域都比較容易找到。
A。 醫生。需要不要爬藤呢?不需要。但是要學外科等大收入方向。
B。 中級領導。需要不要爬藤呢?不需要。但要學商,如果你有這個性格的話。
C。 高級科技人才。需要不要爬藤呢?不需要。但是有幫助。
D。中律師。需要不要爬藤呢?需要。要爬名律師研究生院。
四。十萬左右的年收入。職業人才。兩岸要十幾萬,中部要十來萬。
A。一般醫生;B。 一般科技人員;C。一般律師;D。一般經理人員。需要不需要爬藤?不需要。爬就虧了。
總結,學工商是進退自如的方向,畢竟美國是工商立國的社會。不怎麽需要爬藤。學法律需要爬藤,但是有上限。學醫不需要爬藤,但是有上限。娛樂隻有上限沒跟腳,當然也不需要爬藤。爬的話也是爬研究生院的藤,本科沒什麽用,最多紅是爬研究生的墊腳。爬三爬四等於沒爬,還是在上中產內晃悠。爬一爬二才算得上翻身,但是主要也不是看藤,而是看性格,看命運。搞三搞四還能上藤的,該爬。吃苦耐勞的,洗洗睡吧。
爬一爬還是值得。怕吃虧就幹脆不爬了,那就先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