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比爾蓋茲多年前推動過取消高中。從單純人才培養的角度,我深以之為然。實際執行起來又遙遙不可及。但是其中的一些利弊權衡,還是有意思思考一下的,對指導教育也不無參考。
我一向以為教育是應該一種廣種薄收的模式。
第一波廣種呢應該是學前到小學,嚐試各種文體項目,然後逐漸縮小固定到自己合適的項目和程度上。成為終身生活的一種習慣風格和圈子。如果想進一步發展就在中學進一步努力,否則就是個維持。
第二波呢就是初中到高中階段。嚐試各種職業專業項目,或者說科學項目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項目,然後逐漸縮小固定到自己合適的項目和方向上。成為安身立命的一個基本支撐和生活的基本節拍。如果要深入發展就到大學,研究生,公司等等繼續努力。
中小學校呢並不能很好地支持這個模式,不論公校私校。因為她不可能有足夠的規模和細化(院係化)。理想的將來,也許可以有某種超級小學,每個年級幾千人。不僅可以集中上一些基本的主幹課程,比如數學閱讀什麽的,就是這些也可以按程度分班,而且可以分開上各種自己好奇的課程,比如滑雪,舞蹈,泥塑,捉蟲,養鳥,等等等等。當然,管理這樣的學校實在是太複雜了。所以現在學校隻能目標大部分學生的基本知識教育。對於個別想出奇的學生家長,也就隻有靠家庭自己在校外去解決。好在美國這方麵的社會體係還算完整。
但是對於高一波的專業行業性教育,這方麵的支撐就有點差。主要是這些方麵的資源都多集中到了高校的初等教育院係。因而也對在探索人生中的中學生難以有效利用。中學生所能選擇的範圍受到很大地限製。AP課的起因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下放資源和權力的意思。但是現在很大程度上給搞成了單一競賽標準,真是有點違背初衷。就好像奧數本來是給數學愛好者的遊戲,結果成了升學的噩夢。但更重要的是,即便AP的範圍也仍然是很狹小的。這種先窄後廣的模式,是不如先廣後專的模式更合理,更能夠選拔和培養人才。但是實際執行能力的限製,又不得不如此。也許教學管理技術進一步提高後,可以有所改進。當然技術問題解決後,人文習慣和固有利益的打破仍然需要時間。
但至少理論上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中學生能夠直接上大學基礎課會是什麽情景。誠然有些共同的基礎也還是要先打好的。但實際上就看現在的高中四年,其實最多也就是前兩年還集中一些,後兩年早就開始分道揚鑣了。很多課外項目包括一些比較小眾的難以在一個中學建立的項目,都可以登堂入室。家長學生少了尋找這班那班而不得的煩惱。大學生源的銜接性也提高,教育資源和時間的有效性也提高,皆大歡喜。高中的前一兩年可以並入中學,後兩年可以並入大學。其實本來高中這個名字就是個多餘的加三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