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兩國的首次相遇:一起吃飯是很困難的事(轉載)

(2019-05-28 19:41:27) 下一個

船行在蒼茫的海上,美國人顧盛對這趟中國之行充滿憂慮。這個哈佛大學的畢業生,聰明多識,能言善辯。他有著高大的身軀,也有著強硬的性格。他對中國,多有了解,其兄長常年在中國經商,美國的傳教士、商人們在中國的遊曆、見聞,也通過報章已經在美國引起一波波中國風潮。

他帶著美國總統泰勒的親筆信和“特命全權公使”的委任書而來,希望能與中國人談判締約。但讓他擔心的並不僅僅是締約問題,還有是不是需要和中國人同桌共餐。在早前美國人的記錄中,中國人的餐桌看似距離文明尚遠,一本流行的小冊子《中國旅行家》中記載,“狗肉、貓肉、蛇肉、青蛙肉或其他任何有害生物,他們都覺得是可以食用的東西”。

但顧盛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完成與中國締約的目的——哪怕他不得不在中國的宴席上吃飯也“在所不惜”。

這是1844年,美國第一位訪華的美國公使,在中餐的陰影裏,開始了自己的行程。半個世紀後,李鴻章訪問美國,吃的問題,在中美文化衝突中,仍然存在。

互相“投喂”

顧盛訪華前,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最終以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奠定了英國在中國的特權地位。美國不想將中國的市場拱手相讓,終於決定派遣顧盛赴華談判,希望能簽訂條約,享有英國所享有的五口通商之權。

出發前,美國國務卿韋伯斯特特意給顧盛一道訓令,要他向中國強調自己並非朝貢者,“你的政府從來不向任何國家進貢,也不希望接受任何國家的進貢”。

清政府時常將外國使者誤認為朝貢者,這令美國政治家大為不滿。美國前總統約翰·亞當斯曾語帶憤怒地寫道:“他們自認為,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貿易方麵,任何與自己來往的國家都應……以卑躬屈膝的方式表現出來。現在,是時候讓這種反人類和反人權的暴行停止了。”

事實證明,這種憂慮並無必要,清政府並沒有打算讓顧盛進京。道光皇帝當時特別下諭旨,要求負責談判的兩廣總督耆英務必阻止美使進京。原因也是因為朝貢意識。在清朝政府意識裏,“大皇帝本是‘君臨萬國’的天下共主,不應當去接待一個非為朝貢的使臣”,曆史學家茅海建分析道,也是從這段時期開始,清朝開啟了由兩廣總督兼各國通商事務欽差大臣的慣例。這樣以來,也可以避免朝廷與西方使節直接接觸。

由此可見,不但顧盛憂心忡忡,耆英也壓力山大。當兩個人終於坐到一個餐桌上時,氛圍從一開始就是尷尬的。

中國人見麵要拱手作揖,美國人則習慣握手致禮;美國人進屋就要脫帽,但他們發現中國官員完全沒有摘下帽子的意思;中國人談話時,並不避諱隱私,於是耆英張口便問起在座各位的年齡來,這讓對方更加尷尬了。

這並非中國官員舉辦的歡迎宴會,而是耆英一行到了美國公使的府邸。為了表示對中國官員的尊重,餐桌上擺放了筷子。但耆英等人對西餐菜品興致不大,倒是很喜歡餐桌上的香檳以及一種調配的甜酒。一番推杯換盞之後,雙方皆有醉意。令美國人最難受的事情發生了——耆英的幾位同僚,用自己的筷子夾菜喂給在座的美國人吃,以顯示親近之意。顧盛等人隻好強忍著吃下,美國作者安德魯·科伊在《中餐在美國的文化史》一書中寫道,“出於‘報複’,美國人也往他們客人的嘴裏塞食物”。

中美外交官員的第一次正式宴會,就在這一場充滿好意與誤解的互相“投喂”中結束了。

此後半個月裏,雙方展開拉鋸式的談判。顧盛非常清楚,中國官員對自己進京的想法非常擔憂,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自己。在談判中,他一邊強調必須進京遞交總統親筆信,之後又以此為籌碼,令耆英在其他條款上讓步。最終,雙方做了一筆“等價交換”,顧盛放棄進京打算,耆英則同意條約裏,美國在華通商、外交方麵的諸多特權。這份條約,史稱《望廈條約》。

“在清政府看來,中國首先是一個文化統一體,而不是一個國家實體”,漢學家孔華潤(Warren Cohen)如是分析清政府的外交決定,“中國官吏更關心涉及禮節、儀式方麵的問題,而把主權等等概念留給西方”。

終於,耆英和顧盛達成了“共贏”的結局,《望廈條約》條款全部確定下來。1844年7月3日,耆英在簽約儀式後,邀請美國人吃一點茶果。當顧盛等人進入宴會廳才發現,那可能是迄今為止,美國政要在華所能享受到的最豐盛的宴席——滿漢全席。此前的互相“投喂”活動再次上演,宴席的最後,一盆味道鮮美的湯被端上餐桌。耆英端著喝了幾口後,傳給美國公使顧盛,隨後,這一盆湯,一個個傳遍了整桌人。

李鴻章的三個問題

整個19世紀末期,中國都處於激烈的動蕩之中,西方諸國爭相以堅船利炮,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內部,也麵臨分崩離析的風險。但清政府對世界的認識卻極為緩慢。以致當1896年,號稱最懂外國人的李鴻章訪問美國時,依然犯了耆英當年失禮的錯誤。

1896年3月,清廷認命李鴻章為“欽差頭等出使大臣”出訪歐美。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兩點,李鴻章乘坐的“聖路易斯”號郵輪抵達紐約,受到美國人的夾道歡迎,據當時美國媒體報道,他的船一靠岸,“人們如潮水一般湧到郵輪停靠的河邊”,大約一百餘艘大小各異的船隻,作為“非正式的歡迎儀式”圍繞在其周圍。

正式歡迎儀式則更加隆重。美國東部陸軍司令盧傑懷揣著美國總統的歡迎詞,帶領美國助理國務卿諾克赫爾等要員登上了“聖路易斯”號歡迎李鴻章。李鴻章如耆英一樣,張口問起盧傑等人的年齡來,同時,他還詢問了對方的財富情況。

雖然中美之間官方的溝通並不頻繁,但民間交流卻持續很久。就在顧盛訪華前後,美國加州發現金礦的傳言便在珠三角地區流傳,成百上千的中國人趕到美國淘金。與他們一同進來的,還有中餐。

華人不願意適應美國當地的飲食習慣,離開中國前,便將需要的食物打包帶在身邊——大米、幹海鮮、臘腸等。他們也會就地取材,製作符合中國人口味的飲食。於是,第一批中餐廳就在美國陸續出現了——與其他餐廳相比,價格優勢明顯。在一個破爛的館子吃上一份牛排、雞蛋和咖啡,需要2.5美元,但在中餐館裏,1美元就能吃個夠。中國人連老鼠都吃的傳言,就在這種民間的餐飲交往中逐漸被戳破。

當李鴻章帶著龐大的廚師團隊抵達美國時,他的餐飲起居也成為美國報章關注的焦點。據記載,當天晚上,李鴻章的晚餐有燕窩湯、燒魚、魚翅和米飯,還有一杯淡葡萄酒。

第二天,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率政府要員來紐約造訪,並設宴款待。但據紐約記者觀察,李鴻章在公開晚宴上,幾乎沒怎麽吃那些經典的法國菜,幾乎滴酒未沾。晚宴主人可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讓人準備了中餐:一份切成方塊的煮雞肉,一碗米飯和一碗青菜湯。李鴻章果然立刻吃了起來。

李鴻章一共在美國呆了十天,分別訪問了紐約和華盛頓兩地,期間宴請和社交活動不斷。在與當地人交往中,他時不時會問到對方:“你是做什麽的?你能掙多少錢?你住的地方離紐約有多遠?”這些隱私問題令對方感到尷尬和不適,他卻毫不知情。而當地華人、華商夾道歡迎時,這位中國派來的重臣則表情嚴肅,“沒有什麽好臉色”。

雖然有這些插曲,但李鴻章的到訪,仍然在美國掀起了一波巨大的中國熱,甚至美國人還造出一道以他命名的菜:“李鴻章雜碎”。

看起來,顧盛對中國人的態度和美國人對李鴻章的態度相差萬裏。但事實上,這兩場隔了半個世紀的中美接觸,恰恰反應了美國人對華政策的矛盾心態——他們既批評大英帝國在華的種種作為,又希望雨露均沾“我也有份”;他們既同情中國人在列強麵前所受的欺侮,但又帶著獵奇甚至厭惡的眼光看待這個古老的國家。

“獵奇者大肆宣揚西方人津津樂道的所有‘中國的’東西,如‘雜碎’……等等。他們強調別具風格的東西,‘中國每樣東西都同我們相反’。男人穿長袍而婦女穿長褲。書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讀的。湯是最後送上餐桌……他們得出結論,認為這些現象分別同經濟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水平較低有關。”美國漢學家費正清分析道,但他們同時也會用理想化的眼光看待中國人,“中國賢君明主的專製政治”、“對東方智慧的尊重”、“商人和傳教士懷著中美之間結成‘特殊關係’的想法……結成一種超文化的友誼”。在這種矛盾的態度中,美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逐漸變成一種“混雜的感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