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文藝界廣泛關注的另一位"垮掉的一代"作家是凱魯亞克。他於1922年3月出生在馬薩諸塞州洛厄爾市一個印刷商家庭。父親破產後長期患病,哥哥夭折,母親被迫到一家鞋廠幹活以養家糊口。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傷。他從小就喜歡文學,迷戀歌德、雨果等人的作品。1939年,他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文學。但是,他厭倦那裏的學院式教學,未畢業就離校而去。他當加油員、體育記者,模仿愛爾蘭意識流作家詹姆士·喬伊斯寫小說。不久,他到一艘商船上當廚工,後又報名參加美國海軍。為時不長,他因不遵守軍紀被開除。他因患精神病三次住進醫院。1944年春,他回到哥倫比亞大學,不久就同卡薩迪一道橫穿美國去浪遊。他閱曆增加,創作激情勃發。1950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小鎮與小城》,但沒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此後,他多次在美國和墨西哥漫遊,一路上吸毒、酗酒、偷竊、嫖娼、賭博、大搞同性戀。1951年,他將自己的這些經曆以及與同行者的談話用打字機胡亂打在一個長達250尺的紙卷上,一行挨一行,沒有留空格,也幾乎沒有打標點符號。他認為,隻有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自然地"寫下來,才能反映事物的真麵貌。而任何修改都是偽裝,都是真誠的喪失。金斯堡後來稱讚他說,這是用新穎形式記錄真實思想的新嚐試。凱魯亞克僅用了三周時間即把他這部新作寫完,作為小說送到海盜出版社。書稿被壓了6年,最後經編輯大加斧削,加上標點,於1957年秋天以《在路上》為題出版。作品較客觀的反映了戰後美國一部分青年人不滿現實、精神苦悶的心態,同金斯堡的《嚎叫》一樣,成為"垮掉的一代"文學的經典。
評論界起初對這部作品褒貶不一,分歧很大。有人認為,它沒有情節,不講究結構,顯得雜亂無章,根本不是什麽小說,隻不過是一篇胡亂塗抹的旅行記錄。但也有人把它捧得很高,認為作者堪稱"新體小說的聖手",作品"信手寫來,渾然天成",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大膽創新的成果"。 褒也好,貶也罷,凱魯亞克反正從此一舉成名。他備受鼓舞,一連又寫了17部小說。其中,《達摩遊民》(1958)是他在失意的年月潛心研究佛學後寫成,描寫主人公追求禪宗境界,到美國西北部深山老林尋找"達摩"法理的經過。《地下人》(1958)是又一部描寫"垮掉"青年流浪生活的作品。《在巴黎悟道》(1966)則記敘主人公在巴黎參禪悟道的逸聞趣事。所有這些作品都帶有自傳成份,內容和風格大同小異。這一切說明,寫完《在路上》之後,凱魯亞克就逐漸文思枯竭。但他一直自視甚高,同評論界的普遍看法形成較大反差。因此,他感到抑鬱憤懣,1969年因酗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