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葛劍雄:唐朝是中亞競爭的失敗者

(2007-10-09 17:59:45) 下一個

葛劍雄:唐朝是中亞競爭的失敗者

在中亞的競爭中,唐朝是失敗者,而轉折點就出現在其極盛之時。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這都是曆史事實。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唐朝的遼闊疆域和盛唐的偉大,卻對這一事實視而不見,或一筆帶過,就不可能總結出興衰治亂的曆史經驗。

[ ]



自11月25日起,我參加中央電視台的大型文化活動“玄奘之路”,隨車隊出新疆喀什的吐爾尕特口岸,穿越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由開伯爾山口進入巴基斯坦。疏勒鎮(今喀什)、熱海(大清池,今伊塞克湖)、碎葉鎮(今托克馬克附近)、拓折城(大宛都督府,今塔什幹)、薩末鞬城(康居都督府,今撒馬爾罕)、鐵門關(今鐵爾梅茲西北)、細柳州(今喀布爾)等唐朝行政和軍事駐地一一經過,我們的足跡都在當初的安西都護府範圍之內,而唐朝疆域的西端一度遠達鹹海。站在碎葉城的廢墟,不能不使人感慨萬千——這裏曾經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駐地,此前一度是漢朝西域都護府的轄區,但此後直到18世紀中葉才重新歸入清朝版圖,1860年起就被沙俄侵占。



不過,稍作考察就會發現,唐朝的極盛疆域盡管堪稱中國曆史之最,但並沒有鞏固的基礎,實際存在的時間很短,以後難以恢複也有其必然因素。



這一帶本屬突厥,唐朝顯慶二年(657年)滅西突厥後收入版圖,到龍朔元年(661年)才擴展到鹹海,但到麟德二年(665年)就撤回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一線。開元三年(715年)唐朝又擴展到蔥嶺以西,但天寶十年(751年)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一戰被大食(阿拉伯帝國)擊敗,又退至蔥嶺。安史之亂爆發(755年)後,更連河西走廊都無法保住了。正因為如此,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很難找到唐朝留下的遺跡,刻有漢字的石碑也屬鳳毛麟角。要沒有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史料的記載,這段曆史就很難複原。另一個原因是,唐朝的建築大多是土木結構,難以持久,破壞起來卻很容易,所以早已蕩然無存。



相比之下,其他政權、民族、文化留下的影響要大得多。



早在公元前3世紀前,希臘文化就隨著馬其頓的軍隊傳入,並因亞曆山大帝國的建立而擴大,加上希臘文化本身的魅力和生命力,使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至今隨處可見。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曾盛極一時,並且向東傳播到中國。佛教的建築和藝術廣泛吸收希臘文化的精華,遺址與珍品至今猶存,令人歎為觀止。東西突厥雖被唐所滅,但突厥民族的後裔不斷繁衍,其語言係統也長盛不衰。阿拉伯帝國不僅驅逐唐朝的勢力,還用伊斯蘭教取代佛教和當地曾流傳的其他宗教,形成一個長期延續的穆斯化區和聚居區。



盡管形式不同,手段各異,但它們大多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行政機構,先進又適於當地條件的文化,發達的宗教和強力推行的手段,眾多的人口或移民,能生產或運輸充足的糧食和物資。而唐朝即使在其巔峰年代也沒有具備這些條件,或者因路途遙遠鞭長莫及,或者因輕視邊遠地區而不願集中人力物力以改變不利局麵。

[ ]



在中亞的競爭中,唐朝是失敗者,而轉折點就出現在其極盛之時。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這都是曆史事實。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唐朝的遼闊疆域和盛唐的偉大,卻對這一事實視而不見,或一筆帶過,就不可能總結出興衰治亂的曆史經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