嶠壁蘭

愛蘭如己 蘭如人生
正文

蘭事悠悠(四)

(2007-11-28 17:17:38) 下一個
蘭緣騷客(上)
嶠壁蘭

        蘭,你從遠古而來,你點綴了母親的文化,你迎來無數新生的日頭,曾目送過古道西風瘦馬;你抖落乾坤的風塵,懷藏古人的日月精華。你悄悄住進茅舍庭院,也款款步入帝王之家。你叫農夫工匠笑口常開,也令騷客翰墨洋洋灑灑。你久蒙先哲的厚愛,身負聖賢的吟誇。你手托先人的古風,口銜香蘭芝雅。你依舊年輕、恬美、溫馨、可鞠、可親;你依然朝氣蓬勃,意氣風發。與你共生的是天地,與你共存的華夏。蘭,自古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為你修成不朽蘭作啊!
        蘭,你的溫馨沁撒九州,你的清香漫襲古今。你的豐實立典萬卷,你的風韻樹騷客如林。三國時期文學大家曹植的《洛神賦》,使你具色、具香、具味的人格化形象至善至美。詩曰:“轉眄流睛,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嵇康(224-263)是三國時期另一騷人怪傑,即“竹林七賢”之一,常與阮籍等人談玄說理,高蹈遁世,飲酒賦詩,狂放不羈。他的文才,魯迅說:“比阮籍更好,思想新穎,往往與當地舊說反對。”他的詠蘭的詩:“猗猗蘭藹,植彼中原。綠葉幽茂,麗藻豐繁。馥馥蕙芳,順風而宣,將禦椒房,葉蕙龍軒。瞻彼秋草,悵矣惟騫。”詩歌頌了蘭的色澤和芳香,表達了人們對蘭的無比喜愛之情,而對那些秋草,則表現了悵然的態度。
        謝靈運(385-433),晉代的著名詩人,生長在一個權聲顯赫的鍾鳴鼎食之家和文風彬盛的詩書簪纓之族,是中國山水詩創始者,詠蘭詩和詠蘭佳句頗豐。如“昔聞蘭金,載美典經。曾是朋從,契合性情。我違誌概,顯藏無成。”他的《石室山文壇》,把當時會稽一帶多產蘭蕙的景況作了盡情的描寫。詩寫他清晨放舟出遊,越郊穿野,索異尋幽的雅興,隻見綠洲上盛開著蘭花蕙草,山嶺上鋪滿了苔蘚叢林,在這歡愉自得之時,摘一朵蘭花來表達悠然韜隱的心情。《郡東山望溟海詩》是一首遊春詩,也可說是一首采蘭詩。這裏蘭成了感發人們深情的事物,寫物以敷意,情在蘭花,誌滿江海。
         陶淵明(365-427),東晉劉宋時期大詩人,田園詩創始者,長期隱居廬山,與釋道高士為伍。陶詩於平淡處見醇美,事真,情真,意真。其代表作《飲酒》二十首,第十七首即為詠蘭詩:“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覺悟尚念還,鳥盡廢良弓。”詩的前四句寫清風區別了蘭花與蕭艾,後四句寫失去了故路,當及時回還。全詩歌頌了蘭的芳香和清風助蘭,以此為喻表明了自己的“悟”性。這是一首詠蘭抒情佳作。
        晉代書聖王羲之創造行書、草書與他的愛好有很大關係。王羲之一愛蘭、二愛鵝。愛鵝的故事其由來是他曾給一位山陰道士書寫了《黃庭經》而“籠鵝而歸”,而又拓了“鵝”字而家喻戶曉。王羲之在精研書法體勢時,更得益於愛蘭。那迎風飄拂、婀娜多姿的蘭葉,給予他極大啟發,使之創出飄逸流暢、妍美遒媚的書法新體。蘭葉清翠欲滴、素靜整潔、疏密相宜、流暢飄逸。使王羲之將蘭葉的各種姿態運用到書法中,使他的書法結構、筆法、章法的技巧達到精熟的高度。他的書法蘭畫,氣脈貫通,字體秀美,錯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勢、因勢利導,達到了神韻生動、隨心所欲的最高境界。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約友修禊,選擇了蘭亭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外,此地還盛開幽蘭,馨香撲鼻。同去的名士們因此而留下了“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微音選泳,馥為若蘭”、“仰泳挹遺芳,怡神味重淵”等詠蘭名句。並於此修下千古名序---《蘭停序》。
        蘇氏兄弟,北宋大文豪蘇軾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世稱"三蘇",都是曆史上著名文學家,他們與稍前的歐陽修、梅堯臣和王安石等人,左提右攜,發展了宋代文學,在他們的大量詩歌中有許多詠蘭佳作。
        蘇軾(1037-1101)一生坎坷,曾兩次任杭州太守。元佑五年(1090年)在杭州為友人楊次公題春蘭和蕙詩各一首。其《題楊次公春蘭》雲:“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詩頌選讚楊次公畫出了春蘭之“真色”,達到了可補《離騷》而無愧於屈原的地步。蘭本來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為它有芳香,借清風而遠播。從中也抒發了自己真色不變的品格。他的《題楊次公蕙》詩也是如此:“蕙本蘭之族,依然臭味同。曾為水仙佩,相識《楚辭》中。幻色雖非實,真相亦竟空。雲何起微馥,鼻觀已先通。”詩從蘭蕙同族寫起,指出它們均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遺記》寫楚人思念屈原,稱他為水仙。後四句寫楊次公的蕙圖,觀者疑為真蕙,一縷微馥似撲鼻而來。詩側重於寫蘭蕙的幽香。
        蘇轍(1039-1112)是蘇軾之弟,也以詩文名馳天下。他的蘭詩借蘭明理,以議論見長。《種蘭》七律雲:“蘭生幽穀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蔭午涼。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辭章。”詩寫出了蘭香蘭葉、蘭根蘭叢,也寫出了蘭藝蘭趣。幽蘭與高士共處一室,清芬與細葉啟迪心靈。末一句表達出多少高潔的誌趣!蘇轍又有《幽蘭花》七絕二首:“李徑桃溪次第開,農香百和襲人來。春風欲擅秋風巧,催出幽蘭繼落梅。”詩讚美了桃李,更讚美了蘭花,還讚美了擅巧的春風。其二:“珍重幽蘭開一枝,清香耿耿聽猶疑。定應欲較香高下,故取群芳競發時。”詩寫出蘭香與群芳的濃香“欲較高下”的情況。意境生機勃勃,春意盎然。蘇轍還有兩首更具哲理意趣的蘭詩。《次韻答人幽蘭》:“幽花耿耿意羞春,紉佩何人香滿身。一寸芳心須自休,長鬆百尺有為薪。”蘭花看似纖小,羞春不語,卻是芳香馥鬱,襲人心腑;長鬆高逾百尺,招人耳目,結果碎骨折身,落為柴薪。原因就在於一寸芳心,能否自保。以蘭為喻,揭出一個生活的真諦。
        徐渭(1521-1593)紹興人。是我國明代著名文學藝術家,他的詩出語自然,明白暢曉,但立意很高,含蘊耐味。他的詠蘭詩很多,除題畫外,著名的如《蘭穀歌》:“勾踐種蘭必擇地,隻今蘭諸乃其處。千年卻有永和事,右軍墨藻流修禊……吾越蘭譜本如此……”。詩從勾踐在蘭渚山種蘭寫起,寫“吾越蘭譜本如此”,緊接著寫友人在黃州種蘭的風雅韻事。最後,寄意老友,“古來楚越本接疆,不待風吹兩國香”,互相勉勵,互相祝願。這詩不僅是一首蘭史頌歌,也是一首充滿真摯情意的友好樂章。對勾踐種蘭事,徐渭還有一首詩:“蘭亭舊種越王蘭,碧浪紅香天下傳”,對古時蘭亭產蘭盛況作了描寫,碧浪紅香,天下傳譽。蘭花自古有“三美”、“四清”之譽,即花美、香美、葉美和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徐渭的幾首蘭詩生動地寫出了這些特點。《蘭》詩:“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這首七絕寥寥幾筆,勾勒出春蘭的美,“一香已足壓千紅”,蘭以幽香取勝,比春光中的“千紅”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他的《慕蘭篇》借古樂府名句“一日三摩挲,劇於十五女”,寫對蘭的愛慕。他說這句詩本是詠古代好劍者對劍之專,而現在友人“錢君於蘭之慕亦然,故用其事”。詩說:“新篁拗曲圍成圃,碧玉垂花琢成條。終歲摩挲兩無厭,劇於十五女兒腰。”把錢君那種細心種栽,醉心撫摩的情狀刻畫得維妙維肖,竭形盡態。徐渭有一友人號叫“仙華”,他好畫善詩,詩風古樸。一日徐渭畫了蘭送給他,《寫蘭與某子》:“仙華與杜詩,其詞拙而古。如我寫蘭竹,無媚有清苦。”“無媚”與“清苦”就是蘭的素潔美,蘭的精神和靈魂,蘭的總體風格,當然這也是詩人自己的寫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