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5)
2010 (65)
2011 (51)
2012 (42)
2013 (31)
2014 (31)
孫愷钜 2020年10月15日
孔夫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之一生中,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是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青年人朝氣蓬勃,努力學習為人處世之道以及謀生所需之知識,敢想敢幹,在社會上勇於拚搏,闖蕩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打下了事業的基礎,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基本定型了,故而“三十而立”。三十歲到四十歲,這十年至關重要,這是一個人之事業走向成功的重要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一段時間內,經受了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考驗,由此而加深了對人生百態的理解,思想上趨於成熟,故而“四十而不惑”。四十歲以後,一個人的事業,能有多大的成就,基本上已經顯示的很清楚了。成功的人,將從輝煌走向頂峰,普通的人,做好本職當好螺絲釘,貢獻自己的經驗,一樣有晉身的希望。由於自身的體驗,看夠了人生之成功的必然性與機遇的偶然性之間的關係,對於人生的感悟再次得到升華,終於明白了命運之操弄對於人生成就的巨大的影響力,故而“五十而知天命”。孔夫子在這裏說的“天命”,正是我們在此討論的命運。青年人初出茅廬,往往都是“信力不信命”的。青年人有天賦,有理想,聰明,自信,也有旺盛的精力,為榮華富貴拚搏到了五十歲以後,人生定型了,也臨近退休了,反思一生之經曆,個人的意誌與努力,與人生之成功之間並不存在因果之必然,使其不得不相信命運之存在。所以,人生都有一個從“不信命”到“信命”的過程。就連孔聖人亦是如此,更何況吾等凡夫俗子。而命運說到底,正是決定我們的人生能有多大成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客觀因素。
人們常常一廂情願地認為,人生之成就取決於自身的規劃和努力,而與命運無關。言下之意,一個人的成功,僅僅取決於其本人之意誌。這是唯心主義的唯意誌論的表現。持這種觀點的人,還忽視了一個基本的常識,那就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乃人之常情。榮華富貴,本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現實中不是每個有此主觀願望並為之不懈努力的人都能夠實現榮華富貴之理想,其中隻有極少數的人登上了頂峰。絕大多數的人,都倒在了登頂的途中成為別人攀登的台階。“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見,如果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僅僅取決於其自身的主觀意誌與努力與否,而與一個人的天賦條件以及客觀環境因素無關,那才是真正的唯心論者。承認人與人之間有天賦之差異,承認在為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中有機遇的不同,這才是老老實實的唯物論者應有的態度。
子夏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其實是有著深刻的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