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叢林浪子
在討論抗日戰爭史的問題上,有一個話題不可避免,那就是對日寇作戰的大會戰的標準是什麽,也就是日寇投入多少兵力才夠的上一次大會戰。而一些人統計的國軍22次大會戰中的蘭封戰役給出了一個標準,那就是日寇兵力在20000以上。
據本人之不完全統計,這些人給出統計也是有誤的,日軍投入20000人以上和國軍作戰的重大戰役應是53次。
以日軍投入20000人以上為基準,本人於2012年3月5日發布了《中共軍隊抗戰中大規模戰役的標準初探》一文,文中排除了中共軍隊和國軍裝備的差距,隻按兵力人數算,這種計算方式,對中共方明顯不公平,因為中央軍一連能裝備4-6門迫擊炮,而中共129師全師才6門迫擊炮,裝備差距顯而易見。可是天下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我們對中共軍隊隻有委屈一下了。
本人文中是當時是這樣核算的:“中共軍隊1937年9月開始整編時,陝北紅軍不過近4萬人,東北抗日聯軍3萬3千餘人,八省遊擊隊(新四軍)不足萬人,加上其他各類武裝,中共軍隊總共不過近9萬人,此為抗戰時期中共兵力人數的最低點。
在抗日戰爭中中共軍隊兵力達到的最高點則為91萬人。
國軍在抗戰中兵力最低點有兩個記述,一個是170萬人。一個是220萬人,,(從目前資料顯示,國軍是多兵種部隊,220萬人應是相對準確的數據)我們偏向國軍,取最低點170萬人。在抗戰中,國軍的兵力的最高點是650萬人。
說明一點,對於中共軍隊本人沒有計算民兵,公平起見,對於國軍本人同樣也不計算保安團、鄉丁、自衛團等民間武裝。
我們先以最低點對最低點。兵力最低點時,國軍是中共軍隊的18倍多,我們就算18倍;再以最高點對最高點,兵力最高點時,國軍是中共軍隊的7倍多,我們就算7倍。我們對中共軍隊總是嚴格要求的。
好,標準出來了。還是先取最低點:日寇對國軍20000人以上算重大戰役,那麽2萬的十八分之一則是1052人。再取最高點:20000的七分之一是2857人。
如果雙方均以兵力最低點記,日寇對中共軍隊投入兵力1000餘人,中共軍隊對之作戰,就可以和國軍的大戰役相提並論了。如果我們以最高點為基準(雖然對不起中共軍隊,但是隻要某些人還點人性,也會認可了吧)。我們再對中共軍隊刻薄一點,日寇對中共軍隊投入兵力3000人以上的才算重大戰役”。
由於中共軍隊對日寇作戰大多是主動進攻,而每次進攻所麵對的日、偽軍兵力在查詢中確有困難。這標準怎麽樣定呢?
本人初步考慮的方案是:分別對待。東北抗日聯軍環境艱苦,又麵對的是日寇最強大的關東軍,華南遊擊隊實力最差,基於這二點考慮。將這兩支部隊的標準降為最低;新四軍地處華中,情況複雜,兵力較分散,其人員配備,各方麵比不如八路軍,但是能得到中央正確領導,地位比東北抗日聯軍,華南遊擊隊有利,適當提高標準。八路軍是中共軍隊中最強的部隊,標準也應最高。
這樣本人確立了如下標準:
一、日寇投入兵力3000人以上和中共軍隊作戰的,定位為中共軍隊的重大戰役。
二、東北抗日聯軍、華南遊擊隊序列部隊主動出擊殲滅日、偽軍300人者以上為重大戰役或戰鬥。
三、新四軍序列部隊主動出擊殲滅日、偽軍400人以上者為重大戰役或戰鬥。
四、八路軍序列部隊主動出擊殲滅日、偽軍1000人以上者為重大戰役或戰鬥。
標準出來以後,本人就開始工作了,可是一查詢資料本人才知道,這真是自討苦吃,因為附和以上標準的中共軍隊戰鬥、戰役太多,要想一一核對,遠非本人短期所能完成。
於是退而求其次,第一步先查證日、偽軍的進攻中共軍隊投入兵力為10000人以上的重大戰役。
查閱大量資料後,本人不完全統計,日寇投入10000人以上對中共軍隊進攻的作戰應在67次以上。而每一次日寇進攻之前,大多是首先由中共軍隊對日寇占領的淪陷區進行收複,創建根據地的作戰,隨後日本鬼子出兵對這些根據地進行搶奪、掃蕩,然後中共軍隊再進行恢複根據地反攻,到1945年後,日軍進攻無力,中共軍隊將這些失地收複。
所以中共軍隊主動進攻的作戰數量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以下就是明確知道日寇兵力為10000人以上的對中共軍隊進行性進攻性作戰的部分戰役:
1、1936年9月由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開辟鬆花江下遊抗日根據地,連續向日寇發起攻擊,將根據地、遊擊區擴大至40個縣,引起日軍恐慌,日寇關東軍第9師團會同佳木斯偽軍共計20000餘人,對北滿抗日聯軍主力第三軍發起全線進攻。在趙尚誌將軍率領下,中國軍隊轉戰北滿地區,大小百餘戰,僅冰趟子一戰,日寇就伏屍300多具。具我方共斃殺來犯之敵1100餘人。粉碎了日寇的圍攻。
2、1936年10月,由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一、二軍發動了西征戰役給沿途日偽軍以沉重打擊,日寇調集日、偽軍總兵力15000餘人為機動部隊,抗日聯軍一二軍發起全線進攻,抗日聯軍西征部隊雖在楊靖宇將軍率領下頑強作戰,但是損失慘重,被迫退回根據地。
3、1937年11月至12月,晉察冀軍區反八路圍攻戰役:日寇及偽軍共20000餘人分8路圍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參戰八路軍殲敵2000餘人,戰後,邊區所轄乘勝發展到30餘個縣,晉察冀軍區部隊發展到2萬人。
4、1938年初,日寇出動第四、八師團主力和偽13、23、27、28旅和四個步兵團共計50000餘人向盤距在佳木斯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二、三路軍發動全線進攻,二路軍在周保中將軍率領下奮起反擊,向西突圍。大小作戰百餘次,殲敵1000餘人,突出了日軍包圍。第三路軍在李兆麟將軍率領下突圍,與敵大小作戰百餘次,殲敵1000餘人,突出了日軍包圍。
5、1938年2月22日至4月2日,晉西北反圍攻戰役:日寇及偽蒙軍一部共15000餘人,參戰八路軍殲敵2200餘人,戰後參戰八路軍乘勝收複了7座縣城。
6、1938年4月4日至4月27日,晉東南反“9路圍攻”。日寇3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殲敵3000餘人戰後: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東南根據地。
7、1938年9月至11月,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日寇共50000餘人,激戰後:日軍撤出根據地。
8、1938年9月20日至11月17日,反二十五路圍攻戰役;日寇共50000餘人,八路軍放棄縣城三座,殲敵5300多人。
9、1938年秋冬反掃蕩作戰,由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在東南滿地區連續作戰,開辟了抗日根據地,日本關東軍組織“成東邊討伐司令部”出動日偽軍15000餘人全線向抗日聯軍一路軍進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在楊靖宇將軍率領下全線反擊,進行大小戰鬥150餘次,殲敵1500餘人。粉碎了日寇的圍攻。
10、1938年11月12日至39年4月1日,冀中反”5次圍攻“:日寇部隊:日軍15000餘人,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冀中根據地。
11、1939年1月至3月,冀南1939年春季反掃蕩作戰;日寇共30000餘人,八路軍殲敵3000餘人。
12、1939年1至3月,晉南反“11路圍攻”:日寇共50000餘人,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南根據地。
13、1939年5月日寇分別集結部隊10000餘人向陝北八路軍河防陣地發動猛烈進攻,八路軍留守兵團奮勇抵抗,警衛第八團渡過黃河向日寇反擊,終於將日寇擊退。
14、1939年6月1日至7月14日,魯中夏反圍攻:日寇40000餘人,日軍114師團師團長沼田德重中將被擊斃(重傷死於醫院),狼狽撤出根據地。
15、1939年6月,和15000餘人向再次陝北八路軍河防陣地發動猛烈進攻,八路軍留守兵團和陝甘寧邊區人民全體投入,和日寇血戰河口。警衛第八團再次渡過黃河向日寇反擊,終於將日寇擊退。
16、1939年7月3日至8月,太行區1939年夏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共50000餘人,日軍戰敗,八路軍乘勝收複了榆社、武鄉、沁源、高平等城。
17、1939年10月,由於楊靖宇將軍對日寇多次出擊,日寇調集第二守備部隊6個守備營及偽軍2、8軍管區全部約75000人對東南滿抗日聯軍主力全線進攻,楊靖宇將軍率部奮戰至1940年2月23日,壯烈犧牲。
18、同年12月,日、偽軍15000餘人和20000餘人分別向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二、三方麵軍發起進攻,二支部隊在與日軍接觸後在魏拯民將軍率領下突圍。
19、1939年10月至12月,冀中區1939年冬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共20000餘人,坦克30餘輛,飛機28架,八路軍勝利保衛了冀中根據地。
20、1939年10月至12月,北嶽區冬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18000餘人,八路軍擊斃日寇阿部規秀中將,擊退敵人掃蕩。
21、1939年11月,日寇10000餘人再次進攻,警衛第八團和第六團未等敵軍完成集結,再次兵分兩路半渡而擊,將日寇擊退。
22、1940年2月至4月,晉西北1940年春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20000餘人,戰後八路軍乘勝收複日軍占領的嵐縣、方山、臨縣3座縣城及11個市鎮。
23、1940年4月14日至5月5日,魯南春反圍攻,日寇部隊20000餘人。魯南軍區八路軍將敵人擊退,保衛了魯南根據地。
24、1940年4月至5月,冀中區1940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共30000餘人,偽軍6000餘人,八路軍將敵人擊退,保衛了冀中根據地。
25、1940年4月23日,日寇10000餘人進攻繁昌,南繁戰役,新四軍皖南部隊英勇反擊,殲敵900餘人;
26、1940年6月,日軍又出動10000餘人逼向陝甘寧邊區河防。回防延安的第359旅又給了日寇以迎頭痛擊,將日寇擊退。
27、1940年6月至7月,晉西北1940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30000餘人,戰後八路軍乘勝收複興縣、臨縣、方山、保德、河曲五城。
28、1940年9月5日至9月17日,皖東秋反圍攻:日軍共15000餘人,皖東軍區新4軍將敵人擊退,保衛皖東根據地勝利。
29、1940年10月4日,日寇10000餘人進攻皖南,被新四軍殲敵1000餘人,將其擊退。並收複涇縣。
30、1940年10月6日至11月5日,太行區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共15000餘人,八路軍殲敵千餘人,將敵人擊退。
31、1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北嶽區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共15000餘人,八路軍將敵人擊退,保衛了根據地。
32、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晉西北1940年冬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30000餘人,八路軍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保衛了根據地。
33、1941年1月11日至2月10日,魯西春反圍攻, 日軍共20000餘人,魯西軍區八路軍擊敗日軍保衛了魯西根據地。
34、1941年2月至6月,冀中區1941年春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共15000餘人,偽軍5000餘人八路軍殲日偽軍3000餘人,保衛了冀中根據地。
35、1941年5月至7月,冀東區1941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20000餘人,偽軍20000餘人,共4萬餘人,冀東區受損嚴重
36、1941年7月20日至8月,蘇北蘇中1941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7000餘人,向蘇北鹽阜發起掃蕩,親四軍1、3師殲敵3800餘人,取得勝利。
37、1941年7月至1942年10月,蘇南反清鄉作戰:日寇部隊日偽軍共15000餘人;取得反清鄉勝利,但參戰新四軍損失慘重,陣亡正旅級幹部2名。
38、1941年8月至10月,晉察冀1941年秋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70000餘人,晉察冀軍區擊退日軍,保衛了抗日根據地。
39、1941年9月至10月,太嶽區1941年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20000餘人,八路軍與國民政府武士敏部協同作戰,取得勝利。
40、1941年10月31日至11月20日,太行區冬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1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反掃蕩勝利,保衛水腰兵工廠成功轉移。
41、1941年11月2日至12月28日,沂蒙山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共50000萬兵力,參戰八路軍及抗日根據地軍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將敵人趕出根據地。
42、1942年1月至3月,晉西北1942年春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1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反掃蕩勝利。
43、1942年2月3日至3月3日,太行區春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共12000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反掃蕩勝利。
44、1942年3月,日寇第27師團和第15混成旅團及偽軍共30000餘人向冀東抗日根據地地發動全麵進攻,八路軍第12、13軍分區展開反擊,至7月,共消滅日偽軍2500餘人。
45、1942年 5月1日至6月底,冀中區“五一”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近80000人。冀中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根據地絕大部分變為日占區和遊擊區。
46、1942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太行太嶽夏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共5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突圍,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部分變為遊擊區。
47、1942年7月至8月,平北區1942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軍隊及偽軍共1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反掃蕩勝利。
48、1942年8月,冀東區1942年夏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2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乘勝開辟灤河以東、北寧鐵路以南400餘個村莊,使冀東抗日根據地人口增至270萬。
49、1942年9月至10月,冀魯豫區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30000餘人,配屬坦克10餘輛,汽車250輛,參戰八路軍以兩倍傷亡擊退日寇。
50、1942年9月至12月,冀東區1942年秋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46000餘人,參戰八路軍被迫撤出根據地,冀東抗日根據地遭到嚴重摧殘。
51、1942年10月20日至11月18日,太行太嶽區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6000萬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反掃蕩勝利。
52、1942年11月14日日寇11000餘人,向蘇北淮北新四軍發動進攻,新四軍,3、4師轉戰一個月殲敵1000餘人,將敵人擊退。
53、1942年12月16日日偽軍10000餘人進攻大悟山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第五師司令部機關部隊經激戰後突圍。
54、1943年2月17日至4月10日,蘇北1943年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20000餘人,進攻蘇北鹽阜新四軍第3師與日寇轉戰月餘,殲敵1800餘人,取得反掃蕩勝利。
55、1943年4月至5月,北嶽區1943年春季反輾轉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2000餘人;參戰八路軍殲敵1700餘人,取得勝利。
56、1943年5月3日至22日,太行1943年夏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5000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勝利。
57、1943年9月至11月,冀魯豫邊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35000餘人,參戰八路軍苦戰獲勝。
58、1943年9月至10月,晉西北1943年秋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15000萬餘人,參戰八路軍取得勝利。
59、1943年9月至12月,北嶽區1943年秋冬季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4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以2400餘人犧牲的代價,殲敵9000餘人,大獲全勝。
60、1943年9月至12月,冀東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一部,共1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乘勝攻入馬蘭峪金礦。
61、1943年10月至11月,太嶽區1943年秋季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共2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重創來犯之敵,大獲全勝。
62、1943年上半年,中共廣東抗日遊擊總隊向日軍發動多次攻勢,擴大了陽台山、大嶺山抗日根據地。並對運輸線展開破襲,日寇於11月18日出動兩個步兵聯隊及偽30師共10000餘人向中共廣東抗日遊擊總隊全線進攻,中共遊擊隊斃殺日軍260餘人,日偽雖然占領了根據地,但難以立足,於12月底撤離。
63、1944年8月,濱海區1944年反掃蕩作戰: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0000餘人,參戰八路軍擊潰來犯之敵。
64、1944年9月,日寇第8、9混成旅團加上配屬偽軍共20000餘人,向八路軍冀東抗日根據地發動全麵進攻,八路軍冀熱遼軍區向日寇全麵反擊,殲敵3200餘人。取得勝利。
65、1944年12月, 蘇北區1944年反掃蕩戰役:日寇部隊及偽軍共12000餘人,參戰新四軍擊潰來犯之敵。
66、1945年2月,日偽軍40000餘人向八路軍冀熱遼軍區“掃蕩”。冀熱遼軍區部隊開始反擊至6月初,消滅日偽軍5000餘人,取得勝利。
67、1945年5月 1日日偽軍30000餘人以魯中、濱海抗日根據地為重點的全區性大“掃蕩”。這是日寇的最後瘋狂,山東軍區在羅榮恒率領下,在反擊日寇掃蕩的同時,開始對山東日、偽軍全麵反攻,5月7日,魯中軍區主力擊斃日軍第53旅團旅團長吉川資少將,僅在此反掃蕩戰役中就殲敵5000餘人。
在這67次日寇主動投入10000人以上的大會戰中,有36次日寇投入兵力達到20000人以上。也就是按照國軍的標準,中共以國軍七分之一的兵力,也進行了和國軍同等標準的大會戰36次。如果按照國軍兵力的七分之一來計算的話,日軍投入70000人以上對國軍的大會戰來比較的話,則國軍就此已無法和中共對日軍會戰次數相比了。
此冰山一角,足見中共軍隊抗日衛國之曆史功勳。
原創文章:2012年9月27日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