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陽明灘大橋“側滑”之謎

(2012-08-27 03:19:36) 下一個

孫愷钜 2012年8月27日

 

哈爾濱,號稱東方小巴黎。

哈爾濱剛剛造好了一座橋,陽明灘大橋。

這是目前長江以北橋梁長度最長的超大型跨江橋,總投資18億。

大橋於2011年11月6日全線通車,由於其高質量高速度創造了“哈爾濱奇跡”而正在申報“魯班獎”。

2012年8月24日晨,陽明灘大橋斷裂,一段長約130米的橋麵,整體“側空翻”,橋上四輛卡車隨之翻落橋下,釀成3死5傷慘劇。

一座通車不到一年的“明星”大橋,為什麽會在“鵲橋相會”之後,立即上演“斷橋”悲劇呢?

對此,橋梁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副院長王宗林先生說,造成塌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超載。

以下引自鳳凰網新聞:王宗林說,事發時,停在塌橋中段的有3輛大掛車,每輛保守估計120噸到150噸之間,另外,還有一輛距離較遠的,損壞程度較輕,約為30噸。“據傷者回憶,3輛大車都靠橋外側停靠。從現場看,3輛車停靠得比較近,合計將近500噸重量在單側壓著。”

而在設計上,該段橋梁的載重能力為單向50噸,也就是說,單個車道一次通過一輛載重50噸的貨車。3車停靠,出現將近500噸重量,相當於超出橋梁承載能力七八倍。“對橋體造成偏載,使得橋整體傾覆下去。”

王宗林表示,在設計上允許向一側偏,但是偏載有一定的限度,按現在交通部的相關標準,單側大概能承受150噸左右的重量,而事故中車輛總重量已經超過此限度兩倍多。(*鳳凰網新聞)

愷钜雖然不是橋梁專家,但十多年來,一直在澳洲從事工程設計方麵的工作。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整段橋麵完好無損地整體“側空翻”,其中一定有一些特殊的原因。這就像當年上海的一座樓房,完美躺倒一樣的道理(詳見拙文《摩天大樓橫臥的內在原因——另一隻眼看中國工程設計的弊端》)。

目前官方消息,根據事故現狀,大橋不屬於“垮塌”,而是定性為“側滑”。

隨著事故細節的不斷披露,大橋側滑的原因也逐漸地明晰起來。

那麽,好端端的橋麵怎麽會“滑”下去的呢?

愷钜注意到記者報導的一個細節,“從橋體結構來看,出事的大貨車所停靠的上橋匝道一共有四個橋墩支撐,其中最接近地麵的橋墩是一個蓋式橋墩,東麵支撐該垮塌橋麵的撐臂北麵部分已經斷掉一半,南麵完好,最高處的橋墩則有兩根立柱支撐,上部靠西一側承受著引橋半幅橋麵的重壓,靠東一側則支撐匝道上橋處,其南麵支撐垮塌橋麵的一半結構中,也斷了大約兩米。”(*中國經濟網新聞)

根據記者的敘述可知,橋體支撐采用了懸臂梁結構(如圖1)。

懸臂梁的破壞形式有兩種,剪切力破壞和彎矩破壞。

學過工程力學的都知道,懸臂梁上單點受力的話,
受力點的彎矩為零
(忽略橋麵自重),懸臂梁根部                                                                                                      圖1 懸臂梁受力圖
彎矩達到最大值(如圖2)。                                                                                 
     

 記者報道明確說了,斷裂點是在大約兩米處,而這個地方,正是右車

道的中心,也正是卡車所在之處。

由於橋上沒有其他車輛,根據受力分析,我們知道,

該處的彎矩為零,故而排除了由於彎矩造成破壞的可能。

因此可以斷定,這次的大橋“側滑”事故,是由於剪切                                                                                               圖2 懸臂梁彎矩示意圖                力造成了支撐橋麵的懸臂梁斷裂而引起的。

明確了這一點,接下去的分析就容易多了。

眾所周知,橋上共有四輛卡車,由於超載的原因,總重量達500噸。這就是引起“斷橋”的剪切力的來源了。

500噸的重量,由四個橋墩分攤,每個橋墩承受的載荷為500/4=125噸(1)。

大橋的設計承重是多少呢?

據橋梁專家王宗林先生說,該段橋梁的載重能力為單向50噸。

對這句話,愷钜的理解是,單條車道上每輛車均為50噸載重,可以安全過橋。考慮到極端情況,如果前方出現意外堵車,那麽,這些載重的車輛停在橋上,也應該是安全的。

大橋“側滑”段全長約130米,大型卡車長度為12米,假設停車時車距1-3米。那麽,130米路段單條車道可停大卡車8輛到10輛,以8輛計,每輛車50噸的話,總計50x8=400噸(2),因此,每個橋墩受力為400/4=100噸(3)。

剛才已經算出,事故當時每個橋墩的載荷是125噸(1),125-100=25噸(4),這多出的25噸就壓垮了大橋?

在上麵(2)的計算中,如果以10輛車來計算,總重量就為50x10=500噸(5),每個橋墩的受力正好是125噸。

所以,這四輛卡車超載,還沒有超出橋梁載荷的額定值。

請不要忘記,王宗林先生還有一句話,按現在交通部的相關標準,單側大概能承受150噸左右的重量。

王專家這裏說的150噸,應該是指單個橋墩而言的。

我們已經算出,四輛卡車造成的單個橋墩載荷是125噸,即使其全部偏載,也並沒有超出150噸的額定值。

也就是說,這四輛卡車所造成的剪切力,在理論上不會壓垮大橋。

注意,愷钜在這裏的計算,所采用的數據都是王專家提供的。

相反,王專家用四輛超載的卡車總重量500噸和單個橋墩的許用值150噸比較,就好比拿水果去和蘋果比較一樣,在邏輯上,叫做“偷梁換柱”,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呢?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大家就心照不宣了吧!

還有一個問題,這裏隻是計算了靜載荷,在大橋實際運行中,要考慮的是動態載荷。動載荷往往是靜載荷的若幹倍(具體參照設計規範)。而王專家強調事故中的三輛卡車是停在一邊的。

這更加證明了,如果設計和建造都符合規範的話,這四輛卡車是不可能壓垮大橋的。

那麽,為什麽這四輛大卡車500噸的重量就使得一座代表了哈爾濱速度的“明星”大橋玩起了“側空翻”,“側滑”了呢?

實際上,我們真的要感謝這次在大橋上犧牲的三位“同誌”,如果沒有他們勇敢地“以身試橋”,在交通繁忙時段,大橋上分分鍾都有可能超過這區區500噸的,那時候,該有多少無辜的冤魂?

設計是不是規範,材料有沒有以次充好,建造有沒有偷工減料,工藝是否符合標準,不是愷钜寫這篇文章討論的內容,在此也不想多作評論。就留給事故調查小組來做結論吧。

愷钜所指出的,是那位王專家的話,有著明顯的誤導故意。

而這種故意的背後,不應該是王專家沒有專家應有的知識,而是一個不可言說的“謎”。

不可想象,一座大橋,在130米範圍內,如果單側車輛總重量達到150噸就要傾覆的話,那麽,中國除了沒有按國標設計的趙州橋之外,還有安全的橋嗎?

由於沒有看過設計圖,僅根據網絡新聞為判斷依據,謬誤在所難免,請各位斧正。

 

 

參考文獻鏈接

*《當地專家:橋梁質量合格 貨車重量超出承載設計8倍》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yangmingtandaqiao/content-3/detail_2012_08/25/17078192_0.shtml

*《哈爾濱斷裂橋梁所用混凝土內混有木頭編織袋》http://www.ce.cn/cysc/jtys/csjt/201208/25/t20120825_21239658.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wjsun 回複 悄悄話 當構件因強度不夠而斷裂,有幾個原因:
1,設計計算出錯,導致構件沒有達到應有的強度。(設計公司主要責任)
2,設計計算沒有錯誤,建造工藝錯誤,導致構件達不到應有的強度。(設計建造監理都有責任)
3,偷工減料,使構件到不到應有的強度。(建造公司主要責任)
還有一種情況不能排除,那就是結構設計不合理,造成局部應力過大,盡管設計強度足夠,在動載荷情況下,因內部微小缺陷而造成瞬間脆性斷裂。如果是這種情況,完全是設計公司的責任。這是設計人員的水平問題了。
我沒有看過設計文件,也沒有看到斷裂處的細節,不能說是誰的責任。我隻是根據受力分析,指出這不是超載的責任。
wjsun 回複 悄悄話 力的分析需要層層簡化,在橋的縱向,是簡支梁,把力分到支座上以後,再從橋的橫截麵分析,就是我說的懸臂梁了。

卡車重500噸,分到橋墩,就是125噸,這125噸形成懸臂梁的載荷,再分析它的破壞形式。由於這125噸沒有超過額定載荷,所以,超載沒有問題。橋墩的支撐有點問題,橋麵整體滑落與此有關,但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剪切力造成破壞,說明橫梁的抗剪切能力不足,這有兩種可能,1,設計計算出錯,安全係數不夠,2,偷工減料。第一種可能性很小,第二種可能性很大。
wjsun 回複 悄悄話 關鍵是看斷裂位置,如果斷裂位置在牛臂根部,這是傾覆力矩的結果,現在的斷裂位置是在卡車停的地方,傾覆力矩為零,就不是傾覆力矩造成的破壞。

可以做個實驗,如果你把一根筷子用台虎鉗夾住,用手去折斷這根筷子,筷子絕不會斷在手握住的地方,而是斷在台虎鉗夾住的根部,這是同樣的道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