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貨幣戰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009-01-25 12:39:41) 下一個
昨天花了一天讀完了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非常震驚,覺得應該來寫點什麽.這本書讀金融做金融的朋友一定要讀一下,因為它涉及了金融的本質.金融不是數學遊戲,背後從來都是各個利益集團的政治較力,是西方列強重新瓜分世界和製定新秩序的武器.它的破壞程度不亞於世界大戰,一場世界大戰帶給交戰國的是滿目蒼夷,物資匱乏,極度的通貨膨脹和難以凝聚的人類信心.反觀金融危機,哪一次金融危機的經濟體不是物價飛漲,貨幣暴貶,優質資產流失,國民陷入沉重的債務危機,國家經濟從此一撅不振,或者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複元氣.日本人寫過<金融戰敗>,講述了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如何在金融上完敗於美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投機顛峰直落入此後幾十年的大蕭條.作者認為大蕭條給日本經濟帶來的損失不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日本帶來的經濟損失.日本本來有很多方法可以自救,可是日本是一個經濟上的大國,政治上的附庸,長期遭歐美國家的鉗製,最終陷入嚴重通貨緊縮的泥潭而無法自拔.金融危機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血洗中產階級的財富,這和直接的戰爭有什麽區別,有區別的隻是,它比有形的戰爭來得更快,更迅猛,勝負立現,而且無處不在.這是一場沒有硝煙而殺人於無形的戰爭!

很慚愧,雖然我一直號稱是金融愛好者,相關的曆史書卻看的少,也沒有紮紮實實地學習過貨幣學.<貨幣戰爭>一書於我實在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揭示的那些內幕讓我心生敬畏,如芒刺在身.這是一本真正讓我深思的書.

很早以前我就聽說過羅斯柴爾德這個家族,可是究竟他們是做什麽的,我並不知道.羅斯柴爾德這個家族是金融世界的霸主,教父,統治歐美經濟200年,掌握全球黃金定價權200年.隻是這個家族太低調,第一代的老梅耶羅斯柴爾德在遺囑裏清楚地交代後人遠離媒體並嚴格限製族外通婚而防止財富外流.這是一群嗜血的豺狼,擁有最貪婪的胃口,最精確的預測,最冷酷的手腕,最鐵血的紀律和最可靠的信息網絡.可靠是因為他們在歐美國家大量扶植和設置代理人,而且一律走上層建築路線,影響力足以脅迫總統.所以與其說預測,不如說設計,近兩百年的世界史,包括美國內戰,兩次世界大戰從根源上說都是這些銀行家設計和推動的,更不用說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大蕭條和刺殺肯尼迪之類了.曆史從來不是偶然事件,曆史是有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時間發起的特定的事情.想想看,這個家族的人在大西洋對麵輕輕呼出的一口氣就可以在這裏掀起驚濤駭浪,這個家族有多可怕.沒有人知道這個家族實際掌握的財富有多少,估計至少有30萬億左右(作者沒說什麽單位貨幣).和他們相比,那些被推上前台的世界首富顯得多麽渺小.

好吧.讓我們來看看金融的本質.在金融課上我們學習給各種商品定價:股票,債券,大宗原物料,期貨,期權,各類衍生工具.可是我們沒有好好學習貨幣學.而貨幣的價格正是現代金融的核心所在.金融學討論的最直接的商品應該是貨幣.我們知道人類社會一路發展過來,貨幣製度經曆過幾次大的變革.早期的人類社會以物易物,用的交換媒介形形色色.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民心所向的自然選擇就是金銀.可是實物交易有諸多不便,於是政府推出了貨幣的概念.最初的貨幣是由政府發行的"金銀券",以紙幣的形式取代金銀進入流通領域,以國家信用做支撐.貨幣的產生極大地促進了商品貿易的發展.但是從本質上說貨幣是一種信用.貨幣有沒有價值,價值多少,都是國家規定和控製的.貨幣不同於金銀,金銀是被全世界認可的最後的支付手段,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和隨行就市.而支持貨幣價值的除了市場的供需,國家政策,還有人民的信心.

貨幣產生之初確實和金銀關係密切.那時候的銀行家害怕通貨膨脹使貨幣貶值而蒙受損失,所以各個國家實行的是金本位的貨幣政策.歐洲大陸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100多年裏幣值難得的穩定,經曆了高增長和零通漲的黃金時期.金本位保衛人民財產的安全,緩慢而健康地積累社會財富.可是它對金融業的限製也深得銀行家的詬病,於是當美國一躍成為二戰後的強國,純粹的金本位遂被美元本位所代替,而美元直接和黃金掛鉤.本來如果可以嚴格執行美元-黃金本位,世界經濟也不至於象現在這麽動蕩.可是當少數銀行家洞悉了通貨膨脹的秘密,潘多拉的盒子從此被打開了.美元本位也被最終廢除而代之於債務本位.

梅耶羅斯柴爾德是一個天才,他深刻洞悉金錢的本質.羅斯柴爾德家族從他這一代開始崛起並成為迄今為止歐洲唯一的強權.他敏銳地抓住貨幣發行權這個核心機密,帶領他的子孫威逼利誘,巧取豪奪,到十九世紀中葉,先後攫取了英、法、德、奧、意等歐洲主要工業國的貨幣發行大權.他說"隻要我能控製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製定法律."與早期銀行家視通貨膨脹為洪水猛獸不同,他精於利用通貨膨脹來掠奪財富.對於銀行家而言,沒有比掌握貨幣政策更容易控製經濟伐門和命脈的手段了.首先是擴大信貸,將泡沫吹起來,等人民的財富大量投入投機狂潮後猛抽銀根,製造經濟衰退與資產暴跌,當優質資產價格暴跌到正常價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時,他們再出手以超級低廉的價格收購,這就是他們的"剪羊毛"活動.理解了他們發家致富的秘密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貨幣發行權對羅斯柴爾德的重要性了.

美國是曆史上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她迅猛的崛起和廣泛的影響力在人類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美國的成長曆程充滿了國際勢力的幹預和陰謀,其中尤以國際金融勢力對美國的滲透和顛覆最令人驚心動魄,而卻最不為人所知.新生的民主製度對於國際銀行家通過控製貨幣發行權來控製整個國家這一戰略主攻方向的判斷和防禦出現了重大漏洞."金錢超級特殊利益集團"與美國民選政府在南北戰爭前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裏,雙方在美國私有中央銀行係統的建立這一金融製高點上進行了反複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行刺,多位國會議員喪命.而最終鬥爭的結果是銀行家取得完勝,兩院於1913年12月23日倉促通過了美聯儲法案,最終在法律上顛覆了憲法賦予民權政府的貨幣發行權,在美國國土上建立起了銀行家們夢寐以求的私有的中央銀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美聯儲自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所推行的債務貨幣政策最終將無可避免地將這個國家的經濟導向衰亡的歸宿.

什麽是債務貨幣政策?債務貨幣政策就是在債務發行和貨幣發行之間建立一個死扣:每發行一塊錢貨幣必須先發行一塊錢國債,以人民將來創造的財富和國家稅收做抵押,循環發錢也就是循環發債,債務永遠不可能清償,因為一旦債務被清償了,貨幣也就消亡了.每一塊美金產生之時,人民就欠下了美聯儲背後的銀行家一塊錢的利息.當美聯儲開始花錢的時候,底下大大小小的銀行就開始放貸,創造貨幣的機製被啟動了.根據部分儲備金製度,美國銀行隻保留相當於總儲蓄額的1%2%的現金和8%9%的票據在自己的"金庫"裏,作為"儲備金",而將90%的儲蓄貸出.財富通過社會生產活動不斷創造出來,本息得以償還,而償還的本息自成為銀行資產的一刻起又合法地賦予它創造更多貨幣的權力.這個就是所謂的貨幣乘數.不難看出,這個精巧的設計令銀行家可以空手套白狼,獲得永恒的沒有風險的利息.從英格蘭中央銀行到美聯儲,所有被國際銀行家把持的中央銀行唱的無不是這一出.這個死扣不僅給銀行家帶來豐厚的利息收入,更重要的是他們無需任何實物抵押就可以隨心所欲毫不負責地印刷貨幣,向全世界輸出通貨膨脹,讓全世界為他們買單,這個就是現代金融製度的醜陋本質.

事實上,貨幣政策從金本位走到今天債務本位這一步,中間經曆了無數血淚鬥爭,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南北戰爭中,林肯總統因為抵製國際銀行家的高利貸,發行受民眾歡迎的"綠幣"而被殺.反對私有中央銀行的哈裏森總統和泰勒總統執政僅幾個月就被毒殺.肯尼迪總統因為成功捍衛"白銀美元"試圖恢複美元和貴金屬之間的關聯而受到刺殺.裏根總統因試圖恢複金本位而受刺,子彈離心髒僅僅相差一毫米,這顆子彈打碎了金本位的最後希望.國際銀行家正是這樣通過政治刺殺,新聞輿論和壓製全球金銀價格來愚弄大眾,達到破除金銀本位,創立法幣製度,也就是債務本位,為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掠奪的行為提供便利和隱蔽性.事實證明亞非拉國家已經深受其害,日本幾十年的大蕭條是一個例子,97年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是一個例子,前蘇聯解體是另一個例子.對於發達國家想另立山頭與之抗衡的,國際銀行家一樣毫不留情.比如歐元自建立伊始就遭到國際銀行家的黑手抵製.所羅斯1992年阻擊英鎊一戰令他一將功成留名青史,可誰又能想到這場阻擊戰的幕後推手就是這些大銀行家,導致的結果就是英鎊和裏拉被最終踢出了歐元係統.曆史怎麽會是偶然事件,禍心被包藏在這些看似沒有關係的偶然中,推動著人類社會一步步走向可知和不可知的未來.

警醒啊警醒,當我們這些金融的學生還在兢兢業業啃著數學書,老老實實地相信金融就是數學的時候,有多少人可以看到這些金融現象刀光背影之後的本質.現代的金融教育如果不深刻係統地學習貨幣學和曆史也不過是一場愚民教育.看了這本書,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胡言亂語,遂成此文.希望對所有的讀者都有拋磚引玉的用處.<貨幣戰爭>確實是值得一讀再讀,一想再想的好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zytang 回複 悄悄話 我很欽佩你對“貨幣戰爭”的評論,且也非常驚訝你居然一天就讀完全書,畢竟不是通俗小說啊,我可是讀了一星期,也許是我金融知識基礎差, 讀一段要喳喳有關資料。
飯桌 回複 悄悄話 Excellent comments. I lik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