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說50多年前的土耳其可不像現在這樣常見到中國人(就是現在我也很難碰見國人),他們真是當時的另類稀有民族,初看見他們的土人多少有點懼怕、疏遠的樣子,而他們也因文化差異鬧過笑話。
在土國呆過、會點兒土語的朋友都知道,當你問土人問題,答案是否定時,對方會一仰脖子或者一抬下巴、嘴巴發出一聲“噌”,表示不或沒有。王奶奶初來時哪裏知道這個,又不懂土語,當她在店裏買東西時,拿著樣品問有沒有? 土人一仰頭“噌”一聲,她就開始在貨架上方找、甚至跑到有2樓的樓上找 。王奶奶是重慶人,習慣打傘,無論雨天晴天。她就曾在街上被土人攔住問:“下雨了嗎?”而當時是豔陽高照 。
王奶奶和她先生剛來伊斯坦布爾找房子時,無論去哪兒,房東都嫌他們的孩子多不願租給他們,最後他們就隻帶著最大的2個孩子去看房,簽下房子搬進去後,一天房東被鄰居問道:你家開幼兒園了還是辦學校呢?這才知道王家的龐大 。 不管怎樣,他們是住下來了,家裏擺上了好幾個架子床,紮根土耳其的生活拉開了序幕。
在王奶奶的嚴格教育下8個孩子懂禮貌、守規矩,從未給鄰居帶來紛擾,睦鄰關係非常融洽,幾年後當王家要搬去更大的房子時房東苦苦挽留,並承諾隻要房東倆口子活著,王家可以永遠住在那裏。這人真是不分種族膚色都一樣將心比心啊。
王家的8個孩子,除了幺女出生在土耳其、她的大學前教育是在意大利學校和土耳其學校接受的,其他7個孩子:3個上的法國學校、3個上的英國學校、1個上的德國學校(就是老六—我友Feride)直至高中畢業,所以盡管這些兒女在土耳其長大,全都會至少3門語言:中文、土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準確地講他們不是一般的會,而是幾種語言都達到了做翻譯的水平, Feride則是五種語言土、中、法、德、英語全流利,Feride的女兒就更厲害,除了這5種語言,大學又主修俄語和波蘭語,會7種語言 !
土國當年的外國私立學校價格不菲,可王家將子女全部送進去,足以見對教育的重視。到上大學時,有3個去了海外讀,5個在土耳其,現在還是如此:5個生活在土耳其,3個生活在海外,而王奶奶已有22個孫子孫女了;每月,馬來西亞的女兒還給老太太寄2次中文報紙和書籍看(俺是近水樓台,現在每次去都把報紙搜刮回家讀,盡管是繁體字,在這沒有華文報紙的土國可稀罕了)。
當我問王奶奶:一定為養育了這些優秀的子女感到驕傲?她淡淡地說:還好,他們也就是能夠自己養活自己,都是靠自己。
當被問到:王老先生過世得早,這麽一大家人怎麽生活、靠什麽生活呢 ?她慢慢地答道:難,好難......開餐館--土耳其的第一家中餐館.....不過那時太苦了,不提了 ……
(完)
(後續)
今天終於去探望了王奶奶,距上次見麵整整4個星期,瞧我這閑人“忙” 得 !
老人家最近略染小恙,皮膚過敏,氣色稍顯差點兒。在我給她拍照片的時候,她說了好幾次:別拍我了,太老了,沒用了。其實她身體狀況很好,除了站立、走動的時間長了腰腿會酸痛,其他很多老年人甚至中年人都有的什麽血液三高、心髒問題等等她都沒有。
無論華人、土人總有人問王奶奶的長壽秘訣、青春妙方,她回答:
沒任何特別的,什麽都吃,葷的、素的,酸的、辣的;
護膚品,女兒給什麽就用什麽,沒有任何講究,噢,除了用清水洗臉而不用香皂(這條不知道我等愛臭美的人是否該試試?);
麻將直玩到近年才停,家裏人多時開兩桌,連她的土國兒媳都成了麻壇高手;
從年輕時起就沒停地幹活兒,不僅帶大8個孩子,還在飯店早出晚歸工作了近50年(最老的土人員工也跟了王家快50年),期間親自掌勺15年,餐廳生意好時,她每天下午扒100、200斤蝦皮;
現在,每天早上醒來後,躺在床上做一些舒展筋骨的輕微活動,每周下樓一、二次跟著兒女溜溜達達去買菜。
在王奶奶家看到一本她年輕時的影集,從50至80年代的倩影全有,或端莊秀麗、或典雅高貴、或摩登時尚,從發型、衣著到風度、氣質,無一不令人讚歎,而她一直看起來都比同齡人年輕得多,很多她和子女的合影,根本看不出是兩代人!我翻拍了一些,可惜有些實在沒法拍清楚。
王奶奶還教了我好些做飯的技巧:比如做餃子餡的菜別攥水,燉羊肉用前腿肉、炒羊肉用後腿肉(也許是反過來,我記不清楚了),大白菜如何醋溜、如何涼拌、如何片了再切絲兒,怎麽做燙麵蒸餃…… 我可真是幸運,要知道伊斯坦布爾多家中餐館的師傅都是她培訓出來的。
和老人家一起喝了下午茶 — 中國好茶,每次去都是,甜點是她家工人做的,味道獨特,回家時又打包走一大堆中文報紙和在土國可算是珍貴的半棵大白菜。
1949年的王奶奶伉儷

年代不詳,王奶奶伉儷

1981年,中立者為王奶奶

與先生和兒子,多時尚靚麗!

高貴大方

王奶奶家的陽台

王奶奶家工人做的點心

帶回家的珍貴大白菜
(本文版權已有專屬,請勿轉載,見諒!謝謝! 閑人Filiz)
謝謝你!如果明年你來時我還沒有遊蕩到其它地方,當然可以認識啦!你在哪個城市?我也曾旅居貴國,想念!
如果有機會,讓老鄉見老鄉。
謝謝!老人家的身體狀況相對她的年齡來說還真是不錯!她曾在80年代末還是90年代初時回國探望過北京的親戚,重慶已經沒什麽親人。
隻是好奇她老人家一直沒有回過重慶或者大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