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回國,公事優先,也抽空探了父母高堂,最大的收獲是見到了一位老學友, 英。
算起來,我與英已經認識了三十多年了。八五年的時候,我們相識於中山大學出國人員培訓中心接受英語強化訓練。我們不是同一所大學畢業,也考進的不是同一個派出項目,但是分在了同一個培訓班級。我們班二十來個人,大部分是應屆的大學生(包括英),除了我和另一位---我倆是77級的,算是另類。那時,我們可都是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天之驕子(有點大言不慚地說)。特別是這些應屆生們,更是年少氣盛,全是一番要幹大事業的樣子,不提。
那時,我除卻與一幫小男生們經常討論金庸的武俠,就是與英最談得來了。那時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的欣賞和隨後的相知之上,沒有任何的利益參雜其中,也就能夠維持。我們一起在廣州待了約十個月,培訓完後,出國之前,英又去上海我陪著她玩了幾天。八六年來美後,我們讀的不是同一所學校,卻也靠著信件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係。九五年我趁開會之際,其間開車5,6個小時去探訪她。再後來,我換了幾個工作和住家地點,居然就斷了聯係。 一年多前,借助LinkedIn, 她發現了我,終於又聯係上了!
英確實是精英。她在那個領域裏幹得極為出色,幾年前被作為VP/General Manager外派中國 。在那兒她依然幹的風生水起,事業有成。因為其出色的才幹,她年初被另外一家跨國公司挖去做VP總管亞太地區業務。而這家公司的產品是整一個不同的領域!作為她的朋友,真的是為她驕傲!( 我這有點自己往上靠沾光的感覺哈)。
英的家在蘇州,工廠也在蘇州,但她公司總部在上海,所以她有時會來上海上班。我回美國的飛機是下午,臨行前的早上有空,正好她也可以擠出一些時間,說是可以來酒店看我。二十多年沒見, 可貴的是兩人重見後沒有任何生疏感,話題不斷,工作生活家庭等等,一轉眼一個半小時就滑了過去。
她要接著忙她的會,我要趕機場,隻得依依惜別。好在如今有了微信的便利,可以彼此關注對方,重拾昔日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