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要忘記73年前的七七事變(組圖) (圖)

(2010-07-07 09:44:45) 下一個



上圖:日軍鐵蹄踐踏中國

中圖:盧溝橋

下圖:歡呼勝利的侵華日軍


1937年7月7日,駐豐台日軍在盧溝橋以北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日軍當即炮轟宛平縣城和蘆溝橋。中國駐軍第29軍官兵奮起反抗,擊退日軍數次進攻。7月7日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序幕。史稱七七事變或蘆溝橋事變。

  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軍炮擊宛平縣城和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抵抗,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全麵開始。

  日本侵略者自九.一八事變後,加緊向中國進攻。國民黨政府則采取不抵抗主義,節節退讓。此後,日本帝國主義又通過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及策動華北五省所謂自治運動等一係列舉措,逐步加緊對平津及整個華北的侵略。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加強了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的準備,向華北大量增兵。從1937年5月起,日本駐屯軍在盧溝橋、長辛店、平漢線北段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並以營房不足為理由,要求在豐台與盧溝橋之間建築兵營和修建機場,都被中國方麵所拒絕。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並要求中國駐軍撤出宛平等地。這些無理要求理所當然地為中國軍隊所拒絕。當交涉還在進行時,日軍即向盧溝橋一帶的中國軍隊發動攻擊,並炮轟宛平城。當地駐軍第29軍一部奮起抵抗。這就是著名的盧溝橋事變。

  中華民族已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隻有全民族團結抗戰,才是中國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出路。第二天,中共中央率先向全國發出通電,大聲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呼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號召全國人民、軍隊和政府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斷高漲,國民黨政府提出用外交途徑解決事變的提議被日本拒絕,使國民黨最高領導人被迫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建議,實現團結抗日。不久,中國工農紅軍先後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出師抗日,形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局麵。全國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人士一同投入抗日的洪流,結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空前規模的、整個中華民族組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八年抗戰。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

盧溝橋橫跨永定何,屬河北省宛平縣管轄,距北平僅30裏,為捍衛北平的屏障。駐守在平津一帶的中國軍隊是第二十九軍,總兵力約有10萬人。

7月7日夜10時,駐豐台日軍河邊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在盧溝橋以北地區舉行以攻取盧溝橋為假想目標的軍事演習,11時許,日軍詭稱演習時一士兵離隊失蹤,要求進城搜查。在遭到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的嚴詞拒絕後,日軍迅即包圍宛平縣城。翌晨2時,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定,雙方派員前往調查。

但日軍趁交涉之際,於8日晨4時50分,向宛平縣城猛烈攻擊。並強占宛平東北沙崗,打響了攻城第一槍,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還擊,日軍在同一天內,連續進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國守軍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當局令駐軍堅守盧溝橋。宋哲元致電蔣介石,報告盧溝橋事變真相。

同日,國民政府外交部為盧溝橋事變向日本大使提出口頭抗議。

同日,日本內閣會議提出所謂“事件不擴大,就地解決”的方針,欺騙世界輿論,麻痹國民黨當局,爭取時間調集部隊。

9日,北平當局與日軍達成協議:(1)雙方立即停止射擊;(2)日軍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國軍隊撤至右岸;(3)盧溝橋守備由河北保安隊石友三部擔任。翌日,中國軍隊撤退,日軍不僅不履行諾言,反而大批調兵向中國軍隊進攻。

11日,平津當局與日軍達成現地協定:(1)第二十九軍代表聲明向日軍表示道歉,並懲辦此次事變責任者;(2)取締共產黨、藍衣社及其他抗日團體的抗日活動;(3)永定河以東不駐中國軍隊。

10日,各方紛紛報告,日軍已由天津、古北口、榆關等處陸續開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盧溝橋前進,已將大井村五裏店等處占領;平盧雲路也不通行,戰事即將再發。

11日起,日軍時以大炮轟擊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帶,城內居民傷亡頗多,團長吉星文亦負傷,就將城內居民向城外比較安全地帶疏散。戰事由此擴大到八寶山、長辛店、廊坊、楊村等處。第二十九軍各部分散於各處應敵。日軍出動飛機在各處偵察掃射,戰事時斷時續。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