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外交部解密檔案:中國勝印度後為何主動撤軍

(2010-10-20 03:37:32) 下一個

  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解密了從1961年到1965年期間的外交檔案。在本次開放的檔案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涉及1962年10月至11月間當年中印邊界衝突的機密文件。

  勝利後為何主動撤軍

  1962年,中國和印度之間因為邊界爭端而發生了衝突。從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這場衝突持續了1個月左右,中國軍隊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可是,此後中國軍隊主動停火並後撤。至今仍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認為中國外交過於軟弱,當時應當將本屬於中國的領土奪回,但本次解密的外交檔案卻向我們表明了中國外交的寬宏雅量。

  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檔案中寫道:為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中國邊防部隊不僅主動停火、主動後撤,而且還把戰鬥中繳獲的軍用物資主動交還給印度方麵。1962年12月14日和16日,中國政府曾兩次照會通知印度政府,中國方麵表示,中印邊界問題應當通過和平方式而不應當通過武力解決,希望中印邊境衝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軍用物資,就是中國政府為了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所采取的友好步驟之一。

  可是,“中國方麵采取的每一個善意行動,至今都沒有從印度方麵得到積極的響應。相反,卻往往遭到印政府的歪曲和汙蔑,稱中國的自衛反擊戰是一場‘侵略戰爭’。”但是,中國政府也對未來寄予希望:“中印邊界問題總是要和平解決的,希望印度政府改變蓄意敵視中國的態度。”

  亞非國家對此戰持何態度

  根據1962年底的外交檔案,從1962年11月13日起,周恩來總理曾在一星期內,向幾內亞、古巴等數十個亞非國家領導人通報中印邊界情況,客觀介紹了中印邊界問題的背景和發展。

  中印戰爭發生後,與兩國都很友好的一些亞非國家並不是坐視不管,而是采取了積極的斡旋行動。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誌明就曾分別公開致信劉少奇和印度總統及總理。在致劉少奇的信中,他表示歡迎和讚揚我國政府11月21日的停戰聲明;在致印方的信中稱,為了中印的友好、亞非各國團結和反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陰謀,希望印度接受中國和平解決爭端的建議。

  馬裏總統凱塔也表示出了同樣的願望。1962年10月24日,他稱中印之戰為:“亞洲兩個兄弟國家之間的敵對行動”。凱塔願意從中斡旋,以挽救日趨嚴重的局勢。

  周總理回信羅素介紹情況

  解密檔案顯示,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寫信給周恩來總理,希望中印雙方能夠盡快停火撤退,通過磋商解決爭端。

  對於羅素的來信,周恩來總理和外交部給予高度關注,周恩來總理給羅素回了一封長信,詳細介紹了中印邊界的曆史形成問題。

  在印度挑起衝突後,周恩來積極主動地通過外交努力,讓國際社會客觀了解到衝突的真實情況,爭取支持。

  為何公布交還武器清單

  中印之戰後,中國政府並未立即對外公布交還印度武器的清單,而是在戰爭結束了幾個月後才予以正式公布。在此次解密的外交檔案中,記者找到了原因。一份檔案中記載,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1963年1月8日發表談話稱,印度方麵從中國方麵接收了一批中國邊防部隊繳獲的印軍裝備,這些裝備都已“損壞不堪”,中國方麵交還這些裝備是為了“宣傳的目的”。

  檔案顯示,關於中國邊防部隊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交還印度方麵一事,中國政府之前並未予以公布,而且中國報紙也沒有做過任何透露。中國政府隻是兩次照會印度政府通知了有關情況,這無論如何不能叫做“宣傳”。“實際上,第一次公布這件事並且就此掀起一場惡意汙蔑中國的宣傳運動的,正是印度自己。”中國政府現在是“不得不公布有關事實真相”。

  在這份檔案的後麵,列出了所有交還印度的軍用物資清單,足有四頁紙的內容。“任何沒有成見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國政府這一行動是一種友好、慷慨的行動。正如清單所表明的,中國交還的物資,絕大部分是完好的,清單中所列的一部分損壞了的武器和裝備,也都是印軍在撤退時自行破壞了的和在戰鬥中損壞了的。”

  印度俘虜獲準慶祝國慶日

  在一份1962年12月17日的檔案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給外交部條法司發函谘詢關於印軍俘虜的事。當時關押在西藏察隅的印軍俘虜要求在1月26日慶祝印度國慶日。

  當時的總參謀長羅瑞卿看到申請後作出批示,說要向外交部的同誌谘詢一下,看有沒有這方麵的國際慣例。外交部條法司一位葉參讚進行了回複,表示認可。

  戰爭中印軍遺體的處理

  一份名為《中國和印度紅十字會就收集印軍遺體的來往文件》的解密檔案記錄:1963年4月初,印度紅十字會致電中國紅十字會,要求到中國境內的奇普恰普河等六個地區收集在戰鬥中死亡的印軍遺體。隨後,中國紅十字會複電稱,印軍遺體已妥為埋葬。可對方仍要求來中國境內按印方習俗處理遺體。

  對於印方的再次要求,中國紅十字會表示,為了照顧印度習慣,與有關當局聯係後,將派出工作人員於1963年8月15日分批前往上述六個地區。 1963年8月30日左右,結束了清理和焚化遺體工作。在這項工作完成後,將把骨灰和遺體交還給印度紅十字會。中國如此周到的安排,印方紅十字會卻不領情,聲稱將直接派出幾個小組乘直升機飛入中國境內。中國紅十字會最終致電對方稱,中國政府已要求印政府停止印度紅十字會的上述行動。後來,印方再未就此事致電中國紅十字會。

  相關鏈接

  中印邊界問題近年仍棘手

  複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博士李巍分析稱,中印關係目前是中國對外關係中最複雜、最有可能爆發潛在衝突的一對雙邊關係之一。

  中印邊界問題最遠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國殖民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劃定的 “麥克馬洪線”,它把東段原本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中國曆屆政府均不承認非法的 “麥克馬洪線”。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印度乘機取得了對“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事實上的占領。1962年10月,印方挑起中印邊界戰爭,印度軍隊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地區潰逃,中國軍隊本來已經接管了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但為了表示和平的誠意,退回到“麥克馬洪線”以北。印度此後又逐漸將軍事力量推進到 “麥克馬洪線”附近。現今,“麥克馬洪線”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印邊界談判的關鍵性症結所在。中印幾次邊界談判都因此無功而返。

  外交部開放的檔案表明,早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中國為了維護大局就做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舉動。今天,中印雙方更應捐棄前嫌,麵向未來,以更加廣闊的胸懷和前瞻性的勇氣,解決雙方有爭議的領土爭議問題。這不僅有利於兩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所作出的貢獻和榜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