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永不能夠忘記的日子,這一天,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明政權被顛複。
為了驅逐韃虜,恢複漢家,熱血的漢家男兒由此開始了一個傳遞綿延達三百年,貫穿整個滿清王朝的可歌可泣的大接力!
一、眾說紛雲的洪門起源 關於洪門的起源,至今仍然眾說紛紜。 單洪門創立時間就有許多說法:一說是起於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年)3月25日;一說是雍正甲寅十二年(1734年)七月二十五日。以上是根據倫敦大英博物館所藏抄本西魯敘事。
延平郡王鄭成功據守福建,抗清複明,接著渡海光複台灣,繼續抗清;並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台灣創立“金台山”、“明遠堂”,“漢馨香”、“挽瀾水”,與大臣將帥結義為異姓兄弟,部卒也同時宣誓,有人認為這也是洪門開山立堂之始。
但也有說:“洪門就是漢門,因為喪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漢”字裏要除去‘中土’就成為洪字了。”
有的說:“因為明太祖年號洪武,所以拿洪字來起名的。”
據洪門秘冊所載,洪門真主為朱洪竺,軍師為陳近南,大將為萬雲龍諸人,最初起於福建,以少林寺為主動機關。其初少林寺以武技名於世,清朝康熙皇帝嫉妒他們,命少林寺僧侶遠征西域,後來戰勝回來了,乃借事端戕害功臣鄭君達。又派兵焚毀少林寺,一班寺裏的和尚逃出來的不少。其中有個陳近南遂組織天地會,想培植勢力來謀複仇,曾派遣他的部下五大將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設立支會,這就是所謂“前五祖”。
還有一種說法:“明未崇禎皇帝年間,有山西太平縣人殷洪盛,又名洪英,賢明練達,有義氣,有俠腸。四方豪傑,都慕名來歸。當時稱為集賢館。崇禎皇帝殉國後,滿清的軍隊入關,明朝忠臣史可法在揚州督率軍隊抵抗清軍南下,抵抗不住,史可法為國殉難,殷洪盛又投到明朝將官黃得功那裏。後來黃得功又被清兵打敗,黃自刎殉難。殷洪盛率師繼續和清兵打仗,不能勝,被清兵擊斃,他兒子洪旭,和洪盛的人就到杭州投潞王。那知潞王降了清,洪旭乃再投奔鄭成功。洪盛門人蔡得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等都成了鄭成功的部將,繼續和清兵激戰。當他們在史可法領導下和清兵激戰時,被清兵圍攻甚急,史可法殉國。他們突圍而出,共約今後見到麵的時候,應報一‘洪’字為暗號,繼續奮鬥,有恢複明朝天下的意義。”
曾經利用洪門來推翻滿清的民國締造者孫中山認為:“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圖恢複,誓不臣清,舍生赴義,屢起屢蹶,與虜拚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滿清已盛,麵明朝之忠烈,變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反清複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覺也。夫政府之爪牙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為士紳,故凡所謂士大夫之類,皆所當忌而須嚴為杜絕者,然後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潛滋暗長於異族專製政府之下。以此條件而立會,將以何道而後可?必也以能全群眾心理之事跡,而傳民族國家之思想。故洪門之拜會,則以演戲為之,蓋此最易動群眾之觀聽也。其傳布思想,以不平之心,複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聞而生厭遠而避之者也。其固結團體,則以博愛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顧,患難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無家遊子之需要也。而終乃傳以民族主義,以期達其反清複明之目的焉。”[1]因為孫中山加入過洪門,所以他對洪門創設於明朝遺老的見解,可代表當時洪門中人的見解。
二、洪門的開山五祖 洪門有開山五祖的說法:
由陳近南派遣五個部將分開到各地建立五個祖堂,分別為:
長房:「彪」字旗,稱一九梯,旗黑色,記前祖蔡德忠,在福建、甘肅一代發展,為「江彪」字號,台灣的洪門也屬於這支,名青蓮堂、鳳凰郡,又稱「天地會」。留詩正是:「福建烏旗第一枝、甘肅起義始開基、彪字金蘭傳四海、一九江山誰敢欺」。
二房:「(虎壽)」字旗,稱十二梯,旗紅色,記前祖方大洪,在廣東、廣西發展,為「洪(虎壽)」字號,名洪順堂、金蘭郡,又稱為「三合會」,在兩廣一帶勢力極大,在美國也極有名號。留詩正是:「廣東紅旗第二枝、高溪分開兩胡時、壽字根基成四九、四九變化自相依」。
三房:「(虎合)」字旗,稱九梯,旗赤色,記前祖胡德帝,在四川、雲南發展,為「泊(虎合)」字號,名家後堂、蓮章郡,又稱為「袍哥」。留詩正是:「雲南赤旗第三枝、四川起義滅胡兒、合成洪字為暗記、君臣自有太平時」。
四房:「(虎和)」字旗,稱二九梯,旗白色,記前祖馬超興,在湖南、湖北發展,為「淇(虎和)」字號,名參太堂、錦廂郡,又稱為「哥老會」。留詩正是:「湖廣白旗第四枝,江南貴州共此旗,和字結拜來起義,恢複江山主登基」。
五房:「(虎同)」字旗,稱四七梯,旗綠色,記前祖李式開,在浙江一帶發展,為「溙(虎同)」字號,名宏化堂、徳興郡,又稱為「小刀會」。留詩正是:「浙江綠旗第五枝,山東兄弟暗扶持、同祭此旗來起義,複轉明朝團圓時」。
三、洪門的秘密口號 洪門的秘密口號是“明大複興一”,寓“一心複大明”之意。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為記,並以“洪英”為洪門開山祖師,暗寓“洪武門下英雄輩出”。鄭成功創立洪門有兩個意義:一是大明複興;二是尊王攘清,富有民族意識,因此,洪門從開山立堂之始,就被清朝視為大逆不道,一被查出就要“抄家滅族”。
洪門在城市難於立足活動,隻能占據山頭,建立山寨,招兵買馬,伺機起事。
洪門組織以弟兄相稱,講求平等。幫中職位分內八堂、外八堂,下設各種名目,等級森嚴。開山立堂或集會,要依職位在堂上排夾道,儀式隆重。
洪門對叛徒和清廷的探子的懲罰是極嚴的,光死刑就有好幾種。
洪門成員的對象是九流:一流舉子(知識分子),二流醫(內外科大夫),三流地理(陰陽勘輿),四流推(算命卜課),五流丹青(書畫家),六流相(麻衣柳莊相師),七流僧,八流道,九流琴棋(清客音樂師)。崇三教,三教是儒、釋、道。
洪門的化名特多,有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添弟會、致公堂、或紅幫等等;尚有分支別名,不勝枚舉。但是一致的對外稱曰《天地會》,對內則稱《洪門》。由於清廷對天地會黨徒的嚴刑究辦,殺戳株連,所以洪門集會方式多用囗頭傳述來秘密結社,對來源出處,難免魯魚豕亥,錯綜雜遝了。
洪門自成立伊始,就展開匡扶中華的大任!
卻說蔡德英等與洪門弟兄吳天成、洪太歲、姚必達會合後。清兵追至,蔡等乃逃往烏龍山,投史可法部將吳烈、吳延賁父子、合力殺死清將陳文耀,清兵敗走,蔡等就在右尋鎮高溪廟剌臂歃血為盟,重新組織規劃複明,尊洪英為始祖,鄭成功為武宗,史可法為文宗,這是洪門在清統治區結社之始,並定社名“天:組織義軍稱“三合軍”,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起兵抗清,震動七省,他們以明總兵周遇吉的侄兒周豪與史可法的兒子史鑒明為正、副統軍,以俠女關玉英為女兵統領,率軍由襄陽進入四川。川督王春美派心腹符四、田七詐降,周豪不察,竟加信任。迨義軍抵達重慶,與清兵接戰,符、田二人便為內應,以致義軍大敗。
關玉英在途中與田七遭遇,擒田七,剖心祭陣亡將士;複擒符四,以一百零八刀魚鱗剮死,懲治了仇人。因此,洪門永忌四、七兩排。
洪門組織發展很快,影響極大,各省紛起秘密結社,先後出現了三點會,三合會、匕首會、雙刀會,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等抗清複明組織。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陳正成在新加坡創立三合會,並派分支到廈門,是為洪門在海外組織之始。嗣陳正成在廈門被清兵殺害,黃威繼領其眾。
鹹豐年間,劉麗川創立洪門支派小刀會於青浦,響應太平天國,攻占上海,清廷勾結美、英、法帝國主義血腥鎮壓,終遭失敗。
光緒初年,孫中山與鄭士良在檀香山立“致公堂”。光緒三十年(1904年),孫中山先生以“洪門大哥”的身份去到美國波士頓進行革命活動,得到當地洪門人士黃三德、唐瓊昌的迎接和協助,又得到司徒美堂作他的義務保護人員。有了洪門弟兄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麵的大力支持,孫中山先生便在紐約組織“安良總堂”,接著又先後成立了“安良支堂”或分堂。推動他所領導的革命運動。
陶成章在浙江策動九龍山洪門弟兄加入興中會,又有加入“光複會”的。民國成立後,哥老、洪門、青幫的反清目的已達,逐漸轉化為社會團體,以後又形成江湖流派。再談漢留袍哥。
陳近南到西北組織洪門的時候,正逢顧炎武在陝西華陰縣雲台書院講學,常以民族大義激勵學生,同時受到洪門影響,率眾結社反清複明。大家推顧炎武為首領,仿洪門組織稱為“漢留”,取“漢族遺留”之意;亦稱“袍哥”,取“豈日無衣與子同袍”之意。“漢留”鑒於“洪門”受清朝嚴密防範,便以創立禮門戒煙、戒酒、戒賭、戒嫖為掩護,這是清朝允許的。同時又在道教中發展反清扶明的秘密組織,創立“白門”,以後發展演變成白蓮教、紅燈照、紅槍會等組織,其政治目的都是反清複明。“漢留”成員的發展對象不限於“洪門”的九流人物,還吸收江湖上的驚(看相算命)、培(四平攤子內外科醫生)、飄(寫詩條子、一字破)、猜(賭博單雙紅寶)、風(見風使舵取人錢財)、火(煉丹提汞)、爵(以顯宦騙人錢財)、耀(偽充官職騙財)、僧、道、吏、卒、戲(梨園人物)、解(賣武技雜耍)、幻(變戲法)、聽(說評書、相聲)等江湖人物。因為這些人常在江湖上跑四方,正好藉以搞聯絡通訊。特別是官府中的吏卒,有了他們便可隨時掌握官府的動向。“漢留”組織發展很快,遍及全國各省城鎮鄉村、山林水澤,甚至雞毛幺花店都有公口組織。
清代康、乾年間。北道上的響馬鏢客都是“洪門”、“漢留”的成員。河間府的竇爾敦,就是一個“漢留”支派首領。黃三泰、黃天霸父子指鏢借銀、李家店比武,使用丟頭一字暗器打傷竇爾敦,後來當了清朝武職,專門與江湖綠林弟兄作對,成為支派的叛徒。
由於“漢留”組織發展迅速,各省山頭林立。這些開山者,都與清兵發生過多次壯烈血戰。
1911年,腐朽賣國的清王朝倒台後,為之奮鬥三百年的“袍哥”,“三合會”等洪門組織認為自己的政治目的已達到,紛紛解散,但也有下屬組織如“漢留”轉化為社會團體,在全國各地正式公開開山立堂,設立公口。特別是在抗戰時期,各省“洪門”、“漢留”除在淪陷區內秘密活動外,大部集中在川、黔、湘、陝、甘、青、寧等省公開活動,國民黨黨政軍警特人員都大量參加。最後談談青幫,這個實際是從洪幫裏分裂出來的幫派。
鄭成功組成洪門以後,曾派翁××,潘××二人到北京坐控清朝消息。翁被清廷查獲,叛降清廷。潘××堅持繼續組織“安清幫”,以“安清”二字迷惑清廷,”“並為清廷擔負運河的運糧任務。為了掩人耳目,改弟兄敘義為師徒相傳,並定輩份為:“清靜道德,文成佛法,仁論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二十個字。徐錫麟、秋瑾二人參加後,由他二人續添上“大通悟學”,湊成二十四個字輩。清亡後,又興第二個二十四代。再後又興第三個二十四代。“青幫”以替清廷在運河運糧為掩護,因此受到清廷籠絡,在沿運河的江淮各集鎮分立碼頭,並以六品官職為碼頭官,以碼頭官收徒,老年時擇一得意門生傳衣缽,召集徒子徒孫開大會,稱為“關山門”,傳師位於繼承人。傳師位之後,老師就不能再收徒弟了。太平天國時,“青幫”曾大量供給太平軍有關清兵的情報。清末發展海運,糧食由輪船直運天津,運河失去作用,“青幫”組織離開江淮流域,轉移到其他地方繼續活動。民國建立後,“青幫”已是很強大的社會組織了。特別是在江浙和河北省很盛行,上海更是一個中心點,馳名的老頭子有葉澄衷、虞洽卿、黃金榮、朱坤山、杜月笙、楊阿毛(自耀)等人。此中,有的成為國民黨幕後人物;有的成為黑社會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