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首位女宇航員披露隱瞞40載的秘密(圖)

(2009-06-05 15:00:44) 下一個

  瓦連京娜•捷列什科娃是世界首位女宇航員、蘇聯第一個女少將,她在太空中的代號是“海鷗”,但朋友更喜歡稱她為“穿裙子的加加林”。本月6日,捷列什科娃迎來了自己的70華誕。同日,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刊登一篇署名文章,介紹了這位傳奇人物,文章題為《她公開了隱瞞40載的秘密》。 

  70個小時50分鍾、繞地球48圈的太空飛行改寫了人類曆史,改變了瓦連京娜的命運。普通的紡織女工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 

  80年代末,她從不接受任何采訪,對於她婚姻係赫魯曉夫欽定、女兒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報道也緘默不語。近日,步入古稀之年的瓦連京娜終於向世人敞開心扉,講述了她的經曆和對太空的癡迷。 

  ●紡織姑娘 

  瓦連京娜沒有顯赫的雙親,她出生在雅羅斯拉夫爾州的農村,父親在衛國戰爭中犧牲,母親獨自將3個孩子養大。17歲時,瓦連京娜開始在輪胎廠當工人,後又調到紡織廠。她是當地太空俱樂部的骨幹,節假日都在跳傘練習中度過。 

  加加林的首次太空之旅轟動了世界,這使誓要在一切方麵都超過美國的赫魯曉夫深感滿足。同時,他又萌生了將蘇聯女宇航員第一個送上太空的念頭。根據這一指示,總設計師科羅廖夫開始從全國的太空俱樂部尋找合適人選。美麗可愛的瓦連京娜脫穎而出,25歲的她當時已是一級跳傘運動員、雅羅斯拉夫爾工業布料廠的團委書記,思想可靠、信念堅定。 

  與瓦連京娜同時晉級的還有4名候選人。最終,科羅廖夫選擇了瓦連京娜。 

瓦連京娜

  ●兩次婚姻 

  瓦連京娜返回地球後5個月,便閃電般地嫁給了英俊的宇航員安德裏揚•尼古拉耶夫,赫魯曉夫為兩人舉行了盛大婚禮,並親自出席。 

  尼古拉耶夫的名氣並不遜於妻子,他是全球第三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因此,多年以來一直有傳聞稱他們之間的結合是政治聯姻,是最高領導人的授意,但瓦連京娜否認了這一說法。 

  在她飛向太空之前,35歲的尼古拉耶夫便開始追求她,並最終贏得了美人的芳心。 

  朋友和同事都不看好這段婚姻。婚禮過後,與宇航員朝夕相處的尼古拉•卡馬寧將軍在日記中寫道:“對於政治和科學而言,他們的婚姻或許有益,但我完全不相信瓦連京娜真的愛安德裏揚。他們的個性差異實在太大:她熱情似火,他卻溫順如水。他們都是很要強的人,不會自願服從對方……” 

  安德裏揚與瓦連京娜共同生活了15年。結婚一年後,女兒阿廖娜呱呱墜地了。她有一頭烏黑的頭發,長得像爸爸,非常健康。 

  婚後,瓦連京娜的多數時光是在出差中度過的,不是遠赴國外,就是穿梭於蘇聯各城市之間,與丈夫和女兒聚少離多。安德裏揚則在忙於準備新的飛行。 

  他們的女兒阿廖娜告訴媒體:“父母離婚我當然很難過,但我已經長大了,我理解他們的決定。” 

  據說,瓦連京娜離婚還驚動了勃列日涅夫。經他首肯後,這對在蘇聯盡人皆知的明星夫妻,終於分道揚鑣。 

  她與第二個丈夫相識於1978年。當時,盡管出任要職、社會工作繁忙,但再次飛向太空一直是瓦連京娜的夢想。她在體檢時邂逅了尤利•沙波什尼科夫。後者在軍事醫學院工作,是宇航員體檢委員會成員。 

  沙波什尼科夫後來當上了外傷和整形研究所所長,獲得少將軍銜。兩人共度了20年的幸福時光。1999年沙波什尼科夫去世。 

  ●夢想猶存 

  旁人眼中的瓦連京娜是個“鐵娘子”、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瓦連京娜頻頻在媒體曝光,一直為增進世界對俄羅斯的瞭解而奔忙,誰知這風光的背後,她其實有很多的心酸。她經常為繁忙的社會工作感到苦惱。她熱愛航天事業,認為宇航員才是自己的職業,希望再次翱翔太空。 

  然而,首位宇航員加加林不幸罹難後,蘇共中央決定保護瓦連京娜。領導明確地告訴她,她已經沒有再穿宇航服的機會了。 

  如此顯赫的身份沒有給她帶來一分錢的額外收入,每月,她隻是以宇航員培訓中心專家的身份在星城領取一份微薄的薪水。 

  瓦連京娜感歎道:“如果我有錢,現在就會去完成太空飛行。我關注火星已經很多年了。火星飛行是蘇聯第一批宇航員的夢想,如果我能實現它就好了。” 

  熟悉她的朋友都說,盡管她身穿職業裝、妝容一絲不亂、態度倨傲,但她其實是個外剛內柔的好心人。數十年來,她不斷向自己能夠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為老戰士爭取住房、安裝電話、送他們到條件良好的醫院就診。她還資助著兩個孤兒院和一家修道院。 

  瓦連京娜住在星城附近的一棟紅色磚房裏,房頂的測風器被做成了可愛的海鷗形狀,她飛行時的代號正是“海鷗”。她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孫子,但她似乎過不慣含飴弄孫的恬淡生活,仍然活躍在社會舞台上。 

  普京總統親自向壽星道賀,賀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瓦連京娜的一生:“您的太空之行一直是蘇聯和俄羅斯人民的驕傲。我們非常愛戴您……無論是擔任公職還是從事社會工作,您都非常認真、成效斐然……”

  ●空中驚魂 

  1963年6月16日,瓦連京娜抵達拜科努爾航天基地,“東方—6”號宇宙飛船攜瓦連京娜飛向太空。對於飛行過程,瓦連京娜一直是三緘其口,如今,她終於選擇了公開: 

  “飛船的自動化係統出現了失誤,發出下降指令後,它反而上升了。我沒有接近地球,而是離得越來越遠…… 

  “我及時發現並向科羅廖夫匯報,直到第二天,程序才被修改過來,我才能真正控製飛行軌道…… 

  “科羅廖夫請求我不要將此事說出去,所以,我把這一秘密保守了40年。如今,此事已經見諸報章,我也沒有必要隱瞞了。” 

  此前曾有報道說,瓦連京娜對失重狀態難以忍受,她不停地嘔吐、頭暈目眩,科學試驗也完成得差強人意,科羅廖夫於是決定提前結束飛行。 

  事實上,飛行中困擾瓦連京娜的是另一些問題。宇航服太沉,但在飛行期間又不允許脫掉。第二天,她的右腿開始酸痛,第三天已經很難挪動了。密封頭盔也實在太沉,傳感器下方的頭皮癢得厲害。 

  飛行期間,瓦連京娜非常想念地球上的正常飲食,想念黑麵包、土豆泥和洋蔥,但在飛船上等待她的隻有幹幹的麵包皮。她記得一次嘔吐是因為食物實在難以下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