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統一與分裂:明朝為何從越南撤兵?(圖)

(2009-05-29 11:30:24) 下一個

統一與分裂,帝王的使命

  ──專訪複旦大學曆史地理學教授葛劍雄

  記者 甄曉菲

  學者葛劍雄在《統一與分裂》一書中寫道:“如果從秦滅六國算起,到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秦朝的統一維持了12年。如果從秦始皇完成疆域的開拓算起,統一隻保持了6年。”

  然而就是秦朝短暫的統一,使“天下大勢”成為中國人的兩千年心結。統一與分裂問題,成為曆史評說帝王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止秦國想統一

  記者:“大一統”或者說“統一”這樣的說法是什麽時候才有的?

  葛劍雄:“大一統”這個說法,是董仲舒在西漢提出來的,秦始皇沒有明確提出“統一”理論。實際上,“統一”是一個逐步發展的趨勢。

  《尚書》裏麵有一篇文章叫《禹貢》,假托大禹治水之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我們知道大禹時期不可能做得了這個事情,其實是一些人把統一的願望寄托於未來,假托聖人已經這樣做了;另外,儒家提出了一個“五服”的形式,中央叫做“王畿”,然後下麵每500裏一層,不同層次實行不同的製度,用不同的方法來統治,這也是一種統一的理想。所以說在秦始皇以前,關於統一已經產生了不同的理論和不同的方案。早期的理論往往是一種理想,甚至是幻想,沒有實施的方案,真正要把它實施,需要有條件,那就是政治上的統一。

  從東周開始,諸侯林立,慢慢地大諸侯消滅小諸侯;到戰國時代,1000多個諸侯國隻剩下了7個。這個過程就顯示了統一的趨勢。但是秦始皇統一之後,並沒有實行九州製,而是把天下分為36個郡,後來是40多個郡。當時秦始皇的大臣們對使用什麽製度有分歧,一部分人主張繼續進行分封,但是李斯跟一些大臣主張郡縣製,最後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所以從此開始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郡縣製。

  記者: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分裂狀態下,七國都有自己的血統和政治觀念,為什麽秦滅亡之後,複國沒有成為主流思潮為什麽不管項羽還是劉邦,說白了就是想做第二個秦始皇,繼續統一而不是分裂?

  葛劍雄:因為秦朝實行的製度,從曆史來看,是符合發展潮流的。所以盡管朝代可以滅亡,皇帝可以換人,但這個製度確實是越來越鞏固,措施也越來越具體。

  秦朝以前,想統一的當然不止一個秦國,齊國也曾經強大,儼然東方盟主。再往前,春秋時期的晉國、楚國也都曾經強大過。但是他們都沒有成功,隻有秦國成功了。


明末越南官服。


  記者:“人間最大”才是皇帝們追求的目標,以後秦始皇的繼任者們也都是如此。

  葛劍雄:是啊。一方麵,中國從秦始皇之後大多數時間都處於統一狀態,雖然也有分裂,比如五代十國,即便如此,北方中原的那個王朝,仍然是被小的政權所承認。但是另一方麵,中國那麽大,各地情況不一樣,真正完整的統一,時間並不像想象的那麽長。

  我們都愛說宋朝結束了五代的分裂,但宋朝並沒有恢複唐朝的領土。比如說北方出了一個遼,契丹人占了唐朝的一部分地方,包括後來的幽雲十六州,還有後來的西夏,所以說宋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偏安也有其道理

  記者:統一被認為是皇帝的業績,所以皇帝在任上丟掉了疆土或者鬧分裂,哪怕治下統治得再好,這個皇帝也是受批評的,是這樣嗎?

  葛劍雄:皇帝自然希望自己的領土越大越好,但也得看自己的實力。比如宋朝也曾經想收複幽雲十六州,但後來打不過契丹人,也就不再想著收複這個事兒了。

  另外一點,統一除了有實際利益之外,還有著精神上、政治上的意義。南北朝分立時,北方說自己是中國,南方也說自己是中國。北方罵南朝人是“島夷”,南朝罵北方政權是“索虜”──頭發紮起來的強盜。南北朝統一之後,修南北朝曆史時就犯難了,到底以誰為正統呢?後來,為南方修一部南史,為北方修一部北史,都是正統的。

  中國的統一就是這樣,以“中國”為概念,大家就是承認一個正義性、正統性的標準,這樣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確實沒有一個皇帝不想統一。但也有一些皇帝頭腦比較清醒,當他看到自己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號召力不可能走到這一步時,也采用過一點順應形勢的做法。

  記者:順應形勢的皇帝,曆史上就會用“偏安”這樣的說法來給他定性,比如南宋。

  葛劍雄:有時候實行“偏安”政策對老百姓是有好處的。

  統一確實是皇帝的一種“職業壓力”。南宋到了臨安,臨安從來就沒有叫過首都,叫“行在所”,就是皇帝臨時住住的臨都,不敢叫首都。南宋一開始,北方的流民登記籍貫還是登記原來的,很久才不得不登記到南方籍貫。曆史經常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再比如明朝末年,麵對清朝的進攻有好幾次機會可以通過談判達成和解,但明朝一批文人就說,絕對不要談,誰談誰是賣國賊,皇帝也不敢公開提談判的事。崇禎皇帝曾經派兵部尚書悄悄跟清朝談判,消息泄漏之後,兵部尚書就被殺了,當時根本沒有人再敢動這個腦筋了。所以說國家的發展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簡單地用道德標準衡量是非不見得是一定正確的。

  東漢的王莽,他的統治之前邊疆比較安定,與匈奴保持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但王莽硬要匈奴把自己的印換掉,稱自己為奴,又派兵攻打,這樣邊境就不安寧了。在這樣一個中央集權製度下,盡管統一是一個大的趨勢,但不顧民力盲目擴張,甚至為了滿足私願而開疆拓土,最後的結果並沒有推動曆史,反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清朝又是另外一回事,清朝後來的衰敗、領土的喪失確實有當時那些皇帝的個人原因,比如道光、鹹豐、同治等人的原因,但更多是製度衰落的結果。道光皇帝跟英國人打仗的時候還不知道英國在哪裏,這個仗怎麽打?整個製度走向衰落,你就是再好的皇帝又有什麽用呢?

  放棄土地也未必總是遭受輿論譴責。明初永樂年間,越南內亂,明朝派兵鎮壓,滅掉了黎氏政權,建立了交趾布政司。但22年之後,明朝還是撤退了。為什麽呢?因為越南本來是藩屬國,現在是你的一個省了,所以越南人要反抗,但是,更主要的是因為明朝派去的地方官貪贓枉法,殘酷剝削,激起了當地人的憤怒,所以明朝派軍隊怎麽打都打不下來。到了宣德年間,皇帝聽從大臣的建議撤出越南。有人罵宣德,說應該不惜一切代價打下越南,但是多數人還是讚同撤出的政策。所以統一與分裂問題非常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統一就一定受讚揚嗎?

  記者:您曾經說過,一個皇帝如果崇尚仁義,清心寡欲,他有可能成為一個道德典範,但是他會是一個曆史的侏儒,抬不起頭來,怎麽理解?

  葛劍雄:這是曆史的局限,也是史學家的困惑,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兩難的選擇”。假如說秦始皇隻滿足於自己的領土,他怎麽會去把人家六國滅掉?如果說滅了六國之後,他覺得好了,這樣就夠了,又怎麽可能再次擴大疆域呢?如果曆代帝王不追求統一,怎麽會有今天的中國呢?

  世界上長期形成的國家是怎麽來的?哪一個是通過和平手段自然形成的?當然都是打下來的。古代沒有聯合國,人類還不樂於以和平手段來解決國家爭端,往往隻能夠通過武力來保障自己的安寧,也隻能倚仗武力擴大自己的領土。

  但是還有一些小政權,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去統一人家,就會選擇一些比較文明、對他比較好的大的政權來依附一下,證明政治上的正統性。比如朝鮮,每次內部的朝代更迭之後,都要趕緊取得中國中原王朝的冊封。在韓國有很多明朝清朝留下來的墓碑,上麵寫的都是“大明朝鮮國”然後怎麽樣怎麽樣。清朝就是“清朝鮮國”,在當時的臣民心目中,這是一種光榮。

  所以當日本要想侵略朝鮮,首先需要迫使中國承認朝鮮是獨立的。表麵上看當時朝鮮是獨立了,結果沒多久就被日本給占領了。小國不是依附這個,就是被那個給吞並,這就是分裂的壞處。

  一些弱小政權的君主看到這樣的形勢,會放棄一些東西,比如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在今天浙江的吳越王一直對北方的政權采取服從政策,宋朝要求他們一起出兵攻打南唐,他也出兵了,宋朝讓他交出兵權,他也老老實實地交了。這個政權滅掉了,但對人民是有好處的。從唐朝後期開始,吳越地區一直非常安定,宋朝時期完全和平“繳槍”,從個人家族來看,吳越王錢氏家族也就延續下來成為當地大族。這個統一算是一種和平的、體麵的投降,也就是曆史上所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

  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南唐,打也打不過,投降也不肯投降,最後李後主被俘虜,一方麵更不體麵,一方麵老百姓更受傷害。

  我們看曆史,往往很難做單純的道義判斷,有些人堅持原來的信念,堅持不投降,從道德上講,這是一種忠誠,但是帶來實際的破壞更大。

  記者:拋開實力相差特別懸殊的情況,民眾是否也認為統一是皇帝的責任與義務?

  葛劍雄:要看形勢的。比如說,北宋末年,宋跟女真人聯合起來滅了遼國。宋朝以為收複幽雲十六州之後,當地百姓會拿著鮮花拿著點心來歡迎,但實際上當地人民很反感,還繼續反抗,宋朝士兵很奇怪,當地漢族人回答說,契丹人統治我們兩百多年未見得虧待我們,我們的日子不是不好過啊,我們為什麽要反對他們呢?

  這個說明一個什麽道理呢?對於國家來說,統一與分裂可能是大事,但是最後是否受到人民的擁護,還要看給人民帶來了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