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大地震(圖)

(2008-05-13 14:45:38) 下一個


    中國曆史上強度較大的地震,以及在人類認識地震,預測和抗禦地震方麵具有曆史意義的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誌》)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裏。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誌》)。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曆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誌》),“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裏。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曆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誌》)。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誌》)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圖1  [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等震線圖])。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誌》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曆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圖2  [1668年山東莒縣、郯城大地震等烈度線圖])。據《康熙郯城縣誌》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裏。據《康熙海州誌》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曆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穀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麵積縱長500公裏,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餘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遝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裏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裏,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莊,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誌》)。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麵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麵積縱長500公裏。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曆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麵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裏,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誌》)。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範圍半徑達380公裏。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誌》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四川康定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南發生7.5級地震。大渡河沿岸瀘定、漢源等地發生巨大山崩,壅塞大渡河,斷流10日。6月11日大渡河潰決,高數十丈的水洶湧而下,河溝回水數十裏。樂山、宜賓、瀘州、沿江一帶人民漂沒者10萬眾,是一次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水災。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範圍半徑達260公裏。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武都文縣地震    發生於1879年7月1日(農曆五月十二)淩晨4時左右。1879年是光緒登基初連續四年大旱的最後一年,大地震的突然襲擊,無疑是雪上加霜。這次地震發生於7月1日,震中在甘肅南部與四川接壤的階州(今武都)與文縣一帶,震級達8級、烈度為11度,波及區域大部分在旱災區域內。史載地震發生時“有聲如雷,蕩決數百裏”,階州與文縣兩地頃刻之間山崩石裂,地圻水湧,城垣傾圮,房屋倒塌,因地震慘遭壓斃的城鄉百姓總計三萬餘人。地震引發水災,不少人被大水淹死,僅文縣就被淹沒一萬多人。而階州下遊一個名為“洋湯河”的大鎮,“萬家煙火,倏成澤國,雞犬無蹤,竟莫考其人數”。在地震中被壓死與淹死的百姓,僅震中地區有數字可查的便有四萬餘眾。這次地震波及範圍“東至西安以東,南過成都以南,縱橫二千裏”,甘肅、山西、陝西、河南、四川、湖北等省的一百多個縣市受影響。大旱災加大地震,使中華民族遭受一場曆史上罕見的大劫難。1879年也成為中國近代損失最為慘重的大災之年。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範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麵波。這是中國曆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麵最大的一次。據當時的《中國民報》記裁了震後的悲慘場麵:“清江驛以東,山崩土裂,村莊壓沒,數十裏內,人煙斷絕,雞犬絕跡。”地震造成的死亡總人數為234117人。死亡在萬人以上的有6個縣。其中以震中海原縣最嚴重,達7萬人,占縣總人數的—半以上。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莊。海原縣房屋和窯洞倒塌近6萬間。會寧縣房屋倒塌達8萬間。地震造成自甘肅景泰興泉堡至寧夏固原縣硝口長達215公裏的巨大破裂帶,至今仍清晰可辨。海原地震的滑坡數量多,規模大。海原、固原和西吉縣滑坡數量大到無法統計的地步。在西吉南夏大路至興平間65平方公裏內,滑坡麵積竟達31平方公裏。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眾多的串珠狀堰塞湖。這些自然災害造成的湖泊,成為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地震地貌景觀。地震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裏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見彩圖[1931年中國新疆富蘊 8.0級地震。極震區發生大範圍的斷裂、滑坡,長約1000米,][落差60多米])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麵上造成了長約37公裏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裏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裏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山東菏澤地震
 
1937年8月1日,菏澤縣西南發生7級地震。地震影響範圍廣闊,北起北京,南至鎮江、武漢,西起洛陽,東至黃海、勃海沿岸。有感麵積約65萬平方公裏。菏澤縣受災最重,據對全縣22個鄉中16個鄉的不完全統計,死亡達3350人,受傷12701人,牲畜死亡2719頭;房屋倒塌32萬間。由於人們多住土坯房,因此,許多村莊房屋落頂倒塌,所剩無幾。地裂嚴重,有的寬度達1米。遠離震中30多公裏的黃河大堤也多處出現裂縫,最寬處為20多厘米。噴沙,冒水和塌陷現象較普遍,有人和牲畜陷落坑中,後又被水噴出。震後發生降雨,整個震災區均成澤國。據史料記載,此次地震前的地震前兆現象十分明顯。一是氣象異常。大風忽起忽止,天空伴有黑紅色。大雨傾盆,少停之際,地大震。旋又大雨如注。震前悶熱得喘不過氣來,房屋的牆壁如火燙。震中區熱傷7人,熱死牲畜13頭。二是地下水異常。井水變渾、變色、起沫、冒泡、水位忽升忽降,甚至外溢、自噴。三是動物異常。震前二三天,坑邊村成群家燕露宿,驅趕不散。蟬出土比往年早一個月,而且特別多。牛不吃草,馬不進廄。狗狂叫、哭泣。成群老鼠向背離震中方向跑。四是震前地聲、地光、地氣明顯。臨震前“咯瞪咯瞪”地響聲似沉雷。一道白光閃過,驚魂未定,大震來臨。菏澤縣城有多人看到東城牆外有紅色火球升起,大如磨盤,形如照明彈,在空中停留2秒鍾後消失。震後此處有北東向地裂縫,最寬處10厘米。

 新疆輪台地震
1949年2月24日,輪台以西發生7.25級地震。這次地震倒塌房屋3930間,死12人,傷20人,死傷牲畜431頭。庫車縣有數千間房屋倒塌,壓死8人,死牲畜70頭。地震引起地裂,冒黑水,山石崩落使道路阻塞。十幾米高的舊炮台倒塌數座。賽裏木、新和、沙雅一帶河灘地裂縫長數米至數十米,寬20厘米左右,沿裂縫均有冒水現象。這次地震屬有明顯前震活動和餘震多的主震型地震。主震前48小時前震的最大震極為5.75級,餘震持續7個月,其中最大餘震為6.25級。

 西藏墨脫地震 墨脫的海拔僅為800-1200米,是-塊膏腴之地,藏語意為“花朵”。1950年8月15日發生了一場震撼整個西藏高原的大地震。地震的震級為8.6級。震中位於墨脫與日戛之間。強烈地震在傾刻間造成廟宇、官署、村莊毀滅,大地開裂,噴水湧砂,雪峰震裂,冰川躍動,巨型山崩滾滾而下,壅阻江河,森林毀沒,溫泉、瀑布蕩然無存。墨脫至四境間數百公裏的山路崩塞,連日飛塵蔽日,經旬不散。雅魯藏布江潰決,水勢暴漲。布拉馬普特河兩岸洪水為患,堰渠衝毀,道路切斷,橋梁損壞。整個雅魯藏布江河彎地區和米林、察隅等27個縣及印度阿薩姆邦的部分地區都被卷入這場災難之中。地震破壞麵積約40平方公裏。有感範圍最遠距離達1300公裏。西藏境內倒塌房屋9000多柱(藏式室內寬度標準),死亡僧俗、喇嘛、差民3300多人,損失牲畜1.77萬多頭。印度境內死亡約1500多人。震前半年左右有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至29日,連續發生多次6、7級地震。首次地震發生於邢台地區隆堯縣以東,震級為6.8級,此後,又發生5次6級地震,以22日發生於寧晉縣東南的7.2級地震為最大。由於災區土質鬆散,地下水位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響,地震造成破壞損失嚴重,破壞範圍大。6.8級地震波及142個縣市,7.2級地震破壞範圍包括136個縣市。有感範圍北到內蒙多倫,東到煙台,南到南京,西到銅川等廣大地區。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傷,破壞房屋400餘萬間,損壞橋梁86座。災區共發生事故性火災115起,燒死16人,燒傷26人,燒毀簡易房153間。邢台西部山區和井陘、武安一帶發生山崩300餘處,山崩飛石引起火災22起,燒山80公頃。地裂縫、冒沙、冒水現象普遍,斷續延長幾十米至數公裏。地裂最寬達2米。井水上升或外溢等很普遍。滏陽河上幾座橋遭嚴重破壞。艾辛莊大橋橋麵向南移動,與橋墩錯開1.8米,致使交通中斷。地震影響區域廣。天津市和琢縣有發電機掉閘,造成短暫停電現象。石家莊以西和山西昔陽等地破壞程度也較高。國務院非常重視邢台地震,即令當地駐軍趕赴災區進行搶救。全國各地大力支援災區,派出醫療隊,支援大批食品和救災物資。周恩來總理3月9日冒著地震危險到震區隆堯縣聽取災情匯報和救災情況,慰問災區人民。震後進駐災區的醫療隊達到94支,醫務人員達到7115人。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雲南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強,震源深度為10公裏,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毀壞房屋338000餘間,經濟損失達38.4億元,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

 雲南大關地震 1974年5月11月,雲南大關發生7.1級地震,有感麵積約40萬平方公裏。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餘人受傷。損壞房屋6.6萬餘間,其中倒塌2.8萬餘間,房屋破壞區麵積約2300平方公裏。極震區內木結構房屋的木構架無破壞,而土、石牆多倒塌,土擱梁房和毛石砌築石擱梁房,大多數坍塌或倒平。地震還造成山坡崩滑與地裂縫,毀壞道路,農田、水渠、埋沒村舍。最大規模滑坡的前緣衝抵小河對岸,形成高約30米的堤壩,堵水成湖。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采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雲南龍陵地震 1976年5月29日22時,雲南西部龍陵縣先後發生兩次強烈地震。第一次發生在20時23分18秒,震級為7.3級,第二次發生在22時0分23秒,震級7.4級。這次地震屬於震群型地震。餘震活動額度高,強度大。每次地震各出現了兩個極震區。自5月29日至年底共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2477次,其中,4.7、5.9級19次,6.2級、7.3級及7.4級各一次。這次地震使雲南省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9個縣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人員死亡98人,重傷451人,輕傷1991人,房屋倒塌和損壞42萬間。受災麵積約1883平方公裏。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較嚴重損失。滑坡毀壞農房180幢,稻田、牧場、森林茶園近3900公頃,破壞渠道1126條,摧毀一座裝機容量為240千瓦的水電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電站。破壞道路185公裏,塌方量達78萬立方米。龍陵地震經曆了中期和短臨預報的過程,並在震前采取了相應的防震措施。淺層崩塌性滑坡是此次地震的典型現象。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裏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圖3[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烈度分布圖])。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範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範圍半徑約 250公裏。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幹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複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四川鬆潘-平武地震 1976年8月16日,鬆潘、平武之間發生7.2級地震。地震屬震群型,主震之後又發生22日6.7級地震和23日7.2級地震。這次地震有感範圍較大,西至甘肅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最大半徑1150公裏。震後連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農田、道路、河床等破壞嚴重,通訊中斷。耕地被毀十幾萬公頃,糧食損失達500萬公斤,牲畜死亡2000餘頭。地震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山區,加之震前已有預報,采取了人員撤離的措施,因此,人員傷亡僅為800餘人,其中輕傷600餘人。多數是由震後泥石流、山崩、滾石等次生災害所致。四川省各級政府在震前建立了防震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各部門做好各方麵準備。地震發生後成都市及附近地區群眾,由於受唐山地震的影響,產生了嚴重的恐震心理,從而出現了驚慌、外逃、外遷、跳樓現象,給社會生活帶來影響。同時地震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加劇了社會不安定狀況,造成學校停課,商店停業,廠礦停產現象。

 瀾滄、耿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時03分和21時15分,瀾滄、耿馬先後發生了7.6級和7.2級兩次強烈地震。本次地震和12年前的唐山地震一樣發生在中國的“龍年”,又由於1988年中國災禍頻仍,使一些中國人加劇了對“龍年”的恐懼。

 河北尚義地震 1998年1月10日11時50分,河北尚義以東地區發生6.2級地震,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當年中國大陸地區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地震災區涉及張北、尚義、萬全和康定縣的19個鄉鎮,災區人口近17萬。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439人受傷,其中重傷362人,傷亡人數占全國當年總數的83.9%。由於當地居民房屋的結構和選址不合理,房屋的建築質量和抗震性能不強,有些房屋本身就已經危險,因此,房屋破損較為嚴重,破壞麵積達到650多萬平方米,其中完全毀壞175.4萬平方米。地震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94億元,占當年總數的44.6%。與該縣相鄰的山西大同高天鎮縣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也達到587.9萬元。震後政府和各方麵共投入救災款項8.36億元。

 台灣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發生時間為台灣時間1999年9月21日淩晨1時47分15.9秒,震中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千米處,也就是位於台灣南投縣集集鎮,震源深度8千米,裏氏震級達7.3。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千米的破裂帶。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在這次地震中,死亡2,415名,,失蹤29名,負傷11,000餘名。



中國強震及地震帶分布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