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Winter的博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這樣一個故事:這麽一小批軍人, 他們既年輕又沒有作戰經 驗。相對於他們麵前的高山和多於幾倍的已經具有在中國和東南亞豐富作經驗日軍是那麽微小。他們, 首先與盟軍一起征服了敵人,然後犧牲於疾病和孤獨.
正文

死亡山穀裏的洗禮-重走科科達 (3)

(2007-08-26 17:30:38) 下一個

美國在西南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將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澳大利亞軍隊不得不在這個小道上與敵人正麵撕殺以抵抗日本的進一步南下。而這支部隊是年輕又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當時澳大利亞的主要兵力都在歐洲戰場的反擊德國。 



日軍企圖重演穿越馬來半島攻下新加坡的戰局,但這次遇到了澳大利亞軍隊的頑強抵抗。戰役從 1942年的7月開始,一直打到11月,戰鬥的慘烈和艱苦前所未有。 戰場就在崎嶇的山路上和密密的雨林裏,沒有坦克沒有大炮, 完全是步兵的廝殺,雙方拚的是意誌和頑強。麵對以拚命聞 名的日軍,澳洲士兵也變的極為殘 忍。他們向日軍的傷開槍,因為那些傷兵還有一口氣就 要戰鬥。他們向日軍的屍體開槍,因為那也許是假裝的,一不留神就會跳起來格鬥。澳大利亞士兵也寧死不投降,因為投降就等於束手被殺。

可可達戰役被稱為死亡山穀裏的屠殺。與此相比,歐洲戰場簡直是紳士的戰爭,因為放下武器的士兵至少可以保住性命。

可可達戰役的雙方還較量誰更能忍耐和吃苦。上山下山,疲勞到了極點,雨裏泥裏,汗如雨注,蚊子小咬,吸血螞蟥,各種毒蟲,疾病瘟疫,都在折磨著雙方的每個士兵。 日軍拚死進攻,曾一度攻到距莫斯比港僅40公裏的地方。但傷亡已近三千。日軍的兵力和彈藥都難以為繼。此時太平洋戰區的日軍大多陷於更重要的瓜島戰役而無法增援。於是日軍隻好沿著可可達小道撤退。澳軍終於勝利,但傷亡約 2000多人,還的有3000多千人因患痢疾、瘧疾、傷寒而失去了戰鬥力。 


我作為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於20077月,花了九天八夜,徒步走完曾經被譽為不可逾越的崎嶇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