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行賺錢一個部分是靠從客戶那裏賺手續費,但是這部分是小頭,還有一個大頭是靠幫助企業賣股票債券等,比如大家都熟悉的IPO。經紀行給公司發行IPO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代理,抽手續費(當然也不少),還有一種叫“包銷”,就是一家或幾家經紀行銀行組成的財團把這批股票直接買下來,再倒騰出去,這樣賺得更多,因為風險由財團承擔了,企業會把股票的價格壓的比較低,給財團留多些賺頭。
加拿大是資源國,有無數的小礦山公司需要融資,或者發行股票。規模大一些的公司當然會去找大銀行代理,小公司通常找小經紀行。這些小經紀行拿下這類原始股票後,就是讓自己的顧問們去賣,或賣給institutional,或賣給散戶。幫客人從股市上買賣大股票,經紀人拿的手續費有限,而賣這種IPO才是比較賺錢的,因此這種經紀行的顧問們都很喜歡推銷這類股票,但是這類股票通常沒有所謂的tracking record, 賣的好不好全靠經紀人的一張嘴。也難怪,經紀人當然是揀好聽的說,誰賣東西不誇自己的產品好呢?除非那人想砸牌子。
經常觀察加拿大的創業版的人,會看到一些penny stock的動向是有規律的,通常在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突然出來一個波動,然後坊間開始傳說“可能要出新消息啦”,連續幾天流量增多,慢慢攀升,突然有一天陡然翻了一番,從一毛錢一股變成了兩毛錢一股,交易量是平時的幾倍,上了報紙的金融版most active頭條,更多的人開始注意這隻股票,等第二天開盤買進去,期待它再升,然而它一大跳之後就掉頭向下,連跌幾天,跌回一毛,甚至一毛以下,又死氣沉沉地停留好幾個月。
我已經有很久不看創業版了,不知現在是不是還有這樣的情形,現在證券行業的監控越來越嚴格,肯定這種操縱市場的情況少了很多。但是當年這個流程是很常見的。
作為經紀人是怎麽利用這個流程呢?在第一個波動前後讓客人買進,開始上升了,讓客人加碼,客人看到剛剛投入的兩千塊已經賺了50%,自然會大大地加碼,這回也是投入的是前麵的兩倍三倍;隔一天,經紀人的電話又來了,“啊,我的朋友,記得我昨天怎麽跟你說的,我說過這隻股票會翻倍吧,你看看今天如何!”客人一看,好嘛,果然翻了,哇,先生你料事如神,我再加一萬進去吧。
好的經紀人可能會適可而止,趁上升之際讓客人賣掉;但是良心差一點的就不會管那麽多了。話又說過來,假如虧了錢,在批評經紀人的同時,客人自己就不需要負責任麽?畢竟增加多少投資是客人自己決定的,即使經紀人巧舌如簧,並沒有拿槍逼著客人掏錢。一個股票三天翻一番,天下有那麽好的事情麽?人性的貪婪是始作俑者。
我所看到的,和我期望的相差甚遠。
通常幹經紀這一行,客人都是先從親戚朋友圈子裏開始,尼古拉的客人都是他家的七姑八姨,默罕默德拉來了好幾個朋友開戶,但是我覺得我不能這樣做。倒不是說我的良心有多麽好,的話,我至少不要幫他們虧錢。我特別不願意向朋友們推銷那些penny stock,因為我知道這種股票如果不能及時跳出去,後果多數是血本無歸。
這樣的想法導致我開戶的速度比別人都慢,賺錢也比別人少,領導對我就不那麽滿意。
胖子副總每星期都找我談話,敦促我多多開戶,並給我規定下星期的指標。我信誓旦旦地說“我正在努力開辟華人市場,華人市場開發起來是比較慢的,但是顧客群體-特別是富有的顧客-是相當大的,給我兩個月的時間,我一定可以拉進多少多少錢來”。這個時候全經紀行隻有我一個老中,沒有可以比較的,所以他也隻好信我的話。
不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出了一件事,我的前途一下子光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