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未完棋局
(2012-06-04 08:36:19)
下一個
每當想起我爸爸和妹妹,我就會老淚滿麵,因為,他們沒有享到我一點好,他們故去早,爸爸1966年去世,當時我的工資隻有52。5元,非常窮,爸爸有病時,我無一文餘錢。有了孩子,老伴生產後又有病,老伴的病好了,孩子又有病,正是我窮困潦倒的時候 ;有一天, 因廠裏發工資晚了半天,本來一直上午發的,突然改成下午,家裏無麵無米,就斷頓了,我和老伴硬是餓到晚上,才吃的飯。想到這些,我心裏很難受,終身有憾啊。
媽媽還好些,因為她和我們一起生活,雖沒有過到在電影中那樣的如詩如畫生活,但卻過了十多年穩定和諧的日子,她隨遇而安,沒有苛求,知足者長樂。
我大哥一家六口,擠在一間二樓30平米的房間裏,孩子大了實在不夠住,就在樓下搭了一間平房,外加一個灶房,後來拆建,等了幾年,等到了九樓一間半;一間半臥室,一衛一廚,條件雖比拆前好一些,但麵積小了,隨著子女成家,無法改善,他兒子隻好住在太太家,成了名義上的“倒插門”女婿。子女多,經濟結據,辦什麽事都顯得緊張。
二哥,在弄堂閣樓的亭子間裏,一住就是半個世紀,經濟更緊,由於他家靠近上海車站,我上學寒暑假,工作後出差經過上海,總是先歇腳在他家 ,幾乎吃住都在他家。 然後,兩人一同再去大哥家。靠他們自己改變他們的現狀,是不可能了。
沒有哥哥的資助,我就不可能上大學,也就沒有我後來的一切,“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夫人生孩子時,住在北京她娘家;快到預產期前20天,我就托人把她帶到北京,一是有嶽母和內弟照顧,二是我實在出差很多,無法照看;雖因孩子大,難產,最後進行了破腹產,總算謝天謝地,母子平安,從產院出院了,我心裏一塊石頭也落了地。但沒過幾天,新情況來了,老伴全身浮腫,高燒,住進了協和醫院;經查,確診為產後急性腎小球腎炎,報了病危;我從開封星夜趕赴北京;
當時她無力的躺在搶救室裏,兩個鼻孔裏都插著氧氣管,手臂上有靜脈吊針管,臉色蒼白,流著眼淚對我說:昨天晚上到現在,推出去兩個,走了!
實令人心寒。她這條命要是當初沒有嶽母和內弟的幫助,回不來了啊。
女兒的小命也是靠嶽母和內弟,硬是把她從死亡線上,拉回到這個世界的。我和老伴終身不會忘卻他們的大恩大德。除教育女兒永遠刻骨銘心,記住她姥姥,舅舅,杜中醫的恩德外。我們也想同時改善他們一家四口的住房條件;六樓,沒有電梯,老人家天天上樓,下樓,上氣不接下氣。
我想感恩他們,資助報恩他們,改善他們各自的生存環境。改變他們三家的經濟狀況。住房條件,這不是我一天的想法了,但我沒有經濟實力作基礎,總是力不從心。
我剛調到開聯,腳還沒有站穩呢,新情況又來了,我立即趕到北京,經多次反複查實,我老伴在北醫三院查出一個腫瘤----惡性的,在尾巴骨裏麵,院方並讓我們立即手術,我多了個心眼,惡性良性尚未確診,就動手術?到北京腫瘤醫院確診後再說,北醫三院的結論猶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心想,大難將臨頭到我們這個家庭了,抱著還有一線希望,到了腫瘤醫院。
經檢查,確診為良性囊腫,心中一塊石頭落地,沒有手術,平安過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證明是良性的。
退休後我成立了農機公司,進行原始的資本積累,幹了8年,由於利薄的小本經營,資本積累不多,平時還不敢出手大方,最後我分到一點。不論多少,總比當初白手起家,身無分文好多了,連出差費用也沒有;但要組建大公司,資金自然遠遠不足。缺口非常非常大,相比之下,我有的資金隻是杯水車薪而已,不能等了,等到資金足夠,何年何月??。
有了點資金,就有出差費用,費用還是比較大的,請客送禮住宿吃飯,門麵是要有的,不住好賓館,好房間,出手小氣,人家來拜訪,你就在房間接待?人家不可能把大項目給你,必須租個像樣的會客室才是。兩個人出差,每次至少1萬五,當然小項目就會少一點。
我在設計製造基層單位,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有技術專長,了解市場,人脈也通,熟悉用戶,用戶也認識我,已具備了各種賺錢的基本和有利條件,幾乎是好多人不能比的。有了點原始資本後,如虎添翼,試圖大幹一番了,不能再等了,幹了再說吧,先從小的做起。於是,與我的同事,好兄弟老高等,組建了一個統搞空分設備設計,製造,成套,安裝,檢修,老設備改造和配件業務的低溫工程公司。為方便省事快捷,公司名稱還延用原名,至於農機公司改成空分公司,先運轉後再改。
上下前後左右,關係都疏通,聯係順暢了,公司開始運作。不到一個月工夫,公司便接到了第一單生意,遼陽化纖總廠,三套舊空分設備要拆賣。說也巧了,這三套設備當初由我主管,設計製造安裝調試,全過程參與。用戶人員都很熟悉,這裏有點小故事。
在遼化安裝初期,我差點因小失大,由低級失誤,造成不可彌補的罪過;冬天裏,東北是很冷的,工地上似乎什麽都凍了,空氣也凝結了,沒有暖和的地方,於是和同伴爬山取暖;
在我們無錫有燒墳地毛草的習慣,來年的茅草,就會長得更好更茂盛。但在我們無錫那裏,幾乎全是平原,最大的墳地至多半畝。我竟忘了地點,情況的不同,而且還在山腳下。與夥伴商量後,拿出火柴點著了毛草取暖,風大,風助火勢,轉瞬間,火越燒越旺,半個山頭都在冒煙了,如火燒過山脊,那邊就是森林,我有點害怕了,不可收拾,不知所措。
在這危急關頭,正好有個學校放學,大量學生,立即上山,每人手裏拿根小樹枝,分散到有煙有火的地方撲打,大概半小時候,全部煙火滅絕。才沒有因我的過失,創下大禍,而抱恨終身啊,我坐在原地想了很多很久。
遼陽化纖廠的設備是從法國進口的,由紡織部設計院設計,安鋼基建安裝,三套空分設備----高純氮氣設備立足國內,機械工業部指令,由我廠總承包。設計製造安裝調試,我都在現場。調試前,開會還每個人錄音,以便分清責任,弄得人人緊張。可是,調試幾十次,幾十次結果都隻能得到99。99%N2氮氣,可額定要求純度99。999%N2的氮氣成品,到不了五個九。連法國人一下飛機也說:你們不要老來催我們的進度,你們中國的高純氮,出來了沒有?
因為氮氣是整套裝置用來置換,清掃,和輸送原料的動力源,關鍵設備;氮氣的純度不夠,將來的涼產品,就會發黃。遼化廠沒有心信,認為出不來高純度氮氣,於是,遼化廠從鞍山鋼鐵公司,請來10多個工程師,對我一個(當年我還不是工程師),進行技術性辯論,整整交鋒,論證了半天,他們無話可說。
問題已反映到機械部,由於給進口設備配套,遼化是我國第一套化纖廠試點,事關重大,再出不來合格氮氣,就變成政治問題了。機械部沈鴻部長,正在杭州莫幹山開會,知道後大急,命令我們廠,立即讓我飛往杭州,一到目的地,飯還沒有吃呢,立即開會。開封空分廠,杭州製氧機廠的領導們,工程師們,和部裏領導,滿滿擠了一屋子。
部長直奔主題,提了兩個問題:1,裝置的氮氣純度,究竟能不能達到五個九?2,氮氣純度調不到五個九,究竟什麽原因?我說:一定能調到五個九!我分析了一番理論問題後,斬釘截鐵告訴部長,出不了高純度氮氣的原因,是一個製造質量問題,精餾塔頂部法蘭與內桶連接處,被氬弧焊燒穿了一個或幾個洞。指使精餾不完全,氣體在塔內斷路了,我還當場畫了示意草圖,指出泄露方位。症結我是找到了,但不能在現場,用戶麵前說啊,當然電話也不能打。大家哈哈大笑。會議不長,大概一個半小時,結束時,部長指令我廠立即到現場修理補救,並很高興的說:我們國家又增添了一種新型的空分設備----高純氮氣設備。
廠裏派人到現場對設備進行改造,再開車調試,一切順利,氮純度恒定在99。9996%N2。江蘇省儀征市,儀征化纖公司是國內第二套化纖廠,紡織部設計院設計,江蘇化建安裝,其兩套高純度氮氣設備,也由我主任設計,我廠總成套的,安裝後,開車一次成功。
這時遼化廠的三套高氮設備,用了將近20年,要退役拆賣了。遼化的徐工,紡織部設計院的胡工,都為我通風報信,送消息。紡織部設計院的胡工,比我大一歲,這位老哥與我合作過兩次,僅兩次而已,一次是遼化,第二次是儀征化纖公司,兩次都非常成功,合作非常愉快,日久天長我們就成了好朋友了,也是我們之間都認為對方品質好吧,一直深交至今,友誼已有40年,經常電話E--mail來往,我回國或路過北京必定看他和老嫂子。
我打電話給遼化動力分廠廠長,給我留一套舊設備,他一口同意了。當年因為國內SARS病情流行,為防流動人口擴散傳染,各地出差受控;我們沒法去人,托人代辦,結果40萬的舊設備,人家說付了100萬;請客,送禮,回扣,酬謝等社會費用嘛,死無對證,沒法追查。據說有人還搶著要呢!本來可以賺80萬,這樣的成交價,沒有錢賺了,要不要?決定要下,起碼是一單生意,圖個開市大吉吧。隨即轉手給某廠,由他們廠全部負職,拆,運,舊設備,我們公司一概不管,成交金額為130萬。甘落30萬!!這就是我們空分公司拿到的第一桶金。
又聯係到雲南昆明一家鋼廠用戶,要一套3200m3%氧氮氣設備,在雲南昆明,我打電話給大哥,告訴他我在雲南找活呢,但沒有細說情況;湖南一家化工廠,要三套富氧設備,用劣質煤,造氣,製造氮肥,四套設備,售價至少3000萬,淨利大概500萬左右。我和鐵哥們生怕定單傍落,高興得親自出馬幾次,談判,並提供方案,說明書,流程圖等,可算服務周到,細致;由於資金到位無確定期限,至少要在一年後到位,還不一定靠得住,隻能把線牽著,經常聯係著。
但是沒想到的是,這時國務院一聲令下,全國大量低質量高成本的鋼廠關停並轉,導致空分市場處於低迷期。由於這些原因,等不及;我隻能選擇了“放棄”這盤好棋,赴加拿大,來到了女兒和外甥女身邊,沒有堅持把空分公司搞下去,半途而廢了,好棋局沒有弈完,使我終身遺憾啊。
因此,我不曾有大作為,無經濟實力,去報恩,資助我哥嫂們,嶽母內弟,改善他們現有的生存環境!!!!現在年記大了又有病,說啥都是嘴上客氣了,但這就是我永遠的心聲。
摘錄了一部分,關於三年困難時期作者親曆的饑餓經曆,加了標題,轉貼在我的博客裏,並注明了出處。若博主覺得不妥,請直說,我可以刪除。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blogId=70974&date=201802&postId=1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