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閩南方言的形成與播遷 (圖)

(2008-09-26 12:43:14) 下一個




閩南方言的形成與播遷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泉港等九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隻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

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回台灣。

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麵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

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製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閩南語中的日常用語

瓦(我)
汝(你)
伊(他)
小(神經病)
哺(嚼)
七桃(遊玩之意)
夭鬼(罵人貪食)
淡薄久(一會兒)
山猴(鄉下人氣)
古錐(活潑可愛)
三八(二百五意)
凸風(好講大話)
出山(出殯儀式)
白賊(好說謊言)
歹譜(謂壞習慣)
歹狗(無賴之徒)
歹嘴(開口罵人)
碗糕(沒有其事)
目屎(眼淚)
辭頭路(辭職)
鱸鰻(流氓之徒)
查某(女人)
大埔(男人)
破相(殘廢之人)
風車(好說大話)
牽猴(拉皮條)
好空(得到好處)
話仙(閑聊)
歹仔(不正當人)
印卯(塞責人事)
冥代(什麽事情)
代誌(事情)
厚酒(高度酒)
趁錢(賺錢)
胡螓(蒼蠅)
蠓仔(蚊子)
必開(裂開)
必痕(裂縫)
食飯(吃幹飯)
打邊鼓(從旁指點)
一粒一(再好沒有)
請甲辭(拒絕之意)
坎大豬(傻瓜的人)
食糜(吃稀飯)
好鼻獅(嗅覺靈敏)
瓦秧裁(我不知)
拍嘴鼓(談論笑話)
大麵神(自不知羞)
風頭狗(慌狂之態)
半頭青(愚笨之人)
裝狗熊(假裝不知)
一樣代(同樣的事)

乜代誌(什麽事)
三隻手(扒手)
雷公性(性情暴躁)
大細目(不公正)
無半撇(沒本事)
無頭神(健忘)
凶戒戒(凶惡)
見公母(決雌雄)
夭壽鬼(罵人短命)
雙頭母(兩全其美)
古早時(古代)
古早冊(古書)
古早人(古人)
古早物(古董)
出門人(遊子)
正手平(右邊)
失體麵(丟麵子)
失體統(丟人格)
仙公步(耍花招)
好性地(脾氣好)
有兩步(有兩下子)
有淡薄(有點兒)
行短路(自殺)
漚名聲(臭名聲)
亂侶吵(胡鬧)
驚生分(怯生人)
泛泛代(馬虎從事)
青冥牛(文盲)
放水燈(三三兩兩)
攔嘴舌(磨嘴皮)
限死死(限製很死)
看人無(瞧不起人)
活跳跳(活得很好)
鬥陣走(一塊走)
鬥鬧熱(湊熱鬧)
倒手爿(左邊)
泛泛過(馬虎過活)
大細心(偏心、偏袒)
鼻流鼻滴(無法收十)
無某無猴(無可牽掛)
猴頭鼠目(麵目醜陋)
記牛肉賬(塗寫不清)
臭頭雞仔(討厭於人)
猴食薄荷(初學吸煙)
狗咬貓鼠(多管閑事)
殺雞教猴(借事示威)
扣鱉(哭父、罵人)
輸人勿輸陣(決不示弱)
叫秀才挑擔(不能稱職)
無米兼閏月(無財多事)
錢無二個不響(互不相讓)
三七講四六聽(虛高不得)
水鬼升城隍(小人得誌)
交官窮交鬼死(攀高不得)
驚鬼看目連(既怕勿來)
貪字貧字殼(貪心吃虧)
貓鼠拖稱錘(牽累過多)
內神通外鬼(自漏機密)
左手打右手(自相傷害)
青瞑看告示(不識裝識)
烏腳細蛛肚(形累過多)
噪三代(罵人太甚)

閩南語天書

俗語

人若衰,放屁彈死雞。
人若呆,坐車容易破胎。
屎到開廁所。
飼老鼠咬布袋。
不會生雞蛋,專門放雞屎。
人若呆,看頭麵就知。
憨查某(女人)送葬,人來跟人來人走跟人走。
懶人屎尿多。
脫褲放屁,多功(多此一舉)。
lanjiao歪,kantua尿桶漏。(歪,卻怪說是尿桶漏)
不會撐船嫌溪窄。
雞子爬樹,假鳥(說一個人多嘴)
坐飛機失事,空難(說一個人很囂張)
雞母屎,半黑白。(是指一個人講話時本地方言與普通話參雜在一起說)

有趣的文白異讀

漢語的各種方言,包括北方話,都有少量的字詞有文讀音、白讀音之別。但都不如閩南話有那麽多的字詞有著文讀音(讀書音)、白讀音(說話音)之別。而且不是讀書麵語就純用文讀音,日常說話就純用白讀音,而是書麵語裏有白讀音,口語裏也有文讀音。二者交錯出現,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閩南話完整的表意功能。

據研究,在閩南話的常用字詞裏,約有四分之一有文白異讀之分。可見數量之大。

在閩南土生土長的人,即使是文盲,在日常語言交流中,也能基本正確掌握文白異讀之分,而外地人學習閩南話,文白異讀之分則成為一個突出的難點。

例如閩南話說:開門、開車、開學,都用白讀音“開kui”;但是,開元路、開元寺,則要用文讀音“開kai”。如果你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專有名詞要用文讀音,那你就錯了。

閩南話“廈門大學”用的純粹是白讀音ebngduaoh,但是如果簡稱“廈大”你也同樣用白讀音edua,則要讓閩南人笑掉了牙。簡稱必須用文讀音。可見閩南話文白異讀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難以歸納出明確的規律來。

下麵舉一些閩南文白異讀的便子。文讀和白讀之間加雙豎線(‖),豎線之左加黑點的字為文讀,豎線之右對應的字應白讀,必要時加上注音:

富貴hu‖富bu人;
婦hu女‖媳(新sin)婦bu;

☆有的詞用文讀還是白讀有意義的區別。例如:

大人,用文讀dailin敬稱,如父親大人,大人先生,白讀dualang則是成年人。

利用文白讀的變化來表達不同的意義,這就大大提高了閩麵話的豐富內涵,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有的字詞,一個文讀音對應有幾個白讀音。例如:

穿cuan山甲、穿cng針引線、穿(cing頌)衫褲等。


☆有的字詞文讀白讀兩可,意義不變,如:長久、醒悟、壓力、花木……

閩南話文讀、白讀交錯的成因是個有趣又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般來說,

白讀音代表本地方言比較久遠的源頭,據研究,它是秦漢及其以前中原漢人南遷所帶來的漢語與當地閩越土著(少數民族)的語言相結合就開始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語音體係;

文讀音則是本地方言與本民族權威的方言(古代的雅言、通語、近代的官話、現代的國語、詞匯、語法等方麵向權威的共同語靠攏的表現。

因此,可以說白讀音是閩南土語之根,文讀音則是華夏民族共同語之源。

人總的趨勢來看,由於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民族共同語影響力的加強,文讀音正在逐步擴大其應用範圍,而白讀音則相對在收縮。

這從閩南老一輩人中保持的白讀音較多,而新生一代的青少年則傾向於多使用文讀音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曆史、社會、文化、習慣諸方麵的原因,方言還將長期存在。


“閩南語常用詞” 與普通話相對應
2007-03-08 10:02:00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 台教育主管部門研擬多年的“閩南語常用字詞”第一階段300字,預定4月完成並公布實施,這是島內閩南話羅馬字拚音方案去年10月公布後的相關配套之一。

  正在研議中的“閩南語常用字詞”300字,每一個字詞大致會列出詞目、音讀、對應普通話、詞語舉例等項。例如,詞目“尪仔”同時列出對應的普通話有“玩偶、人像”,詞語舉例則列有“布袋戲尪仔、尪仔標”。

  據介紹,島內“閩南語常用字詞”300字的選擇有一些原則,例如,必須是計算機打字打得出來的,反切音要能合,盡量少造字,因此,不會有以往出現艱澀難懂閩南話漢字的現象。

  台教育主管部門從2005年開始整理閩南話常用字詞,預定第一階段整理公布300字,第二階段整理公布2000字,原定去年公布的“閩南語常用字詞”300字,由於各方爭議不已,延到今年4月才公布;至於閩南話常用字詞2000字,則還要繼續整理,何時公布還無法確定。

——————

閩字 台教部公布三百字 未來公布一千五百字 (2007年5月30日)

5月30日訊(據中廣新聞陳映竹報導)

教育部正式公布了花費四年編撰完成的“台灣閩南語常用三百詞”,教育部表示,選用的三百詞漢字,大多是民間通俗用字,不一定正確的學術用字。未來這教育部預計會陸續公布一千五百個常用字詞,另外也會選出五十首卡拉OK熱門台語歌曲,公布閩南語歌詞與推薦用字的對照表。

教育部推動鄉土教學以來,閩南語用字常出現分歧,造成教學困擾。有鑒與此,教育部進行“台灣閩南語常用詞三百詞”用字計劃。

引人爭議的是,有些閩南語字詞在古籍中就有正確用字,但在教育部的三百字詞中卻變調。

九十五年度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鄭安住解釋,“我們會考量有些字可以代替或是已經在使用,我門可以適時引進,最重要的是家長配合、孩子願意學,有些文字是約定俗成,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成好朋友,大家用久了就習慣,像是“佚陶”大家都用“遊走日月”的字型。如果硬要用正確用法,推行反而有難度。”

這三百用詞選用的漢字,多是民間傳統的通俗用字,包括:本字、訓用字、借音字和台閩地區創用的漢字。未來教育部還會繼續公布常用的閩南語字詞,陸續公布到一千五百字,預計在九十七學年放入國立編譯館的閩南語教材審核機製中。

5/30/2007 1:15:37 PM


閩南語常用300字 出爐 (2007年5月30日)

5月30日訊 5/30/2007 8:51:25 AM

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

教育部研議長達三年多的台灣閩南語推薦常用三百字詞昨天正式上網公布(www.edu.tw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說,未來將結合國教司修訂鄉土語課程綱要等,作為中小學生課程學習依據,下個階段目標則是進一步公布台灣閩南語常用一千五百字詞。

易教易學 說寫快速上手

陳雪玉強調,閩南語常用三百字的挑選是以易教易學為原則,讓小朋友可以很快“上手”,說寫閩南語。

吳興國小老師王秀津認為,這套閩南語推薦常用字,有助於整合學生學習內容,可以有係統、流暢、不混淆地學習;但其中有部分特定的“自創”閩南語用字,她認為,教育部所選的部分用字流通性不夠,就算公布學生也不一定會用,例如“目”代表眼,接受度高,但用“ ”代表喝、“鳥鼠”代表老鼠,則可能較難接受。

尊重原意 沿用古漢字

教育部解釋,“本字”指的是漢字原本用字,如山、水、天等,有些本字則是盡管用字在現代中文的語義可能已有轉變,但還是直接用沿用已久的古漢字,如:“箸”是筷子、“行”是走、“走”是跑、“青盲”是失明等。

“訓用字”則是借用的中文字,如“穿”衫、“無”、“瘦”、“戇”(笨、傻 )、“會”等;

而“借用字”,指的是發音接近的用語,例如“佳哉”是指幸虧,“磅空”是指山洞,以及“膨”風指吹牛等。

陳雪玉說,還有一種是音字係統閩南語用字,如用“跤”指腳,“吼”指哭,“誠”指很,“濟”是多,“毋”指不等。

台羅拚音輸法入供下載

陳雪玉強調,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三百個推薦用字,已經過多位國中小學老師試用,師生反應良好;唯部分特殊用字一般電腦輸入法無法顯示,學生若能下載教育部3月6日公布的台羅拚音係統輸入法,就可以在電腦上暢行無阻。

5/30/2007 8:51:25 AM

——————

公布閩南語常用字 台“教育部”被批
[日期:2007-06-03] 來源:台海網 作者:張燕娟 [字體:大 中 小]

  據中新網5月31日電 台當局“教育部”30日公布耗時4年研訂的“台灣閩南語常用300字”,但由於許多字都遷就積非成是的俗字,招來學者的批評,認為一些詞語根本不對。“立委”洪秀柱亦質疑指出“問題一堆,以後孩子作文時,該怎麽辦?”

  台“教育部”並計劃未來還要公布1500字,日後公文書寫、文學創作,建議都統一使用“教育部”公布的漢字。

  不過“教育部”的做法也引起學界的批評。專研台灣文學的“中正大學”中文係教授江寶釵說,“300字中,部分借用字、異用字並不恰當”。江寶釵舉例指出,“教育部”公布的300字把閩南語的英俊寫成“緣投”就沒道理,考證古字應寫成“嫣頭”,因“嫣”是美麗的意思,說小孩子的頭型很漂亮,就可寫成“嫣頭”。

  國民黨“立委”洪秀柱31日上午質疑 “教育部”的300字指出,“問題一堆,以後孩子作文時,該怎麽辦”。

特別申明:本站作品的著作權屬於作者本人,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意味著本站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如需轉載請聯係著作者和注明出處。

台近日公布閩南語常用詞,老鼠變“鳥鼠”

[日期:2007-06-03] 來源:廈門網 作者:未知

據台灣媒體報道,台“教育部”近日公布閩南語常用詞,不過“立委”洪秀柱召開記者會,嘲諷“教育部”拿漢字用來表達閩南語,例如閩南語的老鼠,用漢字寫成“鳥鼠”,會讓人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麽動物。洪秀柱覺得很好笑,她也質疑,以後學生在作文裏用這樣的字詞是否會被扣分。

  洪秀柱說:“‘胡蠅’(蒼蠅),大概是外來的、胡人那邊來的。這個你們一定不知道,‘連鞭來’,大家知道是什麽意思嗎?是馬上來(閩南語)。”

  洪秀柱表示,“教育部”公告的閩南語三百字詞表,將漢字用在閩南語,不但沒有辦法清楚表達閩南語的意思,而且會產生更多的混淆。洪秀柱質疑,如果學生將這些字詞寫進作文裏,要不要算分?“我要來問杜老爺,如果以後考試,這些字要不要考試?要不要算分數?孩子會不會混亂?”

  洪秀柱還說,現在台島學生的漢語程度已經很不好了,台“教育部”再將漢字、閩南語字混用,她擔心學生們會更加搞混漢字的用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