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葉挺項英之爭與皖南事變

(2008-07-08 13:01:00) 下一個
葉挺項英之爭與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與葉挺項英之爭
陸軍論壇- 鐵血軍事論壇- 鐵血社區

(一)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在海外流亡十年的葉挺毅然回國,上書請纓出作。當時,國共兩黨達成將南方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一個軍的共識,但對領導這支隊伍的人選,雙方爭執不下。

蔣介石即決定由葉挺擔任這支部隊的長官,並根本沒有與中共方麵協商,搶先發布對葉挺的任命,引起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的疑竇。

為此,這年秋天,葉挺在老鄉葉劍英的勸告下,專程前往延安,拜謁毛澤東,表示完全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至此,中央正式決定,由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黨辦稱政委),由他們共同領導新四軍。

11月初,項英到延安。毛澤東在與他商談新四軍的組建工作時,特別交待了兩條:一是要善待葉挺,爭取與他融洽共事;二是對國民黨要警惕,不允許安插一兵一卒。

應該說,為了跟新搭擋搞好關係,項英做到了盡心盡力,無微不至。

——在人事安排上,項英特地挑選張雲逸、周子昆、李一氓等人擔任新四軍軍部職務,他們都與葉挺熟悉,或是同鄉,或是舊部,感情十分融洽。

——當時由於國民黨克扣軍費,新四軍的生活極其困難。為了照顧葉挺飲食和對外聯係方便,項英指示軍部辦起小灶,自已則與戰士一起吃大灶。

當時葉挺招收了不少故舊,帶來了一些親屬。項英對這些非黨人士給予熱情接待,並委以重任;葉輔平是葉挺的胞弟,到新四軍後,被任命為軍部軍需處長;林植夫雖然參加過其它黨派,但還是出任軍政治部敵工部部長;沈其震中葉挺的老朋友,項英讓他擔任軍醫處長,每月津貼150元,而項英的津貼每月才4元。

——由於葉挺以非黨員的身份出任軍長,不能參加黨的活動,不能參閱黨內秘密文件,難免產生局外人的感覺,項英十分注意及時地交流情況,將中央重大決策向葉挺通報,以便統一行動。

盡管項英做了種種努力,但在他們迥然不同的經曆、性格、愛好、作風和生活習慣麵前,這一切都顯得那麽蒼白。葉挺頗愛紳士風度,講究著裝,一身白色西裝,一根輕便手杖,顯得卓爾不群;項英始終是一身洗得發白的灰布軍裝,束一皮帶,夏天一雙草鞋,永遠是一副遊擊隊員的打扮。葉挺心直口快,性格豪爽;項英平日沉默寡言,外冷內熱。

葉挺感到自已與項英不協調,項英實際上也不信任自已,逐漸生去意。項英並沒有意識到葉挺情緒上的變化,對葉挺仍隻是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卻自已獨攬軍政大權。

葉挺在離開新四軍時,給項英留下一封信,說明了他辭職的真實想法。他說“居士不適當一個大廟折方丈”。意思是講他不是共產黨,不適合充當共產黨軍隊的軍長。

葉挺辭職後,蔣介石借機大作文章,他召見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任林伯渠,揚言要另派新人當新四軍軍長,還邀請葉挺到重慶一敘。毛澤東得知葉挺辭職後,親自致電在重慶的周恩來,指示他立即找葉挺做工作,徹底解決新四軍的領導問題,要葉挺主動收回辭呈,打消蔣介石重新委派軍長的企圖。

周恩來早就風聞葉挺在新四軍有職無權,估計這是他辭職的主要原因。周恩來來到葉挺在重慶的下榻之處,緊握著他的雙手,滿臉內疚,說:“我代表毛澤東向你賠禮道歉,項英的霸道作風挫傷了你,給你開展工作諸多掣肘。我也要向你賠禮道歉,沒有協調好你們的關係,讓你苦心傷神,我對不起老朋友。”

 周恩來的誠摯態度感動了葉挺。周恩來客觀地指出了項英的優缺點,指出葉項之間的矛盾主要是領導體製上的問題。他說:“現在問題解決了。”他拿出毛澤東的回電給葉挺看。

 毛澤東的電報寫道:“新四軍問題應以葉挺回新四軍為原則,共產黨對新四軍的政治領導不能改變,但應尊重葉挺之地位職權,建議將新四軍的軍事指揮和軍事工作多交葉挺辦理。”

 1939年2月,周恩來陪同葉挺回到雲嶺。

 經過周恩來的說服,項英開始檢討自已,他在周恩來主持的軍部領導人會議上,作了洋洋萬言的自我批評,主動提出將軍事指揮權、軍事幹部的安排權交給葉挺。

(二)

 正當葉、項加強交流,友誼日篤時,江北傳來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高敬亭嚴重違背軍令的事件。

 高敬亭原是鄂豫皖紅二十八軍軍長。他紅軍長征後,獨立領導紅軍遊擊隊千餘人在湖北與河南、安徽邊境堅持了3年遊擊戰爭。國民黨先後動用十萬大軍也沒有剿滅他。蔣介石稱他為“高神仙”。

 新四軍組建時,紅二十八軍改編為第四支隊,是當時全軍人數最多、力量最強的一支隊伍。高敬亭對敵鬥爭堅決,戰功卓著,作戰指揮上有自已的一套。但是,他在長期的遊擊戰爭環境下,養成了謹慎從事和顧慮多疑的性格。

 新四軍實施東進政策之後,高敬亭心裏一直犯嘀咕,舍不得離開大別山,擔心東進後被國民黨軍隊吃掉。

 “高敬亭目無中央,蔑視軍部,騷擾友軍,太不像話了。如果都像這樣無法無天,我這個軍長怎麽指揮部隊?”葉挺在新四軍委員會上指出,自已準備親往江北解決四支隊的問題,如果高敬亭仍然抗命不從,將以軍法製裁。

 項英對高敬亭一直以勸導為主。葉挺處事果決,敢作敢為,既令項英佩服,又令項英擔心。項英特地提醒說:“高敬亭是位功臣,隻是抗日後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勢,執行中央指示不堅決。你要以教育為主,好言相勸,講清楚去皖東作戰的戰略意義。如果他萬一還不聽勸,,可以給以適當處分。但是,如何處分一定要報請毛澤東批準,不能擅自作主。”

 葉挺帶著一股氣來到廬江縣東湯池,主持成立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以軍部命令:限七天之內開赴皖東指定地區。

 第二天,高敬亭帶著四支隊七團、九團和手槍團全部開拔。兩天後,葉挺接到高敬亭飛馬急報:四支隊發生了七團團長楊克誌、政委曹玉富率團投奔桂軍李品仙的事變。

 葉挺趕往出事地點。

  翌日,高敬亭因病請假,葉挺、鄧子恢主持四支隊連以上幹部大會,本來會議的主題是進行反楊、曹鬥爭,很快大家就由揭批楊克誌、曹玉富叛逃的罪行牽涉到高敬亭的責任問題。由於高敬亭在3年遊擊戰爭時期犯過“肅反”擴大化的錯誤,平時作風粗野,傷害了不少同誌。有意見的人借此機會,紛紛向軍長告狀,說:“高敬亭是笑麵虎,他一笑就要殺人”“高敬亭作風腐化,有兩個老婆”“高敬亭私藏黃金”“高敬亭對待士兵非打即罵,比法西斯還壞”……不到半天時間,會上給高敬亭羅列了十幾條罪行。

 葉挺疾惡如仇,對於大家在激憤情緒下所列舉的所謂“罪行”深信不疑,他將高敬亭材料上報,要求嚴懲,一份材料報延安毛澤東,一份報重慶蔣介石。

  蔣介石一見葉挺的報告,喜得笑出聲來,立即命令將他的親筆批複用十萬火急的電文傳給五戰區轉葉挺:"所請將高敬亭處以極刑照準."

  葉挺得到批複後,來不及多想,便於6月24日抵達合肥青龍廠,下令將高敬亭立即槍決.

  處決高敬亭的消息傳到江南,項英驚呆了,他擔心的事件終於發生了.

  1939年8月,葉挺回到軍部.項英責備道:"希夷,你怎麽這樣不冷靜,冤殺高敬亭,上蔣介石的當了.你看,他高興得要向你發獎章了."

  葉挺得知中央有教育挽救高敬亭的指示,感到自已莽撞了,但人頭已經掉地,後悔也晚了.

  這件事過後,一度趨於好轉的葉項關係又出現陰雲.項英覺得,葉挺太單純,好衝動,容易上當,新四軍的大事還是自已掌舵,於是又開始把放出去的權力一點一點收回來.葉挺也感到由於自已不熟諳黨務,軍務也放不開手腳,又生去意.兩人的離心力開始加劇.

(三)

  1939年10月,葉挺到重慶後再次公開表示辭職,又引起政壇地震.一時間,質疑聲,聲討聲,奚落聲,嘲諷聲,通過各種渠道向延安宣泄.毛澤東原本就是火爆脾氣,聽到滿耳聒噪之聲,忍不住心頭火起,他憤憤地對周恩來說:“我真不明白,豬撞牆後還知道回頭,為什麽有人會比豬蠢,撞上南牆,血流滿麵,還不知回頭?從新四軍組建時候起,我就一再叮囑項英,要始終注意保持與葉挺的良好關係.可是他搞得一團糟,葉挺再三鬧辭職.人家不會隻說項英胸懷狹窄,而會說共產黨容不下人.他自以為是的老毛病又犯了.”

  "現在該是徹底解決新四軍問題的時候了”.毛澤東與周恩來商量,“葉挺的問題是解決有職無權的問題,你跟希夷熟,由你負責做他的思想工作,爭取他主動收回辭呈.項英的問題是與中央政治上有分歧的問題.他花崗岩腦袋要用大炮轟.這個惡人由我來做.”

  毛澤東明確無誤地告訴項英,困守皖南,是守株待兔的戰術,隻有向北才是生路.

  盡管項英有多方麵的卓越才能,但他的戰略眼光確實比毛澤東稍遜一籌.葉挺從單純戰術的角度上,也多次向項英進言:“皖南雖好,但卻是一塊死地.因為,新四軍九千多餘人蝟集於雲嶺一帶,這裏縱橫不過百餘裏,北靠長江,東臨日寇,西麵和南麵是多達12萬人的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他們隨時可能對我軍聚而殲之.”但項英總是舍不得皖南這塊打過3年遊擊戰爭的熱土,他借口華中特殊,怕支軍生疑而拒不北進東移.

  項英用軟拖對抗毛澤東,毛澤東就用大炮猛轟他的花崗岩腦袋.從1940年1月到5月,雙方來往電報達數十封之多,火藥味越來越重.毛澤東的大炮終於在5月4日炸惱了項英.項英公開宣稱辭職,並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央發辭職電,攪得中央政治不得安寧.

   幾個月後,葉挺也在周恩來的反複動員下回心轉意,答應在辭別項英近一年後,再次回到老搭擋身邊.周恩來囑咐他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北進的既定方針,軍部立即轉移.葉挺回到軍部,發現一切依舊,自已擋當的角色仍是項英的軍事副官,項英與中央的戰略分歧也沒有徹底解決,隻是由明爭轉入暗拖.

(四)

  麵對項英的一拖再拖、一再在電報中向中央請示行動方針,毛澤東怒不可遏:“老子要罵娘了!”毛澤東把滿腔怒火全部瀉天筆端,起草了這篇有名的被稱為“最後通牒”的申斥電:

  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你們這樣遲疑猶豫無辦法無決心的。在移動中如遇國民黨向你們攻擊,你們要有自衛的準備和決心,這個方針也是早已指示你們了,我們不明了你們要我們指示何方針,究竟你們自已有沒有方針,現在又提出拖還是走的問題,究竟你們主張的是什麽,主張拖還是主張走,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

  11月27日上午,項英主持開會,葉挺、袁國平、周子昆、饒漱石、李一氓參加。會上首先傳達中央電報。

  電報念完後,項英臉上青一塊,紅一塊,下意識地說:“大家再議一下,下一步的行動方針。”作為一位軍事長官,新四軍受到責難,葉挺也同樣感到羞辱。他霍地站起身來,厲聲說道:“什麽時候了,還要討論行動方針?現在需要的不是討論,而是決定走哪條路線。”

  項英也感到自已的失態,說得不妥,說:“就按軍長說的,挑選決定一條北撤的路線。”

  參謀長周子昆提出三條路線供選擇。葉挺主張走直徑,項英不同意,會議不歡而散。

  28日,會議接著開。項英提出采取繞道茂林的路線,葉挺不同意,列舉山高、路遠、部隊病員多等不利條件。項英反駁說:“山多怕什麽,高山從來就是我們的朋友,有山好掩護,好隱蔽,好打遊擊。中央說要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辦法,我們就走茂林。”

  可是國民黨早有準備,為了麻痹項英,國民黨故意在茂林鎮隻駐紮一個營的兵力,而令七個師的大部隊張網以待。

  項英果然上當……

  獲悉新四軍將兵敗皖南而項英又臨陣脫逃的消息,毛澤東長歎一聲,他與朱德、王稼祥商議後,致電中原局和新四軍,明令:“中央決定一切軍事、政治行動均由葉軍長、饒漱石二人負責,一切行動決心由葉軍長下。項英同誌隨軍行動北上。”

  可惜一切都晚了。

(五)

  葉挺臨危受命,所能做的就是在國民黨12萬頑軍的鐵桶陣中多撐幾日。為了挽救自已的部屬,葉挺想到了以身贖命的辦法。他致信蔣介石,提出:“懇準判以死刑,而將所部被俘幹部不論黨籍何屬,概於釋放,複其自由”。

  蔣介石接到信後,仰天大笑:“希夷真是可愛,天真得像個孩子。這是政治問題,與人格沒有關係。”

  葉挺聽到項英死時,已經被關押在江西上饒集中營。他對探獄的朋友說:“項英也是一有誌氣有才幹的英雄。他的重大失誤不是與我合作不好,而是對中央一再要他提高政治警惕性性的指示置若罔聞,竟然完全按國民黨頑軍設計的陷阱走,最後鑄成大錯。”葉挺還把自已戰役指揮上的失誤歸納為三條:部隊北移時,行軍路線沒有選擇好,走的全是山路;戰鬥打響後,沒有掌握好時機,該衝過去的時候沒有衝過去;部隊被圍時,方向也沒有掌握好,結果落入了頑軍的口袋。

(摘自《情係中華》2003 文  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