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日記曝內幕:人大製衡“赤字總理”朱鎔基】
(2008-07-06 03:15:41)
下一個
李鵬日記曝內幕 人大製衡赤字總理朱鎔基
2006-03-31 22:39
在中國全國人大前委員長李鵬最近出版《李鵬人大日記》中,李鵬寫到,他認為任人大委員長,非退居二線,而是有所作為。
在日記中李鵬專門開辟了一章,介紹人大是如何製衡朱鎔基推行赤字財政政策。
書中透露,李鵬對時任總理的朱鎔基實行赤字財政政策頗有看法,多次強調赤字財政政策要按法定程序走,提交人大審議,“澤民同誌讚成按程序辦事。”
期有所作為 不認為退居二線
據《星島日報》報道,1998年3月,李鵬卸任總理,轉任人大委員長。全國人大雖然被外界視為“橡皮圖章”,但李鵬在日記寫到:“我不認為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線。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我應當在這個崗位上有所作為。毛主席詩詞中所寫的: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是我此時此刻心情的寫照。”
在日記中,李鵬多次提及“澤民同誌”,透露兩人經常就重大政策通氣,顯示江李關係良好。
但是,朱鎔基的大名在日記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全部以“國務院領導同誌”代替。
《人大日記》專門辟了“看緊人民的‘錢袋子’”一章,介紹人大是如何製衡朱鎔基推行赤字財政政策。
人大製衡赤字政策 澤民同誌讚成
1998年7月16日,國務院提出財政向銀行借貸一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將這筆赤字攤到兩年計算。
李鵬在日記寫道:“借款搞基礎設施,我讚成,但現在增加五百億赤字,人大通過時可能會遇到困難,要事先做工作。我還說,人大是權力機關,要按程序辦事,先由國務院提議案,交人大審議。”
可圈可點的是,“澤民同誌讚成按程序辦事。”
8月19日,江澤民與李鵬通電話,李鵬提出,“五百億赤字涉及原來全國人大通過的‘財政逐年減少赤字’方針的改變,這次人大常委會隻能原則同意,還要提交明年全國人代會追認。他(江澤民)表示完全同意。”顯然,江李在人大製衡國務院方麵是一致的。
朱鎔基擔任總理一直提倡“保八”(保持經濟增長8%)。
10月21日,李鵬在人大聽取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等匯報工作時,卻告誡“國民經濟目標是指導性的,不要追求目標,造成虛假。財政投入靠發債維持,是權宜之計,從長遠看仍應實行適度從緊和減少赤字的方針。”
12月2日,中央召開會議討論經濟工作,1999年經濟增長定在7%左右,赤字1250億元。
李鵬在日記透露,“國務院領導同誌說赤字可能還要增加。我說,明年增加赤字尚可理解,但從總體看,終非長久之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999年6月10日,中央召開會議,“國務院領導同誌”提出今年要增加六百億赤字,李鵬先後兩次發言,強調“擴大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
《人大日記》透露,這次會議還提出,國務院要改進工作辦法,事先多和人大醞釀,六百億赤字要按法定程序報人大常委會審議。
朱鎔基:我不是“赤字總理”
西方的一些觀察家開玩笑說,2000年度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應當授予朱鎔基,因為他不單戰勝過烈火(通貨膨脹),還戰勝過寒冰(通貨緊縮)。
但是有些人不這麽看,他們認為朱鎔基是“赤字總理”。對此,朱鎔基不以為然。
2001年春,他對一些政協委員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張,與他大多數發言一樣,色彩雄辯:“有的同誌把積極的財政政策貶值成赤字財政,我認為這是絕對的不正確。如果不是這個政策,九八年就已經垮了,同誌們,一千多萬人的職工下崗,出口萎縮負增長,怎麽能貶值為赤字財政呢?去年增收1960億,比預算超收680億。同誌們,這錢不都回來了嘛?”
“不就是發了1500億的國債嘛,來搞這個基礎設施嘛?”
“我超收的680億用在什麽地方?同誌們,200億用於減少了赤字,就等於說又少發了200億國債,去年實際上隻發了1300億。把300億撥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我們成立了一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就是來彌補全國的養老金的不足。”
在2002年“兩會”期間,朱鎔基進一步辯駁說:“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報紙,送給我一個榮譽稱號叫‘赤字總理’。我從來不接受榮譽稱號或者榮譽學位,因此,對這個問題我需要解釋幾句。……留給下屆政府的不隻是債務,而是2.5萬多億的優質資產,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將長期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所以對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總理’這個榮譽稱號,奉送回去。”
唉,聲明,我(轉貼者)對兩任總理都沒什麽好感,李鵬時,偶還小。朱鎔基時,就知其說大話,適合作發言人,他的改革成績,不敢恭維,尤其是國有資產,下崗,醫療,教育,農民等
surema 2006-03-31 23:04
我就一直很喜歡朱鎔基~~
他做事很有自己的風格,又有效果
關鍵是還比較關心老百姓
gotmilk 2006-03-31 23:08
我隻知道某人就會做在室內把跪在地上的學生當SB
1984 2006-03-31 23:13
Quote:
引用第2樓gotmilk於2006-03-31 23:08發表的“”:
我隻知道某人就會做在室內把跪在地上的學生當SB
有這個印象忘了是哪個了!
W-sheep 2006-11-24 20:12
公開出版的《李鵬人大日記》向全世界公開李鵬委員長通過人大議事程序製約、限製朱鎔基總理的政策,這說明兩種對立的可能:
1,根據朱鎔基退下來後這幾年的實踐,證明全國人大對朱鎔基政策的製約是正確的,是李鵬的一項曆史功績,所以要公諸於眾大書特書;
2,朱鎔基總理的政策是正確的,但李鵬與全國人大百般製肘,現在又非常愚蠢地把自己的濫權公開。
大家選擇哪一個?
W-sheep 2006-11-24 20:48
就不修電廠這件事而言,當年的確是電力過剩吧。誰有知道幾年後的經濟會如此發展呢。要沒加入世貿,怎麽會有電力緊張。可當時還有人預言加入世貿會衝垮中國工業呢——那還修電廠幹嗎。
電力?嘿嘿……
豬頭基宣布西電東送,不建就不建吧,有西邊的的電廠頂著哪;雖然有諸如火電一公司之類的企業一萬多人站在外麵怪可憐的……;可是在其當政期間,全國電網跨區調電能力不升反降,前年湖北旱季缺電,河南發電能力約略有富餘,可愣是送不過去,原因無他,電網已滿負荷運行……
前年是04年吧,那時候電力已經緊張了,電網滿負荷也很正常啊。誰知道製造業突然這麽火。
而且中國的統計數字有問題,根據能源消耗來推算,老朱在的時候經濟增長絕對沒有報得那麽高,04、05年也絕對沒有原來那麽低。現在普查一次,不是一下子增加了15%。
西電東送……全國電網跨區間調電能力不升反降,這句話你看清楚了麽?
跨區掉電能力到底如何不太清楚,但是04年本來就是緊張時期了。這之前沒聽說有這個問題啊。
說到預測能力,有幾個能預測到了呢?大概中海的李克麟算一個,不過他差點沒撐到集裝箱轉虧為贏就被趕下台。
嘿嘿,04年緊張是因為旱情嚴重,並不是用電量有多麽誇張,不少坑口電站的發電能力還有富餘(當時我這個電廠的煤販子還一直奇怪哪缺電,本廠可一直跑不了滿負荷)。為什麽以前可以水電不行火電補,豬頭當政幾年就不行了?
電網輸送能力低於現有電廠發電能力,多美好預測能力……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他作為總理,能用老百姓或者我們這些網民的要求去衡量嗎?
經濟建設,電力先行。朱鎔基任內如果不是一刀切,“三年不建火電”,搞一些電廠與電網建設,就算經濟放緩,三年用不上,那五年也用上了吧。這個電力基建投資的應付利息才十幾個億,而2004年全國全麵缺電損失是幾千億。
朱總理還有一個豪言:任內停建統配煤礦。還有要逐步關閉10萬千瓦以下火電機組。
三年不火電這種事情其實遠比不上搞基建不搞社保嚴重。再說了,能預料到能源需求在三年後會增加那麽多的人,當時更像是瘋子。
不懂電就少在這裏瞎說,好好看看我的回複再講話。
京滬還可以算是能源需求增長,可湖北缺電當作何解釋?不建電廠罷了,丫禍害電網幹什麽?
湖北水電豐枯水期發電能力差是死數吧,有多少徑流發多少電,套公式一乘就知道。周邊地區坑口電站發電能力也是死數吧,加法一加就得。這兩個數一卡死,中南電網枯水期應具備的跨區間調電能力還用預測?掰掰手指頭都算出來了!!!!!
打著“西電東送”旗號幹了三年,結果搞得電網跨區間調電能力低於現有電廠的實際發電能力。這是預測能力出了問題,還是算術能力有毛病???????
問題是99、00年那塊基本預測不到04、05年經濟會火成這樣,而電荒也和大上鋼鐵、電解鋁以及大量消費家用電器的普及有關。朱是有問題,但換個總理也不見得預見的比他好,另外那兩年國際國內都在唱衰中國,他有這個想法也不敢拿出來。
說反了,金屬的事可騙不了我,不是鋼等金屬生產造成缺電,而是因為缺電,大規模的集中建電廠,引發了包括鋼鐵等建材金屬的大漲。在電廠建造的物料到位後,目前這陣風已經過去了,金屬市場價格也回落了(我聽不少玩鋼鐵的中間商叫苦,一些人沒看準風向,緊急進了一大批,貨也到了,價格也回落了)。
這一場玩下來,原料商人賺的賺的肥的流油,雖然有些人進錯了貨,但總的來說是賺了不少,目前原料商的高峰過了,物料基本到位了,生產電力設備的廠子正在加緊把它們加工成設備。
前一段的一陣熱,包括物料市場 ,電力建設和電力設備廠家,以及運輸類,一下子火起來,有人以為是什麽工業大發屬,實際上是三年不火的後遺症(最典型的就是生產電力設備的廠子,前兩年都快死了,大量裁員,現在一下活了,計劃排的滿滿的)。
總之,引發缺電,決不是鋼鐵生產的加速的問題。
這幾年金屬市場的變化,我不敢說多清楚,但比一般人清楚。金屬市場的異動在電力急補之後,而前一段一些金屬企業的盲動,又是受了金屬市場異動的刺激(其實也沒真的大動起來,這陣風剛起來,國家就給刹住了,要是真大動就壞了,一定和那些看走眼的中間商一個下場,那些中間商的貨隻能賠錢轉出去,好否還能盤成資金,可廠子盲目的建起來,就隻能留著長草了。)。
原來從2000年12850萬噸的鋼產量到2004年的2.6億噸是因為建電廠的原因啊。
原來三年不火導致了2003年集裝箱運價大漲啊。
真是被你華麗的打敗了。
華麗的是你不是我,你忘了我說這段話背景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談的是不可預期,或說難以預見的,鋼鐵等金屬工業的興建,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可預期,或說難以預見的,電力需求增長。
修建大的鋼鐵等金屬生產工廠,以及對原有工廠的,大型改造,這都不是三天兩早晨的事,而這些工廠的建成時間,與相應的耗電量,都是有一定量的。
有人聲稱在豬下台之際,暴發的電荒,是這類廠子的不可或難以預期增長,而在豬下台之際投產的這類工廠,必然是其上台前或其碼其執政中期才立項動工的。
事實上,這一期間的鋼產量雖然增加較快,但根本談不上什麽難以預期,中要認真對一下相關報表,對一下數劇就可以算出來了。
如果僅僅就鋼產量的增加,對能源的消耗加大來說,那麽我的回答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問題是,我這段話,是針對所謂不可,或其碼難以預期的增長來說的,大型金屬類工廠的建造和改造,是有相當長的周期的,成批的建造和改造更是如此。而相關的數劇,有關部們也是一定有的,通過這些數劇,作出相應的規劃,也是必須。
而相對的,因為鋼鐵等工廠的興建,與增產,產生,造成的可預期性差的情況,隻有一次,那就是我說的這次。
當然,我們的豬總理是一向不識數的,他的才能都用在語文上了,不識數雖然很可能是不幸的事實,但對於一個總理,或其碼是一個官員,是應該或正常的嗎?
所以我在反駁時,直接談預期性差的這次增長,因為雖然我對他的不識數,已經有了不少見識,但我還是不自覺的,用一個會加減乘除的人的標準,去衡量他。
不過經你提醒,以不識數的標準來說,數字的任何變動,對他的預見性,都是重大考驗,這些因鋼鐵廠的建造與生產引發的耗能增加,雖然因為周期相對長而穩定,而易於預算,但對於不識數的人來說,則應區別對待。
查看完整版本: [-- 李鵬日記曝內幕 人大製衡赤字總理朱鎔基 --] [-- top --]
————————————————————————
李鵬日記曝內幕 人大製衡赤字總理朱鎔基
在中國全國人大前委員長李鵬最近出版《李鵬人大日記》中,李鵬寫到,他認為任人大委員長,非退居二線,而是有所作為。在日記中李鵬專門開辟了一章,介紹人大是如何製衡朱鎔基推行赤字財政政策。書中透露,李鵬對時任總理的朱鎔基實行赤字財政政策頗有看法,多次強調赤字財政政策要按法定程序走,提交人大審議,“澤民同誌讚成按程序辦事。”
期有所作為 不認為退居二線
據《星島日報》報道,1998年3月,李鵬卸任總理,轉任人大委員長。全國人大雖然被外界視為“橡皮圖章”,但李鵬在日記寫到:“我不認為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線。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我應當在這個崗位上有所作為。毛主席詩詞中所寫的:而今邁步從頭越,正是我此時此刻心情的寫照。”
在日記中,李鵬多次提及“澤民同誌”,透露兩人經常就重大政策通氣,顯示江李關係良好。但是,朱鎔基的大名在日記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全部以“國務院領導同誌”代替。《人大日記》專門辟了“看緊人民的‘錢袋子’”一章,介紹人大是如何製衡朱鎔基推行赤字財政政策。
人大製衡赤字政策 澤民同誌讚成
1998年7月16日,國務院提出財政向銀行借貸一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將這筆赤字攤到兩年計算。李鵬在日記寫道:“借款搞基礎設施,我讚成,但現在增加五百億赤字,人大通過時可能會遇到困難,要事先做工作。我還說,人大是權力機關,要按程序辦事,先由國務院提議案,交人大審議。”可圈可點的是,“澤民同誌讚成按程序辦事。”
8月19日,江澤民與李鵬通電話,李鵬提出,“五百億赤字涉及原來全國人大通過的‘財政逐年減少赤字’方針的改變,這次人大常委會隻能原則同意,還要提交明年全國人代會追認。他(江澤民)表示完全同意。”顯然,江李在人大製衡國務院方麵是一致的。
朱鎔基擔任總理一直提倡“保八”(保持經濟增長8%)。10月21日,李鵬在人大聽取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等匯報工作時,卻告誡“國民經濟目標是指導性的,不要追求目標,造成虛假。財政投入靠發債維持,是權宜之計,從長遠看仍應實行適度從緊和減少赤字的方針。”
12月2日,中央召開會議討論經濟工作,1999年經濟增長定在7%左右,赤字1250億元。李鵬在日記透露,“國務院領導同誌說赤字可能還要增加。我說,明年增加赤字尚可理解,但從總體看,終非長久之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999年6月10日,中央召開會議,“國務院領導同誌”提出今年要增加六百億赤字,李鵬先後兩次發言,強調“擴大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人大日記》透露,這次會議還提出,國務院要改進工作辦法,事先多和人大醞釀,六百億赤字要按法定程序報人大常委會審議。
朱鎔基:我不是“赤字總理”
西方的一些觀察家開玩笑說,2000年度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應當授予朱鎔基,因為他不單戰勝過烈火(通貨膨脹),還戰勝過寒冰(通貨緊縮)。但是有些人不這麽看,他們認為朱鎔基是“赤字總理”。對此,朱鎔基不以為然。
2001年春,他對一些政協委員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張,與他大多數發言一樣,色彩雄辯:“有的同誌把積極的財政政策貶值成赤字財政,我認為這是絕對的不正確。如果不是這個政策,九八年就已經垮了,同誌們,一千多萬人的職工下崗,出口萎縮負增長,怎麽能貶值為赤字財政呢?去年增收1960億,比預算超收680億。同誌們,這錢不都回來了嘛?”
“不就是發了1500億的國債嘛,來搞這個基礎設施嘛?”
“我超收的680億用在什麽地方?同誌們,200億用於減少了赤字,就等於說又少發了200億國債,去年實際上隻發了1300億。把300億撥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我們成立了一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就是來彌補全國的養老金的不足。”
在2002年“兩會”期間,朱鎔基進一步辯駁說:“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報紙,送給我一個榮譽稱號叫‘赤字總理’。我從來不接受榮譽稱號或者榮譽學位,因此,對這個問題我需要解釋幾句。……留給下屆政府的不隻是債務,而是2.5萬多億的優質資產,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將長期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所以對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總理’這個榮譽稱號,奉送回去。”
唉,聲明,我(轉貼者)對兩任總理都沒什麽好感,李鵬時,偶還小。豬時,就知其說大話,適合作發言人,他的改革成績,不敢恭維,尤其是國有資產,下崗,醫療,教育,農民等
[ 此貼被1984在2008-05-27 22:31重新編輯 ]
全社區公告
最近發現部分小說無法下載..
或者發書時上傳不全..
請點擊這裏告知管理員..... 謝謝
ARM,DSP,CPLD,FPGA,PCB................................
有得靜屁的培養終練成絕世好男人
頂端 Posted: 2006-03-31 22:39 | [樓 主]
surema
級別: 行者
精華: 0
發帖: 54
威望: 12 點
人品: 19 RP
貢獻值: 2 點
注冊時間:2005-12-10
最後登錄:2006-09-19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隻看 複製
我就一直很喜歡朱鎔基~~
他做事很有自己的風格,又有效果
關鍵是還比較關心老百姓
部落群 :10984404
換種心情..
換種角度..
換種了解世界的方式.....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
頂端 Posted: 2006-03-31 23:04 | 1 樓
gotmilk
級別: 行者
精華: 0
發帖: 53
威望: 12 點
人品: 21 RP
貢獻值: 0 點
注冊時間:2005-11-10
最後登錄:2006-07-12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隻看 複製
我隻知道某人就會做在室內把跪在地上的學生當SB
頂端 Posted: 2006-03-31 23:08 | 2 樓
1984
春暖花開,狗熊撒歡
級別: 元老
精華: 5
發帖: 3764
威望: 18 點
人品: 222 RP
貢獻值: 16 點
注冊時間:2005-10-03
最後登錄:2008-07-03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隻看 複製
Quote:引用第2樓gotmilk於2006-03-31 23:08發表的“”:
我隻知道某人就會做在室內把跪在地上的學生當SB
有這個印象忘了是哪個了!
ARM,DSP,CPLD,FPGA,PCB................................
有得靜屁的培養終練成絕世好男人
頂端 Posted: 2006-03-31 23:13 | 3 樓
W-sheep
級別: 行者
精華: 0
發帖: 4
威望: 0 點
人品: 4 RP
貢獻值: 0 點
注冊時間:2006-11-24
最後登錄:2006-11-24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隻看 複製
公開出版的《李鵬人大日記》向全世界公開李鵬委員長通過人大議事程序製約、限製朱鎔基總理的政策,這說明兩種對立的可能:
1,根據朱鎔基退下來後這幾年的實踐,證明全國人大對朱鎔基政策的製約是正確的,是李鵬的一項曆史功績,所以要公諸於眾大書特書;
2,朱鎔基總理的政策是正確的,但李鵬與全國人大百般製肘,現在又非常愚蠢地把自己的濫權公開。
大家選擇哪一個?
頂端 Posted: 2006-11-24 20:12 | 4 樓
W-sheep
級別: 行者
精華: 0
發帖: 4
威望: 0 點
人品: 4 RP
貢獻值: 0 點
注冊時間:2006-11-24
最後登錄:2006-11-24 小 中 大 引用 推薦 編輯 隻看 複製
就不修電廠這件事而言,當年的確是電力過剩吧。誰有知道幾年後的經濟會如此發展呢。要沒加入世貿,怎麽會有電力緊張。可當時還有人預言加入世貿會衝垮中國工業呢——那還修電廠幹嗎。
電力?嘿嘿……
豬頭基宣布西電東送,不建就不建吧,有西邊的的電廠頂著哪;雖然有諸如火電一公司之類的企業一萬多人站在外麵怪可憐的……;可是在其當政期間,全國電網跨區調電能力不升反降,前年湖北旱季缺電,河南發電能力約略有富餘,可愣是送不過去,原因無他,電網已滿負荷運行……
前年是04年吧,那時候電力已經緊張了,電網滿負荷也很正常啊。誰知道製造業突然這麽火。
而且中國的統計數字有問題,根據能源消耗來推算,老朱在的時候經濟增長絕對沒有報得那麽高,04、05年也絕對沒有原來那麽低。現在普查一次,不是一下子增加了15%。
西電東送……全國電網跨區間調電能力不升反降,這句話你看清楚了麽?
跨區掉電能力到底如何不太清楚,但是04年本來就是緊張時期了。這之前沒聽說有這個問題啊。
說到預測能力,有幾個能預測到了呢?大概中海的李克麟算一個,不過他差點沒撐到集裝箱轉虧為贏就被趕下台。
嘿嘿,04年緊張是因為旱情嚴重,並不是用電量有多麽誇張,不少坑口電站的發電能力還有富餘(當時我這個電廠的煤販子還一直奇怪哪缺電,本廠可一直跑不了滿負荷)。為什麽以前可以水電不行火電補,豬頭當政幾年就不行了?
電網輸送能力低於現有電廠發電能力,多美好預測能力……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他作為總理,能用老百姓或者我們這些網民的要求去衡量嗎?
經濟建設,電力先行。朱鎔基任內如果不是一刀切,“三年不建火電”,搞一些電廠與電網建設,就算經濟放緩,三年用不上,那五年也用上了吧。這個電力基建投資的應付利息才十幾個億,而2004年全國全麵缺電損失是幾千億。
朱總理還有一個豪言:任內停建統配煤礦。還有要逐步關閉10萬千瓦以下火電機組。
三年不火電這種事情其實遠比不上搞基建不搞社保嚴重。再說了,能預料到能源需求在三年後會增加那麽多的人,當時更像是瘋子。
不懂電就少在這裏瞎說,好好看看我的回複再講話。
京滬還可以算是能源需求增長,可湖北缺電當作何解釋?不建電廠罷了,丫禍害電網幹什麽?
湖北水電豐枯水期發電能力差是死數吧,有多少徑流發多少電,套公式一乘就知道。周邊地區坑口電站發電能力也是死數吧,加法一加就得。這兩個數一卡死,中南電網枯水期應具備的跨區間調電能力還用預測?掰掰手指頭都算出來了!!!!!
打著“西電東送”旗號幹了三年,結果搞得電網跨區間調電能力低於現有電廠的實際發電能力。這是預測能力出了問題,還是算術能力有毛病???????
問題是99、00年那塊基本預測不到04、05年經濟會火成這樣,而電荒也和大上鋼鐵、電解鋁以及大量消費家用電器的普及有關。朱是有問題,但換個總理也不見得預見的比他好,另外那兩年國際國內都在唱衰中國,他有這個想法也不敢拿出來。
說反了,金屬的事可騙不了我,不是鋼等金屬生產造成缺電,而是因為缺電,大規模的集中建電廠,引發了包括鋼鐵等建材金屬的大漲。在電廠建造的物料到位後,目前這陣風已經過去了,金屬市場價格也回落了(我聽不少玩鋼鐵的中間商叫苦,一些人沒看準風向,緊急進了一大批,貨也到了,價格也回落了)。
這一場玩下來,原料商人賺的賺的肥的流油,雖然有些人進錯了貨,但總的來說是賺了不少,目前原料商的高峰過了,物料基本到位了,生產電力設備的廠子正在加緊把它們加工成設備。
前一段的一陣熱,包括物料市場 ,電力建設和電力設備廠家,以及運輸類,一下子火起來,有人以為是什麽工業大發屬,實際上是三年不火的後遺症(最典型的就是生產電力設備的廠子,前兩年都快死了,大量裁員,現在一下活了,計劃排的滿滿的)。
總之,引發缺電,決不是鋼鐵生產的加速的問題。
這幾年金屬市場的變化,我不敢說多清楚,但比一般人清楚。金屬市場的異動在電力急補之後,而前一段一些金屬企業的盲動,又是受了金屬市場異動的刺激(其實也沒真的大動起來,這陣風剛起來,國家就給刹住了,要是真大動就壞了,一定和那些看走眼的中間商一個下場,那些中間商的貨隻能賠錢轉出去,好否還能盤成資金,可廠子盲目的建起來,就隻能留著長草了。)。
原來從2000年12850萬噸的鋼產量到2004年的2.6億噸是因為建電廠的原因啊。
原來三年不火導致了2003年集裝箱運價大漲啊。
真是被你華麗的打敗了。
華麗的是你不是我,你忘了我說這段話背景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談的是不可預期,或說難以預見的,鋼鐵等金屬工業的興建,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可預期,或說難以預見的,電力需求增長。
修建大的鋼鐵等金屬生產工廠,以及對原有工廠的,大型改造,這都不是三天兩早晨的事,而這些工廠的建成時間,與相應的耗電量,都是有一定量的。
有人聲稱在豬下台之際,暴發的電荒,是這類廠子的不可或難以預期增長,而在豬下台之際投產的這類工廠,必然是其上台前或其碼其執政中期才立項動工的。
事實上,這一期間的鋼產量雖然增加較快,但根本談不上什麽難以預期,中要認真對一下相關報表,對一下數劇就可以算出來了。
如果僅僅就鋼產量的增加,對能源的消耗加大來說,那麽我的回答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問題是,我這段話,是針對所謂不可,或其碼難以預期的增長來說的,大型金屬類工廠的建造和改造,是有相當長的周期的,成批的建造和改造更是如此。而相關的數劇,有關部們也是一定有的,通過這些數劇,作出相應的規劃,也是必須。
而相對的,因為鋼鐵等工廠的興建,與增產,產生,造成的可預期性差的情況,隻有一次,那就是我說的這次。
當然,我們的豬總理是一向不識數的,他的才能都用在語文上了,不識數雖然很可能是不幸的事實,但對於一個總理,或其碼是一個官員,是應該或正常的嗎?
所以我在反駁時,直接談預期性差的這次增長,因為雖然我對他的不識數,已經有了不少見識,但我還是不自覺的,用一個會加減乘除的人的標準,去衡量他。
不過經你提醒,以不識數的標準來說,數字的任何變動,對他的預見性,都是重大考驗,這些因鋼鐵廠的建造與生產引發的耗能增加,雖然因為周期相對長而穩定,而易於預算,但對於不識數的人來說,則應區別對待。
頂端 Posted: 2006-11-24 20:48 | 5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