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與九個分校

(2008-06-29 00:02:34) 下一個

抗日軍政大學

抗日軍政大學(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

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紅軍大學,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抗大的學生開始主要是紅軍中高級幹部,後來也招收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目錄
1 曆史
2 建製
3 一分校
4 二分校
5 三分校
6 四分校
7 五分校
8 六分校
9 七分校
10 八分校
11 九分校
12曆任校長
13校歌 
 
曆史

1936年6月1日,抗日軍政大學前身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保安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麵軍抽調,包括校長林彪,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副校長劉伯承不久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負責抗大工作。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後來也直接轉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由校長林彪抽調。保安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

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遷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製都隻有半年左右,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骨幹。

1939年,抗大總校、陝北公學等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在陝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都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的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 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建製

抗大總校
抗大總校有十四個大隊。大隊長是團級幹部。

一分校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晉東南的故縣成立。校長何長工、副校長周純全。 1940年1月,遷至山東沂蒙山區。 1941年與濱海師範合並改為濱海建國學院。 即現在的臨沂師範學院。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晉察冀建立。後更名為華北軍政大學,即現在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於延安,許光達任三分校校長。1941年12月,改為延安軍事學院,院長是徐向前。 三分校的俄文隊則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之一。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蘇邊區的永城成立。 前身是新四軍遊擊支隊隨營學校。後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五分校
1940年底,抗日大五分校在江蘇鹽城地區成立。又叫抗大華中總分校。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鄉成立。 1943年結束。後在六分校基礎上組建抗大太行大隊,後擴建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並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興縣成立。校長彭紹輝。後於1943年遷往甘肅慶陽東華池。

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在皖東的天長境內建立。

九分校
抗大第9分校:1942年5月,以抗大第5分校蘇中大隊為基礎,擴建抗大第9分校,隸屬新四軍第1師。粟裕、劉季平、張崇文、杜屏、曹為情、謝雲暉、劉亞奇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該校成立後,即渡江南下,到蘇南地區與第2、第16旅教導隊合並。1943年夏,隨著整個蘇中形勢的好轉,第四分校返回江北辦學。1945年­春改編為"蘇中公學"。後並入華東軍事政治大學。

曆任校長
林彪

校歌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的作詞者是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之一凱豐(何克全),1937年初所作。歌詞如下:

黃河之濱,

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

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

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們,努力學習,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我們的作風,

同學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鬥,英勇犧牲,

我們的傳統。

象黃河之水,洶湧澎湃,

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

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