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原突圍——隨軍家屬怎樣突圍

(2008-06-27 01:42:37) 下一個
革命征程笑回眸之四轉戰豫西

作者:孟鬆濤

  四、隨軍轉戰豫西

  1944年4月18日,日寇以5萬兵力發動了河南戰役。當時駐守河南的國民黨軍蔣鼎文、胡宗南和湯恩伯所屬部隊40萬餘人,在日寇麵前不戰而潰,狼狽逃竄,37天丟失了鄭州、洛陽、許昌等38座縣城。深受“水旱蝗湯”之害的河南人民,又處於日寇鐵蹄蹂躪之下。

  5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向河南發展方針的指示》,要求河南地區組織抗日遊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

  6月30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向河南發展問題給北方局的指示》,要求派兩個健全的小團,配備得力幹部,深入登封、臨汝、密縣等山區,建立豫西抗日根據地。

  7月3日,太行軍區五分區政委徐子榮、七分區司令員皮定均接到中共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的緊急通知,立即去總部接受任務。

  他們馳馬趕到左權縣(原名遼縣)麻田鎮八路軍總部駐地。當時,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領導同誌都去了延安,由鄧小平同誌主持八路軍前方總部和北方局的工作。

  鄧小平、滕代遠親同誌親自接見了他們,向他們傳達了黨中央的決定:為了鉗製日寇行動,解救豫西人民,擴大解放區,從戰略上溝通華北同華中根據地的聯係,最後打敗日本侵略者,決定從太行軍區抽調一支精幹部隊,組成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迅速渡過黃河,挺進豫西,擔負起開辟豫西抗日根據地的先遣任務。

  前總參謀長滕代遠宣布了總部的命令;任命皮定均為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徐子榮為政治委員兼豫西黨的地委書記,方升普為副司令員,郭林祥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在上級統一安排下,從太行軍區各部門抽調了一批優秀的指戰員和豫西籍地方幹部,組建了兩個團(三團和三十五團,約1700人)。

  徐子榮和支隊其他領導親自做思想動員,進行抗戰形勢、任務的教育,新區的方針、政策的教育,豫西人民的苦難和風俗習慣的教育,以及紀律教育,等等。

  隨後,部隊又專門進行了渡河戰術和強行軍等軍事訓練,掌握強渡黃河、挺進敵後的作戰本領。

  9月5日清晨,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從林縣郭家園誓師出發,踏上了挺進豫西的征途。

  9月21日深夜從濟源縣河清口渡口強渡黃河。隨後,又連夜通過隴海鐵路,涉過洛河和伊河,進入了伊川縣境,向嵩山地區挺進。

  子榮離開太行時,我因為懷孕,就留在五地委做一些具體工作。

  1945年2月7日,我生了一個兒子,取清漳河之名為孩子起名清漳。

  40天後,子榮派人來接我,因我沒有奶水,隻好將孩子托付給奶娘,含淚告別太行到了豫西。擔任了偃師縣委副書記兼一個高山區委書記,領導群眾開展了“反霸倒地”運動。

  豫西人民長期遭受“水旱蝗湯”禍害,缺衣少食,生活艱苦。在災荒年間,多數農民為了活命,忍痛賣掉土地,有的一畝地隻賣一袋麵,甚至幾十斤紅薯。“倒地”就是要把災年賣出去的土地按原價倒回來,祖祖輩輩依靠土地為生的貧苦家民,迫切要求把土地贖回來。

  徐子榮和地委領導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徐子榮主持召開了地委會,研究決定,支持農民倒地,以專員公署名義公布法令,規定“貧可倒富,富不倒貧”,“按原價倒回,不計利息”,“買賣雙方協商,群眾評議,政府批準,”“違抗不倒,處以罰款”,等等。這樣,在豫西十個縣很快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倒地運動。大批貧苦農民重新獲得了土地,生產得到了恢複和發展,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抗日熱情,紛紛參軍,壯大抗日武裝力量。

  1944年10月,在延安組成的河南人民抗日軍及其第三、四支隊,由王樹聲司令員和戴季英政委率領,渡過黃河,於1945年2月底到達白粟坪,與豫西抗日獨立支隊會師,成立了河南省委和河南軍區,王樹聲任軍區司令員,戴季英任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

  豫西抗日獨立支隊編為一支隊兼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為皮定均;徐子榮為省委委員、一地委書記兼一支隊政委和一軍分區政委。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抗日戰爭勝利。為了爭取國內和平,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黨中央以民族利益為重,作出了必要的讓步。一支隊奉命撤離豫西,南下桐柏、大別山區,與李先念率領的新四軍五師匯合。一支隊和地方武裝迅速集中,進行了整編。一支隊改編為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皮定均、徐子榮分任旅長和政委,方升普、郭林祥分任副旅長和副政委。

五、中原化裝突圍

  日寇投降後,蔣介石打著“恢複交通”、“接受日軍投降”的幌子,向共產黨領導的各個解放區發動進攻。蔣介石調集了30萬軍隊,從四麵八方向中原解放區撲來,把中原軍區6萬人的部隊壓縮在東西100公裏左右、南北20公裏左右的狹窄地帶,妄圖一舉殲滅。

  1946年6月中旬,中原的軍事局勢一觸即發。6月24日,王樹聲司令員緊急召見皮定均和徐子榮,宣布了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決定中原人民解放軍主力突圍到其他解放區,由一旅作掩護。

  當時,我和張峰(皮定均同誌的愛人)正在旅部駐地白雀園的小學當老師,因為打仗,學生很少,但我們也努力多做一些工作。

  6月25日,我們正在學校,突然接到通信員送來的郭林祥副政委寫的一張字條。我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孟鬆濤、張峰,見條速回,有要事!”

我倆馬上趕回旅部。郭副政委對我們說:“部隊馬上要撤退,經研究決定凡是沒有戰鬥力的家屬一律自行突圍,希望你們化裝和難民們一起走。給你們每人一身便衣,一千元法幣。”

我問:“還有誰?我們什麽時間走?”

郭答:“你、張峰、周道(郭林祥的愛人)、李偉(張參謀長的愛人)和2位老人(民主人士)”。

我說:“我們的外形和難民相差太遠了,而且又是外省口音,再說這法幣都是新票子,怎麽去花”

郭說:“一切你們自己想辦法,這幾個人由你負責。”

  於是,我們幾個都換上了破破爛爛的便衣,用土和鍋灰將臉和手、腳弄髒,將法幣藏好,我就對大家說:“咱們要分散,混到難民中,要作為他們的家庭成員,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才能互相掩護。”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就和難民一起向外突圍。

  當日傍晚,我們走到一處小店時,因天色已晚,大家就擠在小店外麵的茅草屋裏睡,我和張峰睡在一起。躺下不久,就聽見屋裏進來一群人,大聲的說話。我仔細地一聽,發覺是敵人的便衣。隻聽一個人說:“這群難民中有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皮定均、政委徐子榮、副政委郭林祥的老婆。”

  “你怎麽知道?”

  “我是打入這個部隊的,親眼看到她們化裝成難民的。”

  我一驚,從木板房的縫往裏一看,見說話的那個人是支隊劇團的王金蘭,怪不得對部隊的情況了解的這麽清楚。

  “好呀!我們去把她們抓起來吧!”

  隻聽另一個聲音說:“別急,諒她們幾個娘們也跑不出我們的掌心,我們也累了一天了,明天早上再抓她們,讓她們發表反共聲明,然後再送到七十四師(國民黨的王牌部隊)。”

  我急忙推醒張峰,低聲說:“壞了,特務把咱們認出來了。”

  “怎麽辦?”張峰緊張地問。

  “先不要動,等敵人睡了再說。”

  正在這時,隻見一個人端著煤油燈從屋裏出來,挨個看了看正在熟睡的難民,我一捅張峰,我倆馬上閉上眼裝睡。好不容易聽到屋內鼻聲如雷,我對張峰說:“你趕快鑽出去,不要驚動別人。”

  我倆鑽出茅草屋,一看外麵空無一人,我們就向來的方向跑去。張峰正值懷孕,我對她說我們要趕快找部隊來解救她們,你慢點走,我在前麵快走。

  就這樣,我們大約走出了20多裏,看到路邊有一茅草房,我就敲門,一位老大娘開門問我們幹啥?我一看大娘像個好人,就問:“大娘,附近有咱們的部隊嗎?”

  大娘說:“前麵村子裏有。”

  我馬上就向村裏跑去。在村頭碰見部隊的哨兵,我把情況向他說明後,他即帶我去找他們的連長。我向連長表明身份後說:“你馬上組織一個便衣班,跑步趕到那個小店,一定要在佛曉前把她們解救出來。”

  我又詳細地向他交待那幾個人的特征。連長馬上叫了一個便衣班,向我們來的方向跑去。我又出去把張峰接回來,連長安排我們休息。我心急如焚,一會兒跑出去看看,天蒙蒙亮時,我看到從那個方向來了一群人,我一問:“是誰呀?”

“是我們”。

  我聽出了周道的湖南口音。一會兒就看到她們幾個在便衣班的掩護下回來,我的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才落了肚。

    當我帶著她們幾個又回到旅部,向郭副政委說明情況,郭副政委說:“小孟,多虧了你沉著機智,遇事不慌,否則我怎麽向旅長和政委交待呀?”

  突圍未成,子榮說你們還是隨著部隊一塊兒走吧。

  主力西進後,晝夜不停地戰鬥、行軍。從時間計算西方早已聽不見炮聲等情況,皮、徐首長判斷,主力已越過平漢鐵路很遠了,一旅的掩護任務已經完成。

  於是,一旅揮師東進,在密布敵人的間隙中,不畏艱險,冒著酷暑,忍饑挨餓,克服艱難困苦,曆時24天,經過大小23次激戰,終於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1000多裏的追擊堵截,全旅7000多人,傷亡減員僅2000多人,用最小的代價,突出重圍,為黨保存了一支經過嚴峻考驗的武裝骨幹力量,勝利到達目的地--蘇皖解放區。

  在洪澤縣高良澗、順河集地區進行休息、總結、整頓、補充,改編為華中野戰軍第十三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