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勇士臨危受命打通映秀,汶川通道——5月16日23點抵達汶川 (圖)

(2008-06-03 10:19:51) 下一個



雅虎資訊 正文

6勇士臨危受命打通映汶通道
發表時間:2008-05-31 15:50 來源:四川在線


專題:四川汶川發8級地震 [為地震遇難民眾哀悼]

“隻要能救出震區一位父老鄉親,我就是犧牲了也無所謂。”這是在映秀前往汶川途中,與戰友們一起救出230餘名群眾、被泥石流砸成重傷的熊先浩,在5月29日蘇醒過來說的第一句話。

命令:打通映秀到汶川的通道

5月15日,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上將再一次向武警四川總隊下令必須以最快的時間,從映秀出發打通向汶川的生命通道。

武警四川總隊將這項任務交給了成都武警指揮學院。

正在映秀抗震救災的成都武警指揮學院從2000多名幹部學員中挑選出6名強悍的勇士,組成6人救援探險小分隊。這6名隊員由3名教員和3名學生組成,教員有政委馬毅,幹事熊先浩、王林,學生有劉可、喬誌平、趙新雲等人。

出發:6勇士臨危受命

15日下午5時,6勇士帶上藥品、急救包、幹糧和水緊急出發了。

出發前,指揮學院院長餘成拉著馬毅的手,沉重地說:“幾支兄弟部隊都對這條路探險過。由於嚴重塌方,道路艱險,都退回來了。我希望你們能完成任務!一定要活著回來!”

沿著岷江逆流而上的213國道和317國道基本全部坍塌,走出映秀鎮街口,嚴重的山體滑坡已把公路攔腰截斷。

餘震中隨時都有石頭翻滾下來。王林負責聯絡,馬毅政委負責全麵指揮,熊先浩負責攝像,記錄地貌和災情,3名勇敢的學員背好裝備,注意觀察山體震動。

出發不到3公裏,他們就遇到了餘震,亂石飛滾而來……一些誌願者紛紛撤回!馬政委跟大家強調:“我們最緊要的任務是把路探準,給首長提供救災的決策依據,我們一定要勇敢而科學的完成任務!”

並給大家示範科學的行走姿勢。


沿途:安撫鄉親搶救幸存者

他們在爬行中不時發現路邊有很多車輛,被亂石埋在下麵。他們都要想辦法看是否車裏人還活著,在映秀通往汶川的8公裏處,6勇士從廢墟堆裏刨出了7輛車,但車裏人都遇難了。

6勇士不時從身邊遇難的遺體前爬過。艱難的前行中,他們就一個信念:“打通這條生命線!”

3公裏過去了,7公裏過去了,不管是行走還是爬行,他們行進速度一刻比一刻加快。

一路通過衛星電話,斷斷續續向映秀匯報情況。

6勇士一路行走到銀杏鄉,看到這裏房屋倒塌,鄉親們驚恐萬分。見到武警官兵到來,鄉親們如盼到救星,紛紛擁至武警們身前。

政委馬毅把鄉親們集合到一塊,鄭重的對鄉親們說:“鄉親們,我知道你們受苦了,你們放心,黨和政府一定會以最最快的速度來解救你們,給你們送藥品和物資,你們不要驚慌,先呆在原地。”說罷便叮囑村幹部維持秩序,安撫群眾,並教授他們一些急救知識,留下一些藥品。

艱險:6人手拉手爬過危橋

時間有限,他們還要繼續趕路,盡快探通前方的情況,他們在銀杏鄉隻做簡單停留就開始了趕路。來到下一個鄉鎮桃關鄉,桃關鄉同樣是一個受災嚴重的鄉鎮,情況跟當初進入銀杏鄉時一模一樣。勇士們在給鄉民們做了安撫工作後又馬不停蹄的趕路。

過了桃關鄉,來到岷江大橋。眼前的岷江大橋已被震得搖搖欲墜,隨時有坍塌的危險。“怎麽辦呢?”

遊過岷江去嗎?但是現在特別需要保持體力。

最後,他們采用險招,6人小心翼翼的爬上了大橋,手拉手,一路艱險終於到了對岸。

戰友受傷:他們抬著他前行

當大家舒心慶幸逃過了一劫時,餘震又來了,此時他們正站在岸邊山腳下,餘震導致山體抖動,從山上滾落的飛石夾雜的泥土洶湧的往下墜,勇士們無處可逃,隻能在飛石下艱難的閃躲著,他們身上都多處被碰傷擦傷。

餘震過後,大家發現熊先浩被埋在一堆泥石中,隻露出了個頭,他痛苦地呻吟著,大家齊心協力將他從泥石中解救出來。可熊先浩固執地賴在地上不肯起來,他說:“不要管我!你們繼續趕路,我跟著你們隻會連累你們,前方的鄉親還盼著你們,指揮部更急需你們報告災情,你們快走!”說完死也不肯站起來。怎麽勸也沒用,最後其他5個人硬是將熊先浩抬著上了路。

繼續前行,來到一條隧道前,隧道口被山體滑坡的飛石封住了,他們的前行又受到了阻擋。

如果不通過隧道,就意味著要翻越一座大山。但山上已滑坡,無路可走。

他們隻好將封住的隧道口掘出一個小洞,馬政委帶頭鑽了進去,大家打起手電,在黑暗中摸索前進。隧道裏偶有滯留的汽車和行人,馬政委讓劉可給這些人分了些幹糧和礦泉水,告訴他們,一定要堅持,後麵的救援部隊馬上就會趕來。走出隧道,他們來到下羊店鄉。

在那裏做完安撫工作後,勇士們正欲繼續趕路,沿途一個危房內,傳來一個小女孩的求救聲:“叔叔,救救我!”6人循聲而去,這個小女孩的雙腿被坍塌的空心板壓住了,女孩不停地哭泣。見此情景,他們急忙用盡全力將空心板抬起,救出了小女孩,並將女孩送到鄉醫院搶救。

5月16日23點,

6人一行經曆艱難險阻終於到達汶川,

圓滿地完成了探路查災情的任務,

他們沿途共救治群眾230餘人。


陳勇張世海 記者文琴鍵實習生沈可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