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徽 巢湖的銀魚 (圖)

(2007-10-29 01:45:23) 下一個



炸銀魚[圖]
來源:轉自互聯網 作者:未知

·配  料: 銀魚200克。
雞蛋清180克 澱粉(玉米)25克。
醬油20克 花生油50克。(HaoChi123.com)

baidu


·操  作:

1.將銀魚洗淨;

2.將蛋清打成雪花狀;

3.蛋液加澱粉,攪成蛋白糊;

4.銀魚蘸勻蛋白糊,過油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即成;

5.吃時蘸醬油。(HaoChi123.com)


·營養價值: 銀魚 - 又名銀條魚、麵條魚、蛤殘魚、白飯魚。銀魚(WhiteBait)是指鯡魚苗或小鯡魚,這種小型的銀魚通常是在地中海及大西洋捕獲。全年都有供應,但春夏...【所有銀魚菜譜】

·所屬菜係: 蘇菜 - 蘇菜係即江蘇地方風味菜。江蘇是名廚薈萃的地方。我國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職業廚師和第一座以廚師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這裏。製作野雞羹供帝堯食用,被...【所有蘇菜】

·試試這些: ·桂花銀魚[圖]

·糖醋沉白

·鍋塌銀魚

·銀魚掐菜

·銀魚生雞絲湯

·雪花銀魚

·奶湯銀魚

·香脆銀魚[圖]

·銀魚火鍋[圖]

·銀魚芥菜

·酥炸銀魚

·巢湖銀魚球[視頻]

·生財銀魚羮[視頻]

·翡翠銀魚[視頻]

·香煎銀魚[視頻]

·鍋鰨銀魚

————————————

您的位置:首頁>>>安徽特產>>>巢湖特產
合肥市土特產 巢湖土特產

巢湖銀魚

【巢湖銀魚】

巢湖銀魚體形細長而潔白如銀,肉密無刺且滋味鮮美,素有巢湖魚類皇後的譽稱。

  銀魚,古稱膾殘魚。

  唐朝皮日休分明數得膾殘魚和宋代司馬光銀花膾魚肥的詩句,指的都是銀魚。

  巢湖銀魚吻短、眼大、無鱗,細長側扁,身長寸許。每年2月、3月、4月和秋季,是巢湖銀魚的自然繁殖期。

  幼魚生長一兩個月便可成熟。

  目前巢湖銀魚每年有兩個捕撈季節,分別為5月中旬至6月申旬、9月中旬至10月申旬,以春秋之交為捕撈旺季。

  巢湖銀魚的營養價值頗高。每百克鮮銀魚,含蛋白質8·2克。

  曬幹後的銀魚叫燕幹。每百克燕幹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熱量1709·4千焦,鈣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巢湖銀魚鮮食最美,不用開膛洗理,用水漂一漂洗淨即可烹調。

  習慣吃法有:

  銀魚炒雞蛋、銀魚炒韭菜、銀魚燒豆腐、銀魚包餃子和氽湯等。

  若加雞蛋、蝦米、元宵麵等調成銀魚糊,再過油酥做成冰銀魚,色味俱佳。

  燕幹主要用於煮湯、打鹵,其味清香適口,寬中健胃。

  銀魚除供鮮食和曬成燕幹外,還可製成罐頭品和作為多種菜肴的佐料。

  目前,巢湖銀魚除內銷外,年出口量上百噸,銷售到港澳和日本、東南亞、西歐、北美等地區和國家。

————————————

巢湖:銀魚體內出現寄生蟲 生態警鍾再次敲響(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10-10 

2007年9月1日,在合肥市義城鎮,許多居民生活垃圾被扔在巢湖湖區沿岸。 新華社發

銀魚體內出現寄生蟲是導致銀魚銳減的另一原因

漁業管理局漁政科張華革科長告訴記者,漁業部門在冬季銀魚團體中發現一種寄生蟲寄生在銀魚腸道內。漁政人員隨機找到一條銀魚,都可以在其體內發現2、3條舌狀絛蟲寄生蟲。經安徽農業大學水產專家鑒定,這種寄生蟲叫舌狀絛蟲。舌狀絛蟲的大量繁殖嚴重影響了銀魚自身的生長和繁殖。這也是巢湖銀魚產量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華革認為,銀魚體內的寄生蟲大量生長的根本原因,也和巢湖水質惡化有關。巢湖銀魚是非常嬌嫩的魚種,它們在惡劣的水質環境下生存,更容易感染上致命的疾病。如果巢湖水質得不到改善,銀魚數量將會繼續減少,甚至可能會有滅絕的危險。

據張華革介紹,排入湖中的汙水導致水質惡化,輕者不利於魚類生長繁殖,種群發生退化,重者則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按照規定,兩種情況都是漁業汙染事故。但是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隻有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後,才能界定是漁業汙染事故。“巢湖漁業管理局最近查處了兩起漁業汙染事故,都是排汙口附近出現了大量魚類死亡。但是,還有更多的汙染事故是沒有被查處的,有時明知企業是在排汙也束手無策。巢湖是跨區域湖泊,對屬於合肥地區的企業執法非常艱難。” 他說。

漁業管理局漁政執法大隊王群利隊長告訴記者,執法人員在南淝河的入湖口處可以清楚地看到,流進來的黑色河水和湖水顏色涇渭分明,相接處的界線非常清晰。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一言

————————————

免費郵箱 用戶名 密碼 本站搜索 中國搜索 網 頁 新 聞 行 業 區 域 網 站 圖 片 MP3 Flash 論壇
首頁 | 資訊 | 政策 | 財經 | 國際 | 健康 | 教育 | 文化 | 論壇 | 直播 | 投資 | 地產 | 奧運會

新聞 | 圖片 | 華人 | 法製 | 軍事 | 體育 | 旅遊 | 藝術 | 博客 | 訪談 | 名企 | 消防 | 專題庫

評論 | 天氣 | 國情 | 環境 | 科技 | 周末 | 地方 | 讀書 | 報告 | 視頻 | 職場 | 短信 | 供應商






氣候變化 | 治沙行動 | 水體治理 | 行業資訊 | 環境公報 | 專家建言 | NGO之聲 | 環保圖集
[打印文章] [推薦朋友] [進入論壇] [進入博客]

首頁>>環 境>>汙染舉報字號:大 中 小
巢湖:銀魚體內出現寄生蟲 生態警鍾再次敲響(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10-10  發表評論>>




2007年9月1日,在合肥市義城鎮,許多居民生活垃圾被扔在巢湖湖區沿岸。 新華社發

銀魚體內出現寄生蟲是導致銀魚銳減的另一原因

漁業管理局漁政科張華革科長告訴記者,漁業部門在冬季銀魚團體中發現一種寄生蟲寄生在銀魚腸道內。漁政人員隨機找到一條銀魚,都可以在其體內發現2、3條舌狀絛蟲寄生蟲。經安徽農業大學水產專家鑒定,這種寄生蟲叫舌狀絛蟲。舌狀絛蟲的大量繁殖嚴重影響了銀魚自身的生長和繁殖。這也是巢湖銀魚產量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華革認為,銀魚體內的寄生蟲大量生長的根本原因,也和巢湖水質惡化有關。巢湖銀魚是非常嬌嫩的魚種,它們在惡劣的水質環境下生存,更容易感染上致命的疾病。如果巢湖水質得不到改善,銀魚數量將會繼續減少,甚至可能會有滅絕的危險。

據張華革介紹,排入湖中的汙水導致水質惡化,輕者不利於魚類生長繁殖,種群發生退化,重者則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按照規定,兩種情況都是漁業汙染事故。但是在實際的執法過程中,隻有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後,才能界定是漁業汙染事故。“巢湖漁業管理局最近查處了兩起漁業汙染事故,都是排汙口附近出現了大量魚類死亡。但是,還有更多的汙染事故是沒有被查處的,有時明知企業是在排汙也束手無策。巢湖是跨區域湖泊,對屬於合肥地區的企業執法非常艱難。” 他說。

漁業管理局漁政執法大隊王群利隊長告訴記者,執法人員在南淝河的入湖口處可以清楚地看到,流進來的黑色河水和湖水顏色涇渭分明,相接處的界線非常清晰。

文章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一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