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飲食觀 ZT
(2007-09-18 09:02:10)
下一個
人民網>>文化>>飲食文化>>名人食趣
孔子的飲食觀
2006年08月12日16:43
孔子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雖然他沒有對飲食問題發表過論述,但是他的飲食觀仍然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他最早提出了關於飲食衛生、飲食禮儀等內容,對中國烹飪觀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客觀地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黃河流域已達到了較高的烹飪技術水平。孔子的飲食思想豐富而具體,並且與實踐相結合。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主張飲食簡樸 孔子曾經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可見他並不追求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生活。他追求飲食簡樸而平凡,他說:“飯蔬食,飲水,其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因此,他對於那些有誌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為恥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談的態度,即所謂“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而對於家境貧寒、簞食瓢飲、居住陋巷、好學不倦的弟子顏回,則大加稱讚,他說:“賢哉回也!”意即顏回的品質多麽高尚呀!
講究飲食衛生 孔子提出了許多飲食衛生的原則和鑒別食物的衛生標準,而且闡述精辟,見解獨到。這集中載於《論語·鄉黨》中。如:“魚餒而肉敗不食。”食物陳舊變味了,魚和肉都腐爛變質了,都不吃。“色惡不食。”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臭惡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飪不食。”烹飪當有度、有節,實喻言行當有度、有節。孔子的“道”體現在飲食之“禮”中,因而,“敗”“餒”“色惡”及“臭惡”,實指“無道”,而“不食”體現了“正道”的追求。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倫理思想的灌注方麵,是獨具匠心的。在論語這樣一部闡述儒家倫理思想的著作中,講到不食餒魚、敗肉,表層的含義,這僅僅是對食物質量的要求,更為深刻的喻意是,孔子對周禮崩壞的痛惜及對更為理想的社會秩序的追求。“不時不食。”如果不是進餐時間,不吃。因為吃飯不應時會擾亂腸胃的消化功能。“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吃飯應以作為主食的穀物為主,吃肉佐飯,要使肉與飯有一個適應的比例。肉太多,飯太少,油膩膩的,是肉氣勝於飯氣了,也不相宜。這一點既反映華夏民族的飲食文化意識,又合乎營養衛生的原理,因為蛋白質和脂肪消化後的尾產物帶酸性,吃肉過多的人,由於小腸液和食物中的堿性中和力長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壓高的人吃肉過多更是危險。“唯酒無量,不及亂。”其意為隻有酒沒有限製(當時酒的酒精度很低),但以不醉為度。通過節酒,可以正飲酒之“禮”,進而也有利於道德品行的修養。“沽酒、市脯不食。”市上買來的酒,多有摻水摻雜質的;買來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潔衛生,都不能吃。這當是從衛生出發,與《禮記·王製》所雲“衣服飲食,不粥於市”可以互相印證。“不撒薑食,不多食。”每餐必須有薑,但也不多吃。因為薑味辛,可祛濕解毒,食前吃一點有益於健康和飲食。“食不語,寢不言。”吃飯不說話,睡覺時也不說話,這不僅吃得雅潔衛生,而且能及早進入夢鄉,自然這也是符合衛生原則的。孔子不僅講究飲食衛生,而且講究飲食藝術。《論語·鄉黨》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主張吃飯時,食品盡可能做得精細,烹製時,肉要切得細致。如此做,一方麵益於健康,另一方麵,這與周禮中對人的言行的嚴格要求是極為類似的。孔子“食不厭精”的飲食觀,是他對中國飲食文化創建的一個理論觀點。它體現了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已經總結了物質和精神的兩個方麵。孔子是位傑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這種對飲食烹製的要求,就其嚴格程度而言,並不亞於他對人的道德修養的要求。
注重禮儀禮教 孔子論飲食,多與祭祀有關。《論語·鄉黨》雲:“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為國君助祭後分得的肉食,要當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過的肉超過三天就不吃了。“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鄉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後,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後自己才出去。此“禮”反映了古代社會森嚴的等級製度。“有盛饌,必變色而作。”做客時有豐盛的筵席,就神色一變,並站起來以示感謝。又《論語·述而》雲:“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嚐飽也。”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因為服喪者不會飽食,辦喪事者應有悲哀惻隱之心。孔子對飲食問題非常重視。他的飲食觀完整而自成係統,涉及到飲食原則、飲食禮儀、烹飪技術等多方麵,並為我國的古代飲食理論拓展了思維空間。有趣的是孔子雖講究美食,卻一生恓恓惶惶,奔走列國,有時候不免忍饑挨餓,經常過不上什麽好日子。但是他的後裔,特別是在明清兩代,被封為“衍聖公”的孔子嫡係世襲家族,卻真正錦衣玉食,享盡了人間的富貴榮華。尊孔子飲食思想創建的孔府菜,曆經灶前桃李花開,已成為中華美食大家族中的獨秀一枝。孔府菜是最典型、級別最高的官府菜,它具有選料珍貴、烹調精細、技藝高超、形象完美、盛器講究、菜名典雅、禮儀隆重的特點,這與古齊魯“雅秀而文”的風氣一脈相承,這大概也是孔子的一套飲食觀在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吧。
(金衛東薦自《中國檔案報》孔潤常/文060609)
來源:人民網綜合 (責任編輯:劉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