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的曉說裏麵,有一集專門講到武林。隻有中國有武林和武林文化。其他國家都沒有。
文人,武林和青樓,是咱們中國人漢人特有的情懷。青樓,文人都常有人寫有人拍,唯有這武林,這部片子是第一次嚐試。
以前有過各種武打片,藏龍臥虎啊,葉問啊,李小龍啊,新龍門客棧啊。要表現的或是俠義精神,或是英雄人物,並不是真正著眼於武林。武林其實是個很複雜的世界。
武林的起身,就是一幫子習武之人,後來大多是鏢局鏢師。大部分是粗人。咱們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早期地盤和場子都是靠真刀真槍,一拳一腳打出來的。所以成名的武人,也有難免種種傲慢,自私,狹隘,保守,霸道,熱衷內鬥的惡習。
後來奠定了江湖地位的大佬們慢慢立了各自的門派。
武林中人最重門派。門裏門外,師承淵源。到了這個階段,大家拳來腳去的打鬥少了。慢慢江湖中也形成一種默契,互相給麵子。盡量不公開打鬥,但是有了矛盾難免要過招,互有輸贏。
這時候"文鬥"慢慢多起來。因為有地位了,輸了的話咱丟不起這個人。
"文鬥"也不完全是表演賽,不是咱美國電視上的那種假拳擊。也是要分勝負的。所以宗師們在底下還是要苦練不止力求精進。
但是這時候,因為功夫招式已經都有了一定的形式了,要想精進,更重要的是靠境界。
境界和功夫是緊密聯係的。所謂武術的最高境界在於“以武治心”,指的就是練功達到一定境界之後,反過來又使自己功夫達到質的突破。
功夫是術,境界卻是道;功夫是末,境界是本。
這個“質的突破”指的是什麽呢?就是“合於道”。 “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王家衛的電影中勇敢地嚐試去展現它。
上次的問題清單裏提到,宮二為什麽要去奉道?奉的是什麽道?
有的人會問,馬三既然說訂了親的人沒資格要回宮家東西,那退了親就行了,為什麽要奉道?
上文說了,宮二奉的是"獨行道"。 獨行道武林中一種獨特的誓約,一輩子就是一個人了,不留兒女,不留財產,不留絕技。
就是說我不光現在不成親,以後我就是贏了你,我也永遠是宮家人,永遠不會結婚。 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鄭重的承諾。是最高檔次的約定。
除了宮二的"獨行道",電影裏還表現了宮羽田"舍己成人","大成若缺"的道。已及葉問"大道至簡"的道。
宮師傅一輩子沒有輸過,用自己的一輸,成全了葉問。又用自己的死,希望能成全馬三的悟道和"回頭"。可惜失敗了。但是這個缺,也就是象那塊掰了一個缺口的餅一樣。正是因為缺,才更顯出他一代宗師人格的高尚。
葉問的武功招式,一共三板斧。宮家有千變萬化,他隻有三招抵擋。到香港後,他也 “正骨點穴,一概不會”;“舞獅搶炮,一概不教” 。 這是大道至簡的道。
除了這些,當然還有更高端的普天行義的孫先生的大"道"等等。就不一一說了。
如有捧場,下一篇來一篇風花雪月的,講講看似無情的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