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在家生產經曆(麵試篇)

(2007-08-07 01:13:26) 下一個
剛才看了跟貼議論,敬佩、厲害之類的詞是不敢當的,因為我隻是這世上千千萬萬個在家生下孩子的母親之一--想想醫院出現以前,孩子都是在哪裏出生的?隻是現代醫院體製把在家生孩子這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希奇化了。有些反應是在意料之中的——“愚昧!真要是有緊急情況大出血什麽的,搶救都來不及!”——這些話語也曾牢牢回旋在我腦中,使我確信:醫院是生產孩子最安全的地方。但是,我在一年多忙碌的照顧女兒過程中,一直惦記著要回顧自己的經曆,把它寫下來,就因為我也曾經有過想當然,有過盲點,在經曆過後,覺得學習到很多東西,不是道聽途說或靠書本想像,而是真正體驗到了。我覺得應該與大家,特別是麵臨生產的姐妹好好地說說我的經曆以及想法,用意並不是全麵否定醫院的作用,而是想借描述一個自然的生產真實狀況到底如何(至少在我的案例),來討論一個“好的”生產究竟應該是什麽樣的。

請相信,我的在家生產這一決定絕對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盲目自信,我相信我比大多數人做的準備還要多:上網查詢,借閱書籍(不下十本),參加醫院的產前學習班,打電話跟在家生產過的人交流——可以說我是被知識充分武裝了頭腦的--雖然生的當時主要是身體做主。還有我有一個拿了醫學和醫學人文學雙博士學位的老公做谘詢,婆婆也是退了休的注冊護士,我的父母,我都有參考他們的意見--孩子雖然是在我肚子裏長成的,但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的。我終於找到了能相伴一生的愛人,精心孕育了這個愛情結晶,當然希望有一個“好的”生產。對於我來說,這個“好”絕對不隻是指底線結果,即孩子出世。

這裏要提到,有了“在家生產”這一念頭之後,我的行動還是謹慎的,除了開始打電話約midwife麵談,並沒有中斷醫院的產前學習班。反過來,正是在這個班裏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堅定了我的念頭,加緊了麵試midwife的工作。這些情況,其一是,主講護士反複地強調:孩子出世就好,剖腹、順產的人臉上不會被貼上不同標記的。這話護士說來是安慰剖腹產者的,但我聽著就是不舒服,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我想當時從護士弱化剖腹與順產區別的話中,我感到了醫院剖腹產可能性高的威脅:醫院是安全就是全部。而對產婦來說,生產是一種人生的重大體驗。這裏就存在著醫院標準與產婦願望的差距。)其二是,看生產錄像,其中剖腹產一節中有個細節,就是醫生把寶寶取出,清理子宮後,會把子宮翻出體外來檢查,當時看得我就嚇一跳:真是現代醫學“人是機器”的演示啊!我心裏就已經很抗拒醫院了。其三就是,看完錄像,安排我們去參觀產房、育嬰室。這時我老公終於露麵:因為這次參觀將要對我們的生產安排決定起主要參考作用。護士帶領我們一路走。在產房,我沒看到我加拿大好友提到的按摩浴缸,看到了一張搖得高高的,就在明亮頂燈下的產床--躺在上麵會像是玎板上的一塊肉,還有產床那麽高,方便了醫生護士檢查,但是我會覺得很不安全呀,陣痛起來動一下會滾下來呀,傷著我寶寶了,還有那燈,也會讓我很緊張--我心中亂想,便隨著護士的介紹轉頭看四周,看到了寶寶出生後要躺的暖箱,不鏽鋼的,看到了看不到景色掛著窗簾的窗戶。我和老公一致同意:這將是在實驗室生孩子!隨後又得知,萬一有情況需要手術,得轉移到另一層樓去。然後又隔著玻璃看那些由於黃疸被照燈的小寶寶們,雖然護士護理得很精心,畢竟不是一對一,所以就看到有的寶寶在那裏張嘴獨自大哭,有的睡著了,但我還是覺得他們可憐,也主要是覺得房間裏放滿了寶寶,像蜂房一樣。

這次參觀使我老公的傾向也加強了:我們認為,既然有問題同樣要轉移,從自己家渡一條街去是不會增加多少危險性的。

所以我開始加緊選擇midwife的工作。我心裏還是挺激動地,因為竟然會有這“在家生產”這樣的可能,在國內的話是想都不要去想的。加上自己已經孕期靠後了,所以很快在朋友推薦的名單中電話約了一個MIDWIFE麵試。所謂“麵試”,就是通過交談來感覺這個MIDWIFE的個性是否自己喜歡,她的資曆是否讓自己信得過之類。我列了個問題清單,有十來個吧,比如她是怎樣進入midwife行業的,之前作過些什麽,她自己的生產經曆,她接生過多少個BB,轉醫院的幾率,出現狀況她通常的後備方案,她會轉胎位的手法嗎(我知道的一個朋友出現的狀況就是胎位在臨產時轉為坐位,被送到醫院經OB轉胎位順產)等等。我們就坐在我家,愉快地談了個多小時。有一種女性與女性之間的同情感,而不是醫生與病人之間“我比你懂得多”的不平衡感。具體的談話內容這裏就略過,但提一個她跟我講的她在醫院生產的經曆其中一個細節:她在生產前跟OB表明了自己的意願:不給初生寶寶滴防感染的眼藥膏,因為她的產前檢查顯示產道清潔,而且她和丈夫兩人都潔身自好。但是孩子第二天被抱來時,她一看就知道孩子還是被塗了眼藥膏。她當時憤怒又難過,哭著要老公帶她和孩子馬上回家。我後來把這個問題帶給我的OB.她的回答是:這是醫院的規定,是為了大多數寶寶的健康。我說難道我很確定我們夫妻二人都潔身自好,孩子還是得被硬性滴眼藥膏嗎?她說,誰知道丈夫是不是清潔的呀!我當時就想:這美國也太泛濫了吧,難怪這麽小心!同時也想:原來美國醫院也有家長作風,把病人當小孩。OB當然是泛指,但我聽著還是感到了一種羞辱。

與第一個midwife談過,感覺很好,親切,接近我以前對美國醫者的想象了。但是和我的保險公司核實後,發現她不在覆蓋的網絡之列,這意味著如果我找她接生的話,所有費用都得自己從口袋裏掏。再說,她隻是我麵試的第一個midwife,還無從比較是不是最合適的。所以接著我打了第二個midwife的電話,這一次是選了保險公司和朋友名單中重合的一個。而且她好像資曆不錯,是certified nurse midwife, 這意味著她擁有助產方麵的碩士學曆教育。她還擁有自己的生產中心(birth center)。我上了她建的網站,讀她寫的文章。感覺很不錯。

電話通了,交談了兩句,我生起一點失望:她好像不是很熱情,淡淡的。而且要我到她辦公室去麵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