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電影《偷香》(Stealing Beauty)隨感(1)
《活在愛與被愛中》(1)
作者:采菊東籬-天是鶴家鄉
前言:
四月十八日,我和大家一起參加了“多倫多文化藝術沙龍”舉行的《電影欣賞會》,觀賞由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電影《偷香》。電影放映結束後,大家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討論。龍友們從電影的時代背景、內容到藝術手法和配樂等等,都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很多意見非常有意思。給我們提供了不少新的視角,也啟發了我們的想象。
有些網友認為,電影裏的人物過著一種美麗而詩意的人生;有些人認為無法忍受這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有人對他們錯綜複雜的內心感情感到疑惑;有些朋友覺得結構鬆散;有些網友認為這種結構符合電影的風格;有些朋友對其中的音樂大加讚賞;有些網友迷醉於電影富麗的畫麵中....... 。
討論會進行得熱烈而有序,從各位朋友的發言中,我感受到他們良好的鑒賞能力和文化教養。直到夜深人靜時,我們依然覺得意猶未盡。
下麵,我根據自己對電影觀看後的感想,寫了一篇粗略的影評——
《活在愛與被愛中》。希望能起拋磚引玉之效,歡迎龍友們參與討論!
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的作品《偷香》
如果把電影分為故事電影和詩歌電影,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的作品《偷香》無疑就是後者。它是貝托魯奇人到中年時信手拈來、爐火純清的作品。電影如詩如歌、充滿了浪漫的異國風情,對於我們習慣生活在北國嚴冬的影迷們而言,如送來了一股溫潤的地中海和風。
不少朋友說,電影畫麵很美,但是內容難懂,有頭無尾地不知所雲。若以傳統觀念而言,這樣要求很正常。看電影,人們習慣離不開故事情節,沒有了故事的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尾,必然費解。
但貝托魯奇的某些電影另當別論。《偷香》是一部帶有“法國新浪潮主義”和“意大利寫實主義”風格的作品。欣賞它,可能需要跳出傳統的電影審美思維,換一種方式,以一種新思維和讀詩歌的方式去觀賞《偷香》,沿著露西的感情線索走進電影,也許會有豁然開朗之感。
那麽,貝托魯奇為什麽拍這部電影呢?電影描述的是一群什麽樣的人?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麽內容呢?探討了什麽問題?導演向我們展示的人物是一個怎樣的感情世界?這部電影的架構如何形成? 線索在哪裏?他用什麽藝術手法表達自己和人物的生活形態和心靈的?
這個山頭生活著的是一群什麽樣的人?
讓我們跟隨電影蒙太奇快速地掃描一下吧 :木雕藝術家伊恩·格雷森為了尋找即將失落的傳統文化,十八年前帶著英倫情人戴安娜來到意大利的一座山上開荒,隨同的還有戴安娜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兒女—— 美蘭達和克理斯多。這個山頭是熱衷於離群索居者的人間香格裏拉,人們在此可以遠離塵世的紛爭、為所欲為。於是吸引了一些崇尚自然生活的朋友們在此寄居。他們有法國的藝術老商人吉樂米;後來身患晚期血癌的作家阿曆克斯·帕斯;電台感情生活主持人乃密。一些依然活在繁喧的都市的人們,也選擇它作為心靈的暫時休憩之地:已成為珠寶設計師的米蘭達帶著他英俊的美國律師男友回來探望媽媽;紐約的詩人兼模特兒沙拉哈蒙兩度上山探訪;戰地記者卡羅帶著他的兒子米歇也會駐足此地;意大利貴族後裔尼古拉和弟弟奧斯瓦爾多也是這個山頭的常客...... 。 正如尼古拉的朋友來訪的評價:每次來,好像到了另一個星球,創造了另一個空間,總有一天,來這裏的人要用護照。
這是一群拒絕政治、討厭政府的無政府主義者,鄰居布魯諾家安裝電視天線看競選,吉樂米帶著大夥潑水喉宣泄不滿;公務在身的“中尉”不期來訪,大家就在餐桌上冷嘲熱諷地“禮待”他。他們盡管年齡、性別、國籍、語言、種族不同,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生活的目標卻很一致。正如電影中他們自我表白一樣“這裏的國民不聽別人講話, 隻表達自己的主張,”,在自言自語中自得其樂。這群地道的享樂主義者,可以在一起無代溝地集體裸泳;在山頭的常青藤架下享受落日晚餐;在通宵的派對上狂舞、醉酒、集體吸食大麻;甚至放肆地借酒耍賴...... 。
在性取向上,他們也是一樣的五彩繽紛。有克理斯多和尼古拉以及英國青年的同性戀;尼古拉的雙性戀和濫交;米蘭達和理查的婚外情和縱欲;女大男小的乃密和米歇的野合;色情狂卡羅熱衷的一夜情...... 。生活的放蕩,似乎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他們的“偷香 ”是現在進行式的,隻是形式有所不同。
露西·哈蒙和奧斯瓦爾多也是追愛的一族,但他們有自己另外的價值取向。他倆潔身自好、相信處女與處子之身的純潔性和聖神性,維護自己道德觀念、並堅守著愛情的一塊聖地。
這部電影是一幅當時社會人感情和性欲的“清明河上圖”。導演貝托魯奇用它濃烈的激情讚美著無敵的青春、宣揚愛情的至上。他亦以電影獨特的語言書寫了理智和感性、縱欲和堅守;他探討了人性和倫理道德、現實和願望的衝突;也給我們展示了人的某些異質性。
導演向我們展示的人物是一個怎樣的感情世界?——
(1)愛人與被愛的露西
十八年前,還是青春女性的沙拉. 哈蒙來訪伊恩剛剛成立的新家,她美麗迷人、個性放蕩不羈。在戴安娜回英國辦理離婚手續的空隙,沙拉和伊恩維持了一段性愛關係。沙拉回到美國不久,就產下了他倆的女兒露西。四年前,沙拉帶著還是女孩的露西再次上山探訪,露西邂逅了貴族後裔尼古拉,並品嚐了生命的初吻。隨後沙拉在美國自殺身亡。她沒有給還處於童年的露西留下有關她身世的遺言,隻是以含蓄的詩歌交代了露西受孕的背景和一個模糊的場景。
十八年後,已長得亭亭玉立的露西接受了繼父的生日饋贈,以為伊恩作模特的名義來到這個意大利山頭。這個美麗的故事,就始於露西這段意義非凡的尋父與尋愛之旅。
露西在出場的時候,她還是一個很單純的女孩,不修邊幅地斜躺在火車上聽流行音樂,睡覺的時候嘴角還掛著一縷口水,但她青春的形體如嬌豔的天堂鳥驕傲地盛開著,火車上就引來了色情狂卡羅對她的偷拍。自從母親去世,露西一直沒有走出失母的陰影,在她的內心,她依然很懷念這唯一的至親。導演為此安排了一個很細膩的心理描寫鏡頭:當露西從戴安娜手中接過母親穿過的衣服時,她拿起衣服貼著臉溫柔地聞嗅,仿佛想從中能嗅到一點母愛的溫馨。稍有感情經曆的人都會明白,當一個人失去愛時,會產生孤獨和空虛感,孤獨和空虛又會衍生渴望,希望尋找另一份愛情來填補。對於露西而言,尋找生父並把感情轉到生父和異性愛情上是唯一醫治心靈創傷的良方。它也使故事的發展從感情內在的邏輯中找到了合理性。
如果說父親還需要偵探一樣地秘密找尋,而夢中的愛人尼古拉是明確的。愛如一條蠶絲,在一位豆蔻少女的心中輕輕吐露。尼古拉成了露西感情的唯一寄托。他外遊未歸,露西就和黛西到她們初吻的小河邊流連、回味;站在窗前倚欄遙望。每一聽到尼古拉的名字,她就豎起耳朵探聽他的行蹤。她默默地等待,直到看到尼古拉帶著一臉愛琴海陽光旅行歸來。即便露西在尼古拉的記憶中似乎變得模糊了,露西還是興致衝衝,站在窗邊深情地目送他的汽車在塵土滾滾中離開,然後在房間興奮地狂舞。第二天,露西還采取主動,直闖尼古拉的莊園找他。大樹下,她恍然大悟,尼古拉早已移情別戀、另有所愛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就如此從愛的火爐一下子掉進了一個冰窟窿。導演安排她騎了一架單車一路跌跌竄竄,摔在一個土坡上。心靈的傷比肉體更痛,連奧斯瓦爾多上前幫助,她都無意答理。
我們從電影的另一段無對話的心理戲中,可窺見露西內心的挫敗和傷害: 尼古拉帶卡貝耶拉來伊恩家晚餐,兩人舉止親密。鏡頭是一個露西的大特寫,雙目注視尼古拉一對在交談,幾秒鍾後,露西馬上轉頭,一臉不屑的樣子。接著鏡頭又轉到尼古拉和卡貝耶拉談笑甚歡。畫麵是一個露西的中景,表情落寞,憤怒。接著,出現一個很巧妙的鏡頭—— 尼古拉轉頭,突然停止笑容。接著鏡頭出現露西一張非常失望、痛苦的臉。導演是非常高明的,沒有對話,沒有鋪墊,隻是用鏡頭的切換,用幾個眼神就完成了露西從震驚,失望,不屑,一直到痛苦、落寞的全部過程。
尼古拉是一個出生於傳統貴族家庭的花花公子,雙性戀者,是男性的米蘭達。在他的人生信條中是沒有愛情的,隻有簡單的沒有麻煩的性。他像一個貪婪的獵人,追逐著年輕的獵物。那個黃毛丫頭的露西珍而惜之的初吻,對他而言,隻是一杯隨意潑掉的隔日茶。直到一天他偶然看到正擔任模特兒的露西露出半邊粉嫩的胸脯, 於是淫心大發,即趕走玩厭了的卡貝耶拉 ,調轉頭來去獵取露西。畢竟,露西是單純的,當他聽到尼古拉向他表達的花言巧語,饑渴的心開始動搖了。“這就是橄欖園”是她們約會時唯一的一句台詞,流露了她無法掩飾的內心激動和羞愧,露西衝動地拉著尼古拉往地上滑,接受他的親吻。當尼古拉想進一步進攻她的時候,露西卻開始猶豫了。又是一個大特寫:她合上眼睛,表情木然,開始沒有反應,然後反抗,大聲叫,“不,不,我不,停止!”最後憤怒地 推開尼古拉,跑掉了。
露西愛著人,也渴望被愛。但想得到她的童真,必須是有條件的,那該是一份純潔的愛。聰明而自愛的露西牢牢地守住了這條防線。經此一役,露西明白了,開始從憧憬中走出,從無知中走出。她覺得,應該保留自己的處女之身給值得愛的男人,因為性愛對她來說是聖神的。——這也是為什麽伊恩說,露西不同於她的媽媽,露西的眼神“流露出喜樂”的原因。
期待了四年的初戀破碎了,這顆痛苦的心如何撫平?這裏有一組景深控製得很好的鏡頭:阿曆克斯的眼睛向窗外眺望,遠景是形象模糊、垂頭喪氣的露西在歸來,沉重的關門聲衝擊著阿曆克斯的心頭。她回到房間,鏡頭上是一張掛滿淚珠的露西大特寫,她一邊哭,一邊撫摸著自己幾近被尼古拉強暴的雙腿。阿曆克斯無言,但從他無奈的神情中感受到了露西悲涼的慟哭,這個女孩在麵對鏡子顧影自憐。—— 愛雖然破滅了,一個少女卻在痛苦的瓦礫中結出成熟的心靈之果。她堅信,失去愛情,她還有親情。
接著,露西拿著媽媽的詩歌,帶著滿臉的淚痕到隔壁見阿曆克斯。此刻,這兩代人已彼此成了心靈上一對相依的精神戀人了,露西是很信任阿曆克斯的。
活在愛與被愛中—— (2)
http://www.artssalon.com/phpBB3/viewtopic.php?f=8&t=1922&p=11443#p11443若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於:“多倫多文化藝術沙龍” http://arts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