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頌》—— 一首詠唱千年,依然百聽不厭的歌
作者:采菊東籬/天是鶴家鄉
說起《聖母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些迷惑。上千年來,為什麽這首歌在世界上那麽家喻戶曉?為什麽那麽多偉大的歌唱家樂此不疲地演唱它?為什麽它經過無數時代的變遷依然曆久不衰?人們為什麽要如此向瑪麗亞敬獻一片虔誠?她是誰?
羅馬天主教的教義認為:除了包括耶穌在內的聖父、聖子、聖神,聖母瑪麗亞也是信徒一個可信賴、可以轉達他們的祈禱到神的台前的對象。因為在天主(神)遣派他的神子耶穌來到世界進行救世工程期間,聖母瑪麗亞參與了整個過程。從耶穌的誕生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她為人類的救贖也分擔了苦難。她離世升天後,依然承擔著轉達人們的祈求、以讓世人獲得永生恩惠的重任。敬禮聖母瑪利亞是敬禮耶穌人性的自然結果。所以,天主教的禱告文中除了第一經文《天主經》,《聖母經》也是信徒重要的祈禱經文,著名的“玫瑰經”就是由很多《聖母經》串連而成的。
歌曲《聖母頌》就是根據向聖母祈禱的經文內容譜寫而成的曲子。大家知道,西方是基督教的大本營(包括羅馬天主教、東正教、中世紀宗教改革後湧現的各種派別的耶穌教)。公元313年,自從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結束了曆時三百年的“教難”之後,天主教在歐洲蓬勃發展,至今依然是美聲歌唱藝術的發源地意大利的國教。在漫長的一千多年曆史過程中,歐洲音樂家們創作了瀚如煙海的宗教音樂。在西方音樂曆史上,於“浪漫主義時期”之前,幾乎所有的音樂家都寫過《聖母頌》的曲子。有名的是法國的古諾,德國的舒伯特、巴赫,意大利的德普雷、卡契尼、維瓦爾第、馬斯卡尼,奧地利的安東. 布魯克納、莫紮特等等。其中最著名、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是兩首,一首是古諾的《聖母頌》。另一首是舒伯特的《聖母頌》。這兩首都是音樂學院學生的必修課。
“Ave”是讚美的意思,“Maria”就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名字。也有人中國化一些,翻譯為“萬福瑪麗亞”。記得小時候就讀神學院的叔叔經常教我唱的就是這個歌名。
《聖母頌》雖然由不同的作曲家用不同的樂思來表達對聖母的禮讚,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音樂非常莊重、肅穆、安詳、緩慢,有一種聖潔和崇高感。
古諾生於十九世紀初葉,一生和天主教有極深的淵源,早年就生活在修道院,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這首《聖母頌》創作於1855年他三十七歲時,他采用了150年前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第一號前奏曲的分解和弦作為伴奏,創作出古樸、優雅的宗教旋律,表達了人類對聖母的讚美和祈求。這首讚歌的和聲和主旋律創作時間相隔了一個多世紀,經過漫長的音樂風格變遷,在偉大的天才作曲家糅合下,使人聽來天衣無縫、珠聯璧合,沒有任何痕跡。可見古諾對巴赫的音樂研究得多麽透徹、理解得多麽深邃!也隻有對宗教有一份聖徒似的真摯和虔誠,才會創造出如此撼人的音樂奇跡:
http://blog.xuite.net/annice0819/music/15440471 古諾
這首歌,對演唱者的音域要求比較高。我喜歡它平緩、寧靜的開頭,更喜歡樂曲最後進入高潮“用你溫柔的雙手,擦幹我們的眼淚,在我們苦難的時候”,這一種撕心裂肺的哀號和激動。樂曲的最後很美,在聖母靈光的撫慰下,祈禱者的心靈在尾句的 “阿們”(意指“但願所求的能得到”)中趨向平靜。
舒伯特的《聖母頌》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沒有采用傳統的經文,而是用蘇格蘭詩人、曆史小說家瓦爾特·斯各特(Scott,Sir Walter 1771~1832 )的長詩《湖上美人》中的《愛倫之歌》歌詞譜寫。故事中的女主人翁是貴族達格拉斯的女兒愛倫公主,她跟隨被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放逐的父親來到異地他鄉,承受著遠離自己的愛人和父親蒙難的雙重痛苦。在大臣佩恩的豎琴伴奏下,她跪求聖母瑪麗亞的像前,唱起這首祈禱曲,以傾訴她的心中的煩憂和期望。
http://blog.xuite.net/annice0819/music/15440372(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版本,錄音也好。)
樂曲總共三段。前奏的和弦由豎琴輕柔、緩慢的伴奏開始,接著是一位純潔的少女輕柔、虔誠的祈禱:
啊 聖瑪利亞
溫柔的母親
請你聽一位少女懇求
在這冷靜的深夜裏,
我的禱聲飛向你的身旁
我睡到明天早晨醒來
而周圍仍然是這樣淒清
啊 聖母 要將女兒導引
啊 母親 我是個可憐的人
啊 聖瑪利亞
啊 聖瑪利亞
聖潔的母親
當我們在岩石上沉睡
有你來保護我們
硬的岩石也會變得柔軟
在夢裏我看見你微笑
我仿佛聞到玫瑰芳香
啊 聖母 我要向你傾訴
我一片赤誠少女的心
啊 聖瑪利亞
啊 聖瑪利亞
純潔的母親
世上的一切鬼怪妖魔
紛紛逃走無蹤影
我們再也不會受到欺淩
因為你對我們最關心
我們都得到你的愛情
啊 聖母 我虔誠的懇請
啊 母親 願你永愛我們
啊 聖瑪利亞
間奏曲中豎琴的撥弦發出的柔美之音,如少女晶瑩的淚珠,在月光的映照下閃耀的純潔光芒。
整首曲調深邃、溫文,旋律流暢、感情濃鬱。一個純真的少女虔誠的祈禱形象很逼真地展現在我們麵前。聽著讓人動容—— 這樣的祈禱怎能不感動聖母?(詩歌的最後結局是艾倫的父親被國王赫免,她也和自己的情人馬爾科姆重聚。很多年以前,我讀過這個《湖上美人》詩篇的片斷。)
這首歌,對音域的要求沒有那麽高,演唱技巧也不複雜,但是想唱得動人非常難。不僅要有演唱德奧藝術歌曲的修養,還要有一份宗教的虔誠。我個人認為:應該用古典的演唱方法去演繹更能表達舒伯特音樂清純的樂思和旋律的色彩,所有現代版的《聖母頌》唱法,都不過是“麥當勞”快餐的翻版。
這首《聖母頌》的版本太多了,無數歌唱家用不同的聲部唱過這首歌,我聽過幾十個版本,自己最喜歡的版本之一是阿美琳演唱的。上麵這個和她唱的很像。全曲散發著玫瑰花似的芳香,傳達出一份聖神的情感與直達心靈的意境。
下麵請點擊下鏈,欣賞不同很多作曲家和不同版本的《聖母頌》( Ave Ma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