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37)
2016 (42)
2021 (42)
大家上了年齡,便有了懷舊的習慣。
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小時候的剃頭挑子。
剃頭師傅估摸著時間,兩三個月就過來轉一趟,這幾條街片基本上屬於他管,別的師傅也不來,也可能他們有默契。
忘了他們的吆喝聲是什麽,反正那幾種手藝人都有他們標誌性的口號,剃頭的,磨剪刀的,修盆的,彈棉花的,錯不了的。
我媽聽得吆喝聲就把我和我弟支出去,給兩毛錢,剃倆頭。
院子裏看剃頭師傅擺弄他那套家當頗為神奇。
小小的一挑子,竟然有那麽多門道兒。這一頭是機關無窮的木匣子,無窮多個小抽屜,裏麵藏著各式各樣的小寶貝,推子剃刀小木梳,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底下掛著油光發亮的小板凳,卸下來擺到院子中間,孩子們坐上去等待剃頭。這一頭更加神奇,增光瓦亮的小銅盆底下竟然是生著火火的小炭爐。師傅變戲法似的從哪兒弄來一壺水倒入盆中,這邊開始剃頭。
油乎乎的圍裙套在孩子脖子上,手動推子加梳子,頭上轉那麽幾圈,就大功告成了。
這頭的水也熱了,師傅拿手試試燙不燙,再續些涼水,把頭摁進去,肥皂一抹劈裏哢嚓,一會兒功夫一個鮮亮整齊的寸頭就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