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燈斯陋

random thoughts by 偶燈斯陋
個人資料
偶燈斯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雙文化自我定位/Bicultural Identity (ZT)

(2015-01-01 02:10:19) 下一個

鼓勵和幫助孩子建立“雙文化自我定位(Bicultural Identity)

 
鼓勵和幫助孩子建立“雙文化自我定位(Bicultural Identity)
 
讀了《O編輯總結:關於華人及ABC對自己的社會定位》這篇文章,感到內容翔實,文字生動,用辭生猛富有活力,基本畫出了目前在美國的華人的大致生存狀態和心態,隻是個別觀點在我看來似乎有失偏頗,有些絕對之嫌(比如說:“因為不管你是第幾代,隻要是黑頭發黃皮膚,隻要有外表顯著不同,就不可能真正融入。這是血淋淋的社會現實”,這裏這個“融入不可能”論,似乎值得商榷,“不可能”這三字我覺得用得過於絕對,不是很妥,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看法。不知“融入”這個詞是如何定義的——駱家輝趙小蘭他們算是融入了還是沒有融入?)。
 
在這一篇文字裏我想作一點補充,介紹幾種理論,即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一個理論框架,用理論為我們展現的不同視角來看待和理解我們在美華人的生存現象,厘清華人作為少數族群在美的眾生相的方方麵麵,並考慮如何幫助孩子適應由於跟隨父母遷徙而被動移民(父母是主動作出決定要移民的而孩子並不知道父母的決定所以是被動)所需要麵對的新環境,並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前次素娟的文章從兒童心理發育階段看興趣活動的選擇》使用的理論框架正是佛洛伊德的經典心理分析學派的接班人和修正者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我覺得用這條理論來幫助我們理解移民子女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正好合適。埃裏克森認為人的一生可以劃分為八個成長階段,每一個階段充滿成長機會,並且每一個階段給每個人交出了一個心理社會性成長的中心任務或挑戰,這些任務按照埃裏克森的說法是八個危機,它們分別是(1)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的危機(嬰兒期),(2)自主性與羞怯懷疑之間的危機(幼兒期),(3)主動性與負疚感之間的危機(童年),(4)勤勉與自卑之間的危機(少年),(5)自我定位清晰與自我角色含混之間的危機(青春期),(6)親密與孤獨之間的危機(青年),(7)創造與停滯之間的危機(中年),(8 人格完整與絕望之間的危機(老年)。成功的化解危機可以使人進一步朝前發展,不斷成長。
 
與本文直接有關的是埃裏克森的第五階段的危機:自我定位(Identity)。這是發生在青少年階段的心理成長任務。青少年(adolescence)階段是以快速生長期/性成熟期/青春期(puberty)開頭的。通過驟然來臨的生理巨變,孩子有了自審的需求。再加上皮亞傑指出的認知思維能力往往也隨著生理成長飛躍到了抽象思維的階段,這就為孩子的自我審視添上了翅膀。這個時期的孩子介於兒童和青年之間,需要對許多事務進行調試和適應,他們對自己身體新的部件需要適應,對於一直仰視但現在比自己個頭都矮下去的父母的角色需要適應 (對同伴的看法的看重,對父母等成年人開始使用批判的眼光),對於自己的認知能力以及與父母老師辯論起來居然可以打平手的能力都需要重新適應,這無法不迫使自己發出那個古老的問題: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問一聲:“我,是誰?”—Who am I? -- 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考慮自我定位了。自我意識往往包括多層次,通常有職業自我,性別或性角色自我,以及觀念自我(含政治,宗教,哲學,等世界觀方麵的信念)--career identity, gender identity, ideology identity.
 
因為可以抽象思維,可以讓思想放飛天馬行空,那麽青少年們便紛紛嚐試:形象麵貌,活動,才能,興趣,未來的職業,等等。比如穿著全黑作gothic裝扮,將頭發染成綠色或紫色或寶藍,穿洞戴耳環鼻環舌環眉環,在多個學校的課外小組中踴躍參與,海選適合自己的那一項,搜尋世界上屬於自己的立腳之點(niche)
 
如果說埃裏克森的理論為我們理解青少年狀態提供了指南,那麽也為心理學界的同儕及後輩的研究指出方向。在埃裏克森的同事和後輩中有一位馬斯亞(James E. Marcia 1937- )在青少年人群中作出研究之後在埃裏克森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式,又稱為“自我定位地位理論”(identity status theory)。加拿大溫哥華的西蒙菲沙大學心理學係退休教授馬斯亞認為,根據一個人是否開始尋求自我定位的過程,以及在經過探索搜尋之後認定了一個自我定位而作出承諾與否,可以劃分出四種自我定位的地位:見表格如下:
 
 
                                            是否開始探索搜尋 (Exploration)
                     Yes (是)
                      No (不是)
是否作出承諾Commitment)
Yes (是)
Identity Achieved (自我定位完成)
Foreclosure (提前決定)
No (不是)
Moratorium (探索之中)
Diffusion (延遲決定,散漫)
 
1自我定位完成:這一類青少年已經經曆了認真思索,考察了各種可能的(他/她感興趣的)選項,並且作出了選擇,作出了決定,對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作出了承諾。
 
2探索之中:這一類的青少年明白了自我定位的重要性,已經開始考慮自己有哪些選項,正處於一一加以考察,進行審視的階段,隻是不急於馬上作抉擇。在大學裏他們往往轉換專業。
 
3提前決定:這一類青少年尚未經過探索未經過自己的深刻思考,便早早作出決定,鎖定了一個自我定位。這個決定往往是家人或身邊的權威者,比如教師,牧師,教練,父母等人越俎代庖替他們作出的,或者“建議”和影響她們作出的決定。比如父母灌輸給孩子的教誨給孩子定大學的專業和今後的職業(華人父母多期望孩子學醫學計算機學金融),孩子則未多加思考全盤接受,認為父母總是會為自己作最佳設計的,錯不了!
 
4延遲決定:這一類青少年沒有意識到確立自我定位的重要性,他們在心理成熟度上往往仍然趨於幼稚,所以他們既沒有啟動探索搜尋的過程,也沒有為自己的自我定位作出抉擇,作出承諾。
 
馬斯亞認為,任何一個在12歲到20歲的年青人,都有可能處在這四種自我定位的地位分類裏的其中之一。年齡越小,越有可能在延遲決定或探索之中,越大的越有可能完成自我定位這個心理任務,而提前決定的與年歲不太相關,由於不是自己的決定,往往過去一段時間甚至人到中年都有可能感到不適而需重新思考轉換方向。而且,馬斯亞也認為,從探索(Moratorium)到完成(Achieved)形成一個循環/cycle,這個循環在漫長人生中有可能重複,甚至多次重複,形成 MAMA的狀況。
 
按照埃裏克森(Erikson)的說法,這個為了自我定位而探索搜尋的過程是每一個青少年必須完成的心理成長任務,不論膚色黑白黃紅。那麽,作為少數族裔的青少年,所經曆的是否有些與眾不同呢?答案是:確實,少數族裔的青少年的自我定位,與其他人,真是不同。與埃裏克森的前輩佛洛伊德認定個體自身內部的掙紮鬥爭(比如:性或欲望)是推動個體發展的論點全然不同的是,埃裏克森認定個體與外界的互動關係推動個體發展,這個外界的影響就是人的社會關係:與父母的關係,與家庭的關係,與友伴的關係,與社區的關係,無不對個體成長施加影響。
 
少數族裔青少年與其他青少年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身處兩個文化體係與價值體係之間:一個是家庭父母兄姊從移民母國(比如中國)帶來的族裔根文化(heritage culture),一個是同伴及學校和社會呈現的主流文化。這兩者對於他們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但這兩者常常並不是彼此相融天衣無縫,往往針鋒相對水乳不融,為青少年提交了兩難選擇題,使他們不得不麵對難以選擇的頭痛心痛和困惑。所以說少數族裔青少年在這個期間的社會心理成長任務是雙重的:既要解決通常的職業,性別,意識自我定位,又要確立文化或族裔身份的自我定位。
 
關於少數族裔的孩子的心理成長,關注得比較早的有肯內斯克拉克與梅米克拉克博士夫婦(Kenneth and Mamie Clark)。他們是非洲裔美國心理學者。肯.克拉克在1971年出任過全美心理學會主席,是第一位榮任此職的黑人主席。他們在20世紀五十年代作的黑娃娃白娃娃的研究,發現在種族歧視的環境下,黑孩子自認白娃娃比黑娃娃更好,他們帶著這個研究成果到最高法院提供專家證詞,幫助1954年高院推翻“隔離但平等”的當時實施法律,結束了黑白學童分校這個種族歧視的狀況。之後有紐約的威廉克洛斯(William Cross)博士和加州的靜芬尼 (Jean Phinney)博士與同事們對於少數族裔青少年的文化自我定位的研究。
 
克洛斯提出以時間和經曆為線索的族裔認同的發展階段理論模式:
 
第一階段:遭遇之前
這個階段對族裔對種族毫無認識,認為大家都一樣啊,沒有不同啊。We are all human beings.

第二階段:遭遇
這個階段往往是因為遭遇到某件種族歧視事件或衝突,有了一個令人不安,令人憤怒,令人屈辱,或令人傷心的經曆,才引起對族裔概念的注意和醒悟,注意到自己少數族裔的身份。

第三階段:浸潤
這個階段是尋根階段,找到自己的族裔社區浸潤其間,有找到組織的興奮感,積極主動學習傳統文化文字,參加族裔社區活動,培養對自己族裔文化的親近感。

第四階段:內化
這個階段,青少年加強了族裔文化認同,從內心認識到自己是族裔以及族裔文化中的一員。

第五階段:內化並且承諾
這個階段見證青少年不但自認是族裔和文化的一員,自己的社會定位與族裔文化息息相關,而且作出承諾為族裔文化的堅持和傳揚而出力。

威廉 克洛斯是非洲裔心理學家,他的理論模式是根據在黑人青少年中作的研究和調查,但已經被業內人士借用於其他族裔例如亞裔,西語裔的青少年的研究中,可行性已經得到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實踐證明。
 
另外一個少數族裔青少年的文化自我定位發展的理論模式是芬尼和同事提出的,沒有以時間為線索,而是以青少年對於兩種文化認同的程度高低和態度親疏分類,有四種不同類型。見下列表格:
 
                               Ethnic Identity (根文化自我)
                     High
                      Low
Acculturation (主流文化)
High
Bi-Cultural (雙文化)
Assimilation (歸順同化)
Low
Separated (隔離狀態化)
Marginalized (邊緣)
 
1)雙文化自我定位:
這一類青少年對於根文化和主流文化都有高度的認同感。他們認識到兩者的不同,認識到兩者中任何一種文化都有長有短,他們可以揚長避短,汲取雙方精華,得到雙方的力量。
典型語言:我既是美國人也是華人。

2)歸順同化:這一類青少年對於主流文化有高度認同,但對於根文化的認同程度很低。認為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與中國沒有什麽瓜葛,沒有什麽關係。
典型語言:我不是什麽加破折號的亞裔美國人或者華裔美國人(Asian-American),我就是美國人。

3)隔離狀態化:這一類青少年對於根文化的認同程度很高,但對於主流文化的認同程度卻很低。
典型語言:我隻是華人不是美國人。

4)邊緣化:這一類青少年對於主流文化和根文化的認同程度都很低,感覺是遊離生存在兩個文化的邊緣,既不怎麽認同主流文化,也不怎麽認同根文化。
典型語言:我在和美國人在一起時,覺得自己是華人; 和華人一起時,卻又覺得自己是美國人,結果他們誰都不覺得我是他們的“自己人”。

芬尼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在這四種類型裏,心理健康程度最高,社會文化適應程度最佳的是完成了雙文化自我定位的青少年。邊緣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社會文化適應度最低,而歸順同化的青少年與隔離狀態的青少年的兩種狀態介於另外兩組青少年之間;歸順同化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低於隔離狀態的青少年, 但歸順同化組的青少年比隔離狀態組的青少年在社會文化適應方麵相對較好。
 
克洛斯和芬尼的這兩個理論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的孩子的成長心路。

這些理論給華人移民家庭的啟示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順利適應,我們應該鼓勵和幫助孩子建立雙文化自我定位。有可能的話,盡量為孩子創造條件建立雙文化自我,具體如何作,正是需要大家來討論交流,互相取經的。有一點,我們應當很清楚:我們的孩子,他們生長在這裏,他們是美國人,是華裔美國人,是美國的少數族裔。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了解美國文化也了解中華文化,鼓勵他們認清兩者精華而汲取收存,也認清兩者不足之處以舍棄避開。美國是個人主義,但強調平等。個人主義比較注重個人的責任心,成就感,敢言敢幹,崇尚自由;中華文化注重團體精神,以和為貴,講究老幼尊卑有序,注重教育。當遇到偏見和歧視時不能躲避,而應當直麵抗爭。以為采取“歸順同化”不認同中華文化,隻認同主流文化,要做“純粹”的,不帶破折號的美國人,以不會講中文為榮,其結果是自我意識的錯位:自以為與華人社區毫不搭界,可別人仍然會把你看成華人。比如設計了越戰紀念碑的林瓔,就有過這個經曆,小時候在家使用的言都是英語,父母不對她們講中文,致使她有過長達20年的困惑,最終解開疑惑是通過接受自己的雙文化自我定位。
 
主要參考資料:
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 Vedder, P. (2006).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55, 303-332.
[題外話:1.5 Generation vs. 1st and 2nd generation
移民第一代,移民一點五代,移民第二代。
移民第一代是指在外國出生長大,到成年之後才移民到美國的移民,不管是合法還是非法。
第二代是指父母是第一代移民,自己則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是移民的在美國本土出世的人(以及出生國外但在6歲前隨父母移民的孩子)。而一點五代,則是在海外出生(外國,比如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英國,越南,墨西哥,等等),在未成年時但在7歲以後, 隨第一代的移民父母來到美國的移民子女。(這個6-7歲分界是芬尼以及同事研究裏的定義)
最早聽到這種分類的是日裔移民中,他們自己分移民一世,二世,三世,四世等等。他們的表達是一世/issei, 二世/nisei, 三世/sansei, 四世/yonsei, 五世/gosei.
 在個人收入方麵,據說移民一點五代的收入高於移民第一代和第二代,具有移民優勢?也許第一代移民生活尚未安定,語言不太流利,處於劣勢;而移民二代融入主流,習慣了安定生活,與主流人民共同安逸?沒有了銳意進取的精神?而移民一點五代耳聞目睹父輩的艱辛,而又有掌握流利語言的優勢,具有高度的奮鬥進取意識,並且,他們有在根文化裏生活過的經曆,對於雙文化各自的長處短處看得清楚,懂得如何揚長避短,掌握兩者精華,在兩種文化之間遊刃有餘,故而勝出?]


相關鏈接:迷失之後(1)

相關鏈接:虎媽與狼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