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品茶閑話----農曆年和立春

(2013-02-11 00:23:34) 下一個

今年(農曆癸巳)的春節往後了不少,到了二月的10號,比陽曆新年整整推後了41天。這是因為2012年(農曆壬辰)有閏月----閏四月。就是說在2012(壬辰)年裏,不是正常的十二個月,而是十三個月,把通常農曆年354天左右變成了384天;而去年公曆下的365天不變。所以,2013年的春節就“姍姍來遲”了。

因為公曆一年的天數和農曆一年的天數相差至少十一天,所以,可以大約推算,明年的春節在一月底或二月一號。農曆和公曆間的換算是個挺有意思的事。我的白人同事總問我為什麽中國年不在一個固定的日子上,我告訴他們,這是因為中國人很聰明,曆法基於地球在太陽和月亮這兩個天體間運行的規律。簡單說是月按月亮,年按太陽。因為一年的長短,不是月亮繞地球轉的整倍數,所以,中國年不在公曆的固定日子上。多數聽眾聽後,讚歎一下,不求甚解。但也有的說,隻要“年”是根據繞太陽轉定的,那就該固定在某個特定的日子上,如陽曆的一月一號。既然中國年也是遵循太陽的,就不該一年長,一年短,新年無定日。別說,遇上個愛較真的,你還真的再多費些口舌。

中國年長短不定,是事實,也是缺陷,但是無奈,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因為這是和陽曆年一樣,要讓新一年的起始,在兩個月的交接時候。不能設想為了保證每年的等長,就讓新年起始在某月的8號或10號,那這個月剩下的日子,是新年的,還是舊年的?月亮轉地球十二圈,用了354天,和地球繞太陽的365天相比,少了十一天,這是第一個不會固定在一個日子上的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把這十一天積累起來,幾年就差了一個月。中國人聰明,想出了閏月:把一個整月加到接下來的那一年,使那一年有十三個月,曆法上又平衡了。怎麽加呢?有個規律,就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以十九年為一個循環,等於是日月相對地球運行的最小公倍數。至於這個閏月加在那一年的什麽時候,要看傳統的季節與月份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正月要在春天前,四月過後是夏天;七月流火秋天到,十月天涼寒衣齊。月份太早地到了對應季節的前麵,就在那個月的後麵,加上一個相同名字的月份,把月份推後,讓以後的月份和季節又對齊了。這樣一來,大年初一,就更不會固定在一個和太陽有關的日子上了。

其實,盡管農曆年不代表“精確”的一年,但農曆年裏的二十四個“節氣”,卻是完全按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時的位置定下來的;每一個“節氣”,都是精確的公曆計時,占365天的1/24。對於幾千年以農業為最主要生計的民族,不管月亮能帶來多少美妙的詩意,靠天吃飯是硬道理。所以老祖先知道光靠看月亮運行,不能確保衣食無憂;要向太陽找和諧,才能豐衣足食。創造二十四節氣,對保障和指導農業生產,必不可缺。因此,從漢朝起,人們就把節氣作為曆法的一部分推廣了。在這些節氣中,為首的是“立春”,意味著一年的開始,就在這一天。所以,立春是很大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很多年,人們對春天和新一年慶賀,就是在這一天進行的。

由於二十四節氣嚴格按照太陽運行,而農曆年由月到年的確定,是按月亮的圓缺變化,於是就出現了新年與節氣的矛盾---有時在前,有時在後。以今年為例,節氣“立春”(2月4日)是在大年初一之前,交在上一年(壬辰年)的歲末;或者說,今年沒立春節氣。這種情況不常見,但不是絕無僅有。古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時,人們通常把立春那天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俗稱過小年)。套回到今年,立春那天(二月四號,或臘月二十四),就應該是春節(這是民國後的新詞)。立春兼春節,春意更濃。

說到這,想說說我的建議: 因為節氣是中國曆法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非常精確的一部分; 立春是節氣之首,一年之始;立春也是相對於公曆的確定日子。在我們想把這個傳統中國節日推向世界,得以普天同慶之前,我們是否應該明確把“春節”或中國年元旦,定於立春日,或2月4號呢?這樣的好處是統一化,規格化,便於宣傳,便於記憶;同時也符合古老的傳統。事實是,無論海外,還是國內,除了幾個傳統的節日還是農曆的日子,人們越來越少地使用農曆,原因就是它對公曆的不確定性。用中國人首創的節氣與農曆年結合起來,推出在公曆上有固定日子的立春,做為中國年新年慶典日,會使“春節”有真正意義----天下立春,萬象更新,新年起始。

你怎麽看,茶友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覺得南極人的三個觀點都很對。

農曆節日的公曆日期不固定,反過來,也可以說公曆節日在農曆上不固定。人家猶太人的新年走的是猶太曆,從公曆上來說,比中國的農曆更不固定,不照樣是美國的公共假日。所以說,洋大人人的概念其實已經在自己心裏了,隻是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承認罷了。

現在一般中國人的手機上都裝了中文的日曆軟件,想不看農曆都能不經意看到。中國人誰也不會天天盯著農曆看,但是重要的節氣和節日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因為要過節,那天吃什麽東西都是有講究的。農村的人就更知道了,因為大部分人過陰曆生日,婚喪嫁娶要看日子,幹農活當然更得看日子。

農曆新年不用成為世界性節日,隻要成為美國的公共假日就行了。別看美國這麽牛掰,美國也沒有任何節日成為世界性節日。感恩節可以說是最美國性的節日,美國之外唯有加拿大過,而且還不是同一天。

成為公共假日的目的是讓中國人自己享受,洋大人知道與否不重要,讓他們跟著沾光休一天就不錯了。猶太新年成為公共假日這麽多年了,有幾個非猶太人能知曉每年的具體日期?相反,一般在美國的華人,對什麽感恩節、複活節的具體日期,遠沒有對春節那麽熟悉,但每年也跟著老美樂此不疲。
kingfish2010 回複 悄悄話 大俠想法不錯, 技術細節還得推敲,立春日是2月3號或2月5號呢?
zqy68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祖母總是用陽曆年和陰曆年來說元旦和春節。陰曆年是中國的,陽曆用的卻是西方的格裏高力陽曆(Gregorian Calendar),其實二十四節氣的曆法才是真正的中國“陽曆”~~

一陰一陽謂之道,讚成推廣(至少也要科普)“中國陽曆”~~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erracottawarrior的評論:

別說,這個我還真沒想過,謝謝提醒。:)不過,澳洲的朋友現在不也是在夏天慶祝“春節”的嗎?:)委屈他們了。

謝謝回帖!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南極人的評論:

您平日看陰曆嗎?熟知陰曆節日的對應公曆日子嗎?

心裏有洋大人的概念,才會時時流露出來:)中國國內還有多少人知道陰曆?海外華人和他們的兒女有幾個人記得陰曆?要讓春節成為世界性的節日,兩個具體日子都說不定,你讓誰去附和你呀。

複活節不同之處是個宗教節日,信教的人都知道他的算法。

謝謝留言:))
Terracottawarrior 回複 悄悄話 雞蛋裏挑個骨頭哈:在公曆上推出固定日子作為中國新年慶典日是好主意,但“天下立春”一說偏頗,這讓南半球的人們情何以堪啊;-)
南極人 回複 悄悄話 您可以這樣回答白人。
西曆的新年(1月1日)在中國農曆裏也不是固定的某一天,比如剛剛過去的西曆新年是(壬辰年)農曆十一月二十。明年的西曆新年是(癸巳年)臘月初一。

"閏"的概念,中國人有,西方人也有。

至於,由於春節在西曆裏不是固定的某一天,把其定為西方國家的公共假日會不方便,從而擔心洋大人不悅,實屬多慮,因為複活節在西曆裏也不是固定的某一天。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ZMAN的評論:

現在的公曆是太陽曆,以太陽運行為準;有些國家地區用太陰曆,以月亮為準(如藏曆,柬埔寨佛曆)。中國農曆是結合了太陰和太陽,是很先進的曆法。不足之處在於年的長短的不固定性,或說不科學性。解決的方法是用立春作為一年的定標。就方方麵麵都照顧到了。

過年好,謝謝回帖!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楊子的評論:
楊子好,新年快樂!
說立春為第一天,還是有爭論的。但如果立春在正月初一之前,立春為新年第一天,應該是公認的。
你活動能力強,幫著運作運作?:)
謝謝來玩:)
TZMAN 回複 悄悄話 我以為是這樣的:人們以日(地球自傳)定日(天),以月(月亮)定月(月份)。這樣年就應當以這兩者的結合。年 嚴格來講,並不僅僅是根據地球繞太陽而定的,而是同時考慮了日、月來定的。農曆19年一個輪回,和公曆是再次重合,而且更好地體現了和日,月的一致性。
楊子 回複 悄悄話
在地支天幹裏,每年是以立春為第一天的。比如,說今年是蛇年,就是從立春那年算起的。

你的提議很好。但在華人社團形成共識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要想做成一件事,拿出來說是做不成的。隻能在下麵步步運作。好多事不是一年兩年見結果的,有的要經過十年20年。

我們華人老把西方立法看成一件很神聖很神秘的事。其實就是幾個人有點想法,在一起商量個結果,起個大概的草稿,概念越中立越好,由不同的族裔或利益團體一起掛上名,一塊提交給有關的當管部門,有當管人寫個郵件一類的就算“初步認可了”,然後,讓個文法律師寫成一個一頁或兩頁的正式文字,讓有關人拿到議會念一遍,沒人反對的話,就通過了。就成了法例。

例如,Family day就是這麽來的,還有你每天買電器交的EHF也是這麽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