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首當年話安全(二)你頭再硬,也硬不過砂輪

(2012-04-05 11:05:58) 下一個

還是我們這一批青工的故事。

他的名字叫增勝,家在北京平穀縣的農村。大概和我師姐一樣,家裏在村裏社裏有些權力,和知青一起,被招工進廠;也分當鉗工,和我一個班組。我和他在同一宿舍住了很久,先是剛進廠時的大宿舍,40個青工同住一間大工棚裏;後來分了小宿舍,我們又被安排在一起,交情也算可以。他脾氣很大,易怒;又認死理,不肯讓人,被師傅們起了個外號,叫“驢子”。那個時候,像他這個歲數的農村人,特別是在北京郊區,多少都可以說一些普通話,哪怕是帶點口音也行,因為學校裏還是要教官話的。可他就是說不出正調的普通話,滿嘴濃烈的平穀地方話。北京城裏來的幾個青工,沒事就招他發火,然後聽他用平穀話罵人,刹是開心。我倆關係不錯,很少加入嘲笑他的惡作劇,他就說我是他的兄弟,叫我“四兄弟”。可用他的鄉音說出來,就成立“死熊跌”,說多難聽有多難聽。大家覺得好玩,都學著他的叫法。很長一段時間,我在班組的正式名字就是“死熊跌”。

他在工作中出過的最大“醜”事,以後被大家添油加醋說了多年的,就是安裝砂輪時,差點被破碎的砂輪要了小命的故事。

砂輪機是機械加工行業中被普遍使用的一種設備;無論是磨刀具,磨鑽頭,或是材料的初級加工,都離不開砂輪的使用。但對鉗工來說,不但有個使用的問題,還有安裝和更換的問題,因為當砂輪本身被磨小了之後,就需要把舊的拆下來,換上新的。換砂輪是件危險的工作,但如果操作嚴格按規章進行,也不會出問題。我們的師傅,像教其它安全規程一樣,教過我們正確的換砂輪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不要用太大的力擰固定砂輪的螺母,以防擠碎砂輪;通電啟動前要先敲一下,聽是否有斷裂的聲音;再用手轉動砂輪幾圈,看是否有物體把砂輪卡住,不能轉動。最後是開動時,一定要站在一側,讓砂輪空轉幾十秒鍾後再使用:這一條最重要,因為一旦砂輪破碎,這開始時的高速轉動,會把碎片甩出;人站在前麵;會被甩出的物體擊中,輕的隻是挨一下衝擊;重的,讓大塊碎片在高速下打在頭上,可能一命嗚呼!


我的增勝哥,大概犯了全部能犯的錯誤。他緊螺母時,用力過大,將砂輪壓碎(蠻啊,要不叫驢子呢);沒有用“敲聽”的方法,在啟動前發現砂輪已經斷裂;開動後,直直地站到了砂輪的正麵。接著就聽到一聲慘叫和“乒乒乓乓”響聲,他便倒在砂輪機的前麵。

算他命大,砂輪隻擊中他的左額頭,而且是帶了一點角度,斜擦而過;他左額骨被打出一個裂縫,外皮被切開“
U”型的傷口,縫了十幾針。不知是他下意識的反應躲了一下,還是上帝這次沒想帶他去,沒擊中麵門。據老師傅說,早些年前,確實有被砂輪打死的例子:碎砂輪直直地插進了前額。

我們的班長平日不大喜歡他,嫌他太蹶。事後班組的安全會上,班長說他:整天梗梗(甘肅話,不聽話的意思),耍硬。你頭再硬,還硬得過砂輪?

到北美這二十多年,見過很多喜歡
DIY的人,有些人家裏就有砂輪機。我不知有多少人了解安全使用常識。如,換砂輪時不要把緊固螺母擰得太緊:砂輪本身的設計,會使螺母在旋轉中自行緊固。每次使用時,先是“敲聽轉”;然後站在一旁,讓砂輪自己空轉一會。任何時候,不要站到砂輪的正前麵,不管你是在用砂輪還是當領導在看。對了,還要保護眼睛,安全眼鏡是一定要戴的。其實最好是用麵罩,全臉都保護了。我們那時沒有麵罩可用;要是有,他受的傷可能會輕些。不過,按他的脾氣,就算是有麵罩放在那,他戴不戴也不好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阿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史迷的評論:
當時讓我們背口決:三尖七刃銳當先,月牙弧槽分兩邊,外刃再開分屑槽,橫刃磨低窄又尖(可能有誤)。現在想想還是滿有道理的,當時叫“群鑽”。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
杜姐說的對,任何時候,安全第一。

收到來信了。謝謝通知。
史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阿維的評論:

謝謝同行!

我們呢是對倪誌福鑽頭是很推廣的。特別是發展到薄板上的三尖鑽頭。

我也磨掉過指甲。教訓就是小心謹慎。

謝謝來訪!
阿維 回複 悄悄話 本人的經曆,當年在北京參加了“倪誌富鑽學習班”後,要磨鑽頭,幹過的都知道,“車工怕車杆兒,鉛工怕打眼兒”,撤遠了,用的砂輪偏巧舊了(沒了直角邊)也沒換新砂輪,在磨的時候,手一滑,大拇指立馬被磨掉了3毫米。好在不深,止血後過了若幹天就好了。順便說以下倪氏鑽頭挺管用,它的發明曆史就不清楚了。往事不堪回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幹活的時候,不管是上班還是在家,安全問題是時時刻刻要放心上的,機電工具,方便是方便,闖出禍來不得了/

聽說過有人上夜班時失足掉進濃酸池,失蹤都沒人知道,隻找到一點骨頭的故事嗎?我們當年聽說的。。。

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