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三個卒年
(2011-02-20 14:17:37)
下一個
紅學界為曹雪芹的卒年問題,分為兩大觀點,一是以胡適,俞平伯為代表的“壬午說”(1762),另一是以周汝昌先生為代表“癸未說”(1763)。其實,近年來還有第三種觀點出現,被部分紅學界接受。這第三種觀點則認為雪芹應死於甲申年(1764)。三種觀點,三個不同的年份,代表了從胡適到今天的紅學家,鍥樂不舍對曹雪芹進行研究的成果。
先說“壬午說”,在脂評[甲戌本]上有這樣一句批語,它批在一段其它批語之後,“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批的時間是“甲午八日”(當是“八月”之誤抄)。這是史料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清楚寫明雪芹去逝的年份和日子。胡適和俞平伯都非常推崇[甲戌本] 和在[甲戌本]上的批語,因而壬午說在很長的時間內,在紅學研究中占了統治地位。盡管如此,它也有先天不足,一是由於這是唯一的史料,也就成了海內孤證。二是另外一些旁證,卻站在了不利於它的方麵。
曹雪芹生前有幾位要好的朋友,和雪芹之間有很深的詩交和酬唱。雪芹逝後,他們寫了一些悼亡詩和懷舊詩等,這些詩也被編進了他們的詩集,如敦誠的《四鬆堂集》,敦敏的《懋齋詩鈔》等。紅學另一個泰鬥周汝昌先生四十年代末的一個重要發現是,在這些詩集中,在癸未(1763) 年,他們邀請曹雪芹去賞春,他們也去訪問過雪芹等等。而再往下一年,即甲申(1764) 年,詩集的第一首則是為雪芹作的悼亡詩,以後還有懷舊憑吊詩等。那麽,作為雪芹生前的好友,應該不會不知道他已去逝了,還要邀請他賞春的。而且如果是死於壬午,為什麽悼亡詩會編在甲申呢?既隔了整整的一年。持壬午說的人,將此困擾歸結於敦誠,敦敏的詩集不是正式編年紀事的,因此,存在著插編和顛倒寫作年份的問題,但這種解釋很明顯是站不住的。
因此,就產生出了第二種觀點,即曹雪芹應逝在癸未(1763) 除夕,這樣就可以解釋出現在朋友詩集上的困惑。但白紙黑字的“壬午除夕”寫在那兒,如何去證實“壬午”一定是錯了呢?並且,要把“有壬午除夕”分家:既強調“壬午”是錯的,但“除夕”卻是對的,確實顯得牽強。以周汝昌為代表的這一派,對這個疑問有過解釋:認為由於批語寫於甲午年,即1774年,距曹雪芹逝世已經11年了。批者很有可能記混了雪芹去世的年份。但是,除夕是一個太特殊的日子,應該是不會記錯的。這就是“癸未說”。反駁者說,當時的紀年方法並非公曆紀年,如 1762,1763等,在數字上有搞混的可能。古人紀年用天幹地支,每年就像有個名字了一樣,是不會輕易記錯的,特別是好朋友的忌日。事實上,也鮮有記錯幹支的例子。所以癸未說也有著自己先天不足的“軟助”。
香港的梅挺秀先生於80年代初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即曹雪芹逝於甲申年初,即1764年。在脂評甲戌本上的“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之前,尚有另外一句“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 因為批語中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以往人們總是從在“此書”二字後斷句的。即: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
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甲午八月淚筆。
如果換一個斷句方法,則可變成下麵的讀法: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
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甲午八月淚筆。
這樣一來,“壬午除夕”這個講雪芹死去日子的時間狀語,就變成了批書人批書的日子,就像後麵的“甲午八月”一樣。同時,這樣一改,也就把一段批語變成了在不同時期的兩段批語,一段批於壬午除夕,另一段批於甲午八月。
這位批書人,有可能是脂硯齋,但更大可能是畸笏,在壬午年的確批下了不少的批語,時間上分別是壬午春,壬午孟夏,壬午九月,壬午冬月等,所以如出現壬午除夕,也並不為怪。這樣既解釋了悼亡詩時間上的迷惑,又保留了對原批的認同,應該說是一個雙贏的結論。這就是“甲申說”。“甲申說”能站住腳並得到支持,原因就在於,當人們無法從既存的互相矛盾的材料中找出唯一正確的答案時,隻好求次去尋找可能存在的新解釋了。這時考證史料的真實與否,就不再是主要的訴求;而對史料的解釋詮注卻起到最重要的作用了。長期以來,這也是缺少原始資料的紅學研究的無奈。
說到無奈,“甲申說”確實也有,那就是它必須證實這個分批於“甲午八月”的批語,是“甲申八月”的筆誤----因為,有其它資料顯示,無論是脂硯或是畸笏,都沒能活到甲午(17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