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夏,本著農業學大寨的精神,學著開荒種田,把後院籬笆前果樹旁的空地,開出好幾塊,種上各類蔬菜。後來在農業專家龍坡居士的精心指導下,收成豐厚,西紅柿,黃瓜(菜瓜),豆角等,吃都吃不完,很長一段時間不用去超市買菜,第一次體會到做個自耕農的喜悅。既然是初見成效,目標就要鎖定:向富裕中農發展,爭取今年農產品收獲上達到小康,與和諧社會接軌。
管了幾個月的菜園子,發現澆水是最大的問題。我倒不在乎隔一兩天就得澆一次水的勞動,反正我是閑不著,沒事就得瞎折騰,澆水正好有了事幹。我注意到的是澆水的量。我們這個地區,夏天很旱,6,7,8三個月基本無雨。蔬菜成長快慢,全仰仗人力澆水的數量。把全菜地澆一遍,沒個4,5桶(5加倫的桶)水,根本不行。想省點水,少澆一點或少澆一次,葉子就打蔫。一個夏天下來,用水量真是很可觀的。假如引進成本核算的概念,細算一下水的花銷,我這個自耕農八成賠錢。種菜不如買菜,打擊人的積極性啊!
考慮如何節水,是那些日子我整日思考的“大”問題。一天,靈機一動,我發現廚房用水有潛力可挖:除用洗淨劑和洗碗機外,廚房用水都是不含化學汙染的可回收水,可重複使用;用來澆菜,省水無害。我做了個實驗,將廚房洗菜池下的管路鬆開,用水桶承接廢水,一天下來,竟是兩桶多。2乘2等於4,掰著腳趾頭算了算,和我每兩天澆菜用量差不多!從那時起,我就堅持用水桶接廚房用水;另把用過清潔劑和洗碗機的水,接入另外的水桶,倒掉。好是好了,就是太麻煩,還要把水桶提下樓,會發生意想不到麻煩。
於是我產生了一個想法:要改變水池的管路設計,將洗碗機排水直接接到廚房的下水管線;另接一條管路,把可回收的水引出廚房,引到樓下的大水桶中儲存。大桶安裝放水閥門,澆菜時,打開閥門即可。既節水,又環保,還節省勞力。這個設計要有可逆性:等秋收以後,用水不再是大需求時,能按原設計恢複管路。對,就這麽幹!入夏以前,一定把這件事做好。
我仔細設想了方案,購買了零件。今天,趁著太座出差不在家,關起門來稱大王造反。其實工程並不複雜,5,6個小時後,“肥水不流外人田”成為現實。下麵的幾張照片和解說,可以給您一個大概的印象。
這是在廚房的水池下麵。白色的管路是通向正常下水的(不回收使用),洗碗機的出水管(右邊的黑色細管)直接接到了這條路上,洗碗機的排水就不會汙染回收水了。
打碎機接到了新的回收水管路。打碎的食物,都是很好的肥料,不能浪費了,要不,怎能叫“肥水”呢。
這是100升的的水桶,原來是裝雙氧水的,叫我給“尋摸”來了,很結實。
底下的閥門是新裝的,接口處用防水膠密封。大水桶安放在後陽台的樓梯下,不影響後院的觀瞻。桶上的白色管子,就是水管。
這是從廚房窗下通出的管路。這個設計,唯一一個不可逆轉的地方,就是在牆上打了一個小洞,走管子。冬天可用塞子堵住,外邊在蓋裝飾板。注意上麵那節黑色管子,是軟橡膠管,汽車水箱上用的。用它的目的是可拆卸。冬天一鬆卡子,裏外就脫節了。
管線沿牆到樓梯口處,再垂直向下,通到樓梯下的大桶裏。
喜歡此文.有品位.
是的,很多人都這麽做.可我們這的特點是夏天雨水很少,基本無雨.意義就不很大了.
謝謝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