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無奈的放棄 兼回胡渙和野狼二位兄長

(2009-11-22 22:23:37) 下一個

胡渙兄以熾熱的愛國之心,提出呼籲,盡管中國百紕叢生,但也不要放棄中國。野狼兄說中國的現狀是上帝對中國的磨煉,不存在放棄的問題;從曆史角度看,中國的現狀,好過處於資本發展時期的其它國家。有些和二位不盡相同的想法,說出來,和大家共商。

中國自秦朝以來,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官僚係統,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對皇權的尊崇和士族階層的自律。皇權好說,在戰爭和權力鬥爭中取勝,掌握了軍隊和國家機器,成為統治者。皇權會在漫長的父子交替中,逐漸下降。一旦皇權的威力失去作用,天下一定大亂;大亂後又有新的皇權誕生。中國的兩千年,就是這麽反反複複的。

說到士族階層的自律,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了。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是個沒有宗教情懷的國度。不是說中國人不信教,而是宗教在中國從未上升到高過人治的地位;在統治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上,一直是靠邊站的。不像在歐洲,不僅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信教,連統治者合法性,都來自於教廷的承認。從羅馬帝國後,一千五百年的歐洲,就那麽幾個可以稱為皇帝的,都是和羅馬帝國有血緣關係的後裔。拿破侖是個例外,逼著教廷冊封他為皇帝,結果導致了反法神聖同盟的建立,自己戰敗被流放。英國,法國,那麽強大的國家,也隻能老老實實為王,不敢有當皇帝的野心,為什麽?宗教的權威性。

中國不存在宗教的權威。對宗教,人們就是信信,修養身性,保個平安。那麽,對士族階層的整體 ( 包括皇帝 ) ,用什麽規範和約束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呢,或者說他們何以自律呢?就是中國特有的教育製度,中國的孔孟之道和中國的文官體係。中國能多次從戰亂中恢複起來,能從外族的侵占中保全下來,都受惠於中國的教育製度,孔孟的主題思想和文人考官晉級的官僚體係,和上帝是無關的。中國古代有貪汙,有腐敗,有賣官鬻爵,但都沒有發展到今天這種占據全體統治官僚集團的程度;中國古代有“笑貧不笑娼”的遺風,但也就局限在商人市井中間,還沒有今天這種包括了知識分子階層在內的“唯錢是問”得大局麵, ,原因就在於皇權的威力和士官文人集團的總體自律.在我看來,這兩者之間,更重要的是孔孟之道下的自律.

隨著世界工業化的出現和擴展,中國傳統的思想和官僚體係,明顯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於是出現了從 19 世紀的列強瓜分,也出現了誌士仁人的圖強求變。中共掌權後,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強製推行與中國國情無涉的馬列主義和共產主義。這種思想理論,在強權作用下,短時期對簡化和奴化人們的思想,有很大作用。但由於它本身是建立在“虛無縹緲”的共產基礎上,隻要經濟一突破束縛,私有一占有人民,它立即土崩瓦解,灰飛煙滅。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就是馬列思想的完結,這不能怪罪於改革開放,隻能歸咎於向人們被強製地灌輸信仰的荒謬!

當人們思想和靈魂失去了必須信守和遵循的信條後,當再沒有有約束力的準則指導人們的行為時,後果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社會全民族精神倫理的淪喪。

不是說外國和中國古代沒有糟粕,也不是說他們的一切行為都好過了今天的中國社會現實。問題是在宗教的規範和由此產生的製度約束下,和在中國以孔孟之道為主導的自律律人的文官係統管治下,人們有懼怕心理,有可依循的章程,更重要的是人們有正當的倫理標準,有可心安的心靈歸宿。現在最常見的形容社會和人的詞是“浮躁”,不正是失去了心靈依托的寫照嗎?

基督教不產生在中國,和中國人長久形成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距離。想在中國大規模地傳播,並期望有朝一日成為主導中國人信仰和精神生活的唯一支柱,不是不可能;但在我看來,是遙遙無期。在中國恢複孔孟之道,回到尊孔讀經的歲月,更是天方夜譚。在中國,創立能讓多數國人能接受的新宗教,新倫理。至少在現在,沒人感興趣。那麽,中國會改變的希望,精神源泉在哪裏呢?

一個是營養人們兩千年,把歐美從中世紀帶入民主文明今天的基督教;一個是使中國保持了兩千文明和穩定的孔孟之道和文官製度;如果都不再具備對現代中國的影響力,都不能成為中國人的心靈雞湯,中國的出路在那裏?隻有熱切的希望,沒有能解決困境的方法,永遠隻是希望。對中國的前景,我是悲觀的,看不到出路,不敢輕言希望,隻好放棄。盡管現在是經濟火熱發展,但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遲早會導致大的社會動蕩。這一點,大概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擔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這句老話,正好適用。

從樂觀的角度看,我想起以前哪個名人說過的:“失望純屬虛枉,而正與希望相同”。放棄本身就是一種失望,也是另類的希望了。

謝謝胡渙兄和野狼兄的原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