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周末花絮] 太座、同學、兒子和孝道

(2009-03-07 09:55:38) 下一個

這個周末,太座又不遠萬裏,去孝敬兩個兒子了。剛才和她通電話,人家自豪地說昨天給兒子洗了幾筐的衣服,把整個房子徹底打掃一邊,還為住在一起的五位“莘莘學子”,準備了一桌周末晚餐。太座最喜歡聽好聽的,那幾個男孩嘴還特甜,說太座的飯比他們媽媽的要好吃得不能比,難怪每次太座都得犒勞他們一頓!我經常告誡太座要戒驕戒躁:那幾位的媽媽大概隻會做漢堡包和炸薯條,比他們做得香?嗨,那是誇你?

昨天,畢業後分別了二十五年的老同學遠道而來,相見甚歡。到這個歲數,談的更多的是各自的孩子。他的女兒上了很好的大學,學科尖端得咱都沒聽說過。話題多是各自的孩子,為他/她們驕傲,都是很優秀的年輕人。可說著說著,就說出了孩子們的溴事,其實是自己做父母的溴事,引起大笑;多少也讓大家的心平衡了一點:噢,原來你家也是這樣啊!

同學的太座說,她女兒在家時,就反叛,說一定要到外地去上大學,還不許父母去看她!後來還真離家了。可離 了家,才發現每天吃熱狗薯條是多大的痛苦。
去年聖誕回家,說自己長了20磅,都是學校的垃圾食品鬧的!非常深情地對老媽講,最想媽媽做的飯。老媽被感動的暈頭轉向。女兒臨走時,給她蒸了好幾鍋肉包子,冷凍後裝個大箱子帶走。我們這代當媽的,情商大概都這水平!

接下來就是憶苦,說孩子們思想西化後的“劣跡”和“惡果”,一個個苦大仇深。其實是他們受教育背景不同,對中國傳統的孝敬不理解。而我們做父母,又過於熱情,想把自己年青時失掉的一切,都拿過來補償到孩子身上。有付出,就期待回報,不時地對孩子們搞點孝道的灌輸。看似常情,有時卻是過猶不及,引起他們的抵觸,起了反作用。太座不在,不敢背地裏拿她開涮;糟塌兒子是我的特長,就給同學講了大兒子的對孝敬父母的感受。

我們有一對交往多年的老朋友,是對老夫婦,在溫哥華沒親人。那時老先生已經70多歲了,老母親尚在,快100歲了。老夫婦每年要從溫哥華飛回上海一次,陪老母親生活半年,堅持了十來年,直到老母親去世。老先生是半身不遂,自己都無法照料生活;她夫人病更多,不僅要照料先生,還要每年兩次為旅行受累。我的工作是為他們打行李,裝箱子捆箱子,接送到機場。每次看著老夫人準備的滿滿四大箱行李(他們要在上海生活半年,什麽都不能少;加上老母親想要的物品和禮品),我從心裏為她發愁,為她受累,也為之感動!老夫婦體現的就是中國人的一個“孝”字。每次送完他們,我總要對太座說,這麽下去,不知他們能堅持多久呢。

一年,大兒子13、4歲時,我們和他一起送老夫婦回國。又是四大箱行李,又是緊張的過程。看著老夫人神色憔悴地,老先生一瘸一拐地走進安全門,我忍不住對太座說,他們真辛苦。這時,大兒子非常正色地對太座說:“媽媽,你老了,可別這麽折騰我啊!”

這不,太座就去“折騰”兒子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這就是幸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