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爺爺奶奶(2)

(2007-07-19 21:06:36) 下一個
不知道是爺爺心地特別善良還是跟奶奶之間確實有愛情,叔叔們後來說,爺爺當年是沒有被花花世界誘惑,不拋棄糟糠的典範,深得大家的欽佩。但是多年以後他們也會偶爾地用開玩笑地口氣說起,奶奶曾經吃過一個女戰士的醋。

後來,爺爺奶奶托人輾轉把兩個孩子接到身邊,一家人終於團聚。爸爸進了文工團。以後爸爸跟我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總是驕傲地說:“我那個時候已經參軍了,是文藝兵。你二叔跟我不能比,他是家屬。”據他說他演《血淚仇》裏麵的小孫子,因為演得逼真煽情,觀眾拚命把錢往台上扔。八十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廠長還是他們原來的文工團團長。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奶奶做了隨軍家屬,孩子接二連三地生。解放前解放後,她一共生了七個。衛生條件好了,居然個個都健康地活了下來。關於撫養七個孩子的艱辛,奶奶在晚年的時候不無痛苦地對我說:“瓜瓜,我是真不願意生啊!我帶孩子帶得都煩死了!可是沒辦法,那個時候不讓節育,流產還要醫生證明,證明你身體不好,不適合生孩子。”

她沒有給兒子們帶過孫子。

於是我想,即使那個時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多子多孫的。如果那個時代不是那麽放任地鼓勵生育,那麽如今的計劃生育也不會那麽痛苦,一家兩個至少是允許的。

剛解放的時候,奶奶是有工作的。。但是七個孩子中,至少四個需要照顧。開始請了兩個保母。因為保母偷東西,奶奶毅然辭職回家,一個人挑起了兩個保母的工作。這是我們家官方的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是——我聽到叔叔們私下說——你奶奶那個脾氣,估計也是跟同事處不好關係才回家的。

好在那時爺爺的工資是相當高的。但是一家九口,外加奶奶的父親——大姑姑已經參加工作,不用家裏負擔;爸爸在南京幹部子弟學校念書,供給製,負擔很輕——雖然夠了,但是也緊巴巴的。奶奶勤儉持家,她自己買菜做飯,給孩子們裁剪縫製衣服,做鞋等等。記得我小時候有一件藏青色的呢大衣,就是用大人的衣服改的,胸前有幾個小洞,被奶奶細細地繡了花,遮住了,依然很漂亮。

值得感慨的是:無論奶奶有沒有工作,爺爺對奶奶的態度始終如一,沒有任何改變。那個時代,相信很多男人都具有這種美德。可惜時代發展到今天,男人的這種美德,已經在所謂的中國特色的婦女解放運動中漸漸蛻化,成為一種罕見的珍寶。

爺爺的性格是那種不拘小節,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早年改名換姓參加革命,始終沒有恢複本名。除了年長的幾個孩子,幾個比較晚出生的孩子全部跟隨他化名的姓。奶奶心胸就頗為狹窄。但是多年以來,他們一個忙著工作,一個忙著孩子家務,倒也相安無事。爺爺的思想境界是相當高的。當年他給媽媽買了台縫紉機,因為是私事,居然就不動用公家的車子,自己騎三輪車運到火車站辦理托運!那個時候他年紀已大,那麽遠的路,用現在的眼光看,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多少年以後奶奶回首往事,感慨地說:“我和你爸爸自從結婚以後就沒紅過一次臉,沒吵過一次架。”說得叔叔姑姑們相視一笑:“她都忘了爸爸剛退休的時候,她跟爸爸吵得麵紅耳赤,打電話找兒女告狀。”

奶奶是選擇性記憶。

少年夫妻老來伴。兒女們紛紛出巢,爺爺和奶奶互相扶持,終於走完人生路,在兩年內相繼去世。

僅以此文,紀念我的爺爺奶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