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五戒十善六度四攝

(2010-09-02 05:13:54) 下一個
五戒十善六度四攝
五戒十善

五戒: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出增壹阿含經﹞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癡,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十善: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

十善﹝出法界次第﹞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欲],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欲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六度四攝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智慧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麵的,並不專指錢鈔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舍身飼虎,割肉喂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力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屍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但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較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遂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四、精進度: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麵目了。

一、布施: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給人,其實是給自己;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還是自由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束縛,其實是自由;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還是占便宜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吃虧,其實是占便宜;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還是快樂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辛苦,其實是快樂;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禪定:是呆板呢?還是活潑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呆板,其實是活潑,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向外求呢?還是向內求呢?
表麵上看起來是向外求,其實是向內求;是自己明理之道!
所以,實踐六度是自己幸福安樂之道;更是究竟解脫的得度之道!


四攝:

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二、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便於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祗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裏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四無量心
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的眾生,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夠得到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名為無量。再分釋於下:

一、慈無量心: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世人多隻知自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隻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隻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隻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悲心似海的宏願,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隻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且有一部份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裏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裏則暗暗歡喜。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歡樂的事,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

四、舍無量心: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為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舍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存著,正似一澤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舍無量心。

昔佛在世時,曾授提婆達多鹽湯,因提婆達多好酥膩食物,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堪忍受,呻吟稱念:‘南無佛,南無佛!’那時佛在其住處禪定中,聽到此音聲,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達多頭腹,授與鹽湯,令其服飲,得到病愈。而提婆達多叛佛害佛,佛不記冤而救之,以慈使其樂,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親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無量心。佛所成就的四無量心,不與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眾生之樂為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為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舍心無住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