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與得的智慧

(2010-09-02 05:02:02) 下一個
舍與得的智慧
舍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舌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生,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達到和諧,達到統一.要得便須舍,有舍才有得.
我不否認,作為一個凡夫俗子,我們有著太多的欲望,對金錢,對名利,對情感.這沒什麽不好,欲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欲望又是一頭難以駕奴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隻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成功的門環.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舍得,是一種精神;舍得,是一種領悟;舍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
歌曲
鄭秀文唱過一首很著名的歌,歌名《舍得》。歌的結尾有這麽兩句:“終於舍得去成全去放手,過我自己的生活。偶爾想你的時候,就讓回憶來陪我。終於舍得去成全去放手,不追問你的感受,尊重彼此的選擇……”曲調沉鬱優美,歌詞充滿禪意,每聽一次,心弦都會有所觸動。
賈平凹有一篇文章,說的也是《舍得》。在賈平凹看來,世界是陰與陽的構成,人在世上活著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誠如先生所言:會活的人,或者說取得成功的人,其實懂得了兩個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賈平凹是個參悟透了人生的奧妙與玄機的人,的確,“舍得”二字,其實已經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如。
追根溯源,舍得一詞,最早出自佛經《了凡四訓》。在傳入中國後,迅速與中國傳統的老莊道學思想互相融會,成為“禪”的一種哲理。隨著光陰的流轉,舍得這一禪理,又迅速滲透到了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並逐步演進為一種雅俗共賞、啟迪心智的“生活禪”。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這是人們對佛教“布施”觀念在尋常生活中的運用。“布”,是流通的意思,“施”是給予的意思。舍得,便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舍得還是一種時空的轉換、精神和物質的交流、人情和禮節的傳達,是物質世界的“流通”。
從古至今,有無以數計的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抑或巨大成就。他們的成功,無不得益於對“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了悟。田忌與齊王賽馬,以下駟對齊上駟,上駟對齊中駟,中駟對齊下駟,舍了小負之悲,得了勝出之喜。李煜治國無方,舍明政之法,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婉約詩賦。蘇軾仕途坎坷,於是舍棄安逸閑適的生活,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豪放絕唱。諸葛亮自出茅廬,火燒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謂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越王勾踐亡國被俘,臥薪嚐膽,飽受淩辱,謂之,舍王尊,得江山社稷光複。項羽以少敵多,破釜沉舟,終勝秦軍,謂之,舍生死,絕退路,最終得到的是以弱勝強,“百二秦關終屬楚”。司馬遷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曉經綸,背負宮刑屈辱,鑄就史家之絕唱,謂之,舍奇恥,得美絕正史。陶淵明仕途不平,曆盡滄桑,後歸隱於山林泉下,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樂,謂之,舍名利,得自然之奇趣。王羲之勤練十八缸,終成大器,成古今之書聖,謂之,舍閑娛,棄安逸,得《蘭亭序》絕世之美體。李時珍一生行醫濟世,救死扶傷,曆經二十七年艱辛,終成之巨著《本草綱目》,謂之,舍個人之安樂,得天下之安康。林則徐憑借一身正氣於虎門銷煙,弘揚我國威,捍衛我尊嚴,謂之,舍個人之安危,得民族之大義。
人是如此,萬事萬物又何嚐不也是這樣呢?蛇是在蛻皮中長大,金是在沙礫中淘出。就是在我們瑣碎的日常生活中,不也是每時每刻都在圍繞著舍與得和得與舍,演繹著無數成功和失敗的故事嗎?
舍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也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生,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事萬物均在舍得之中,達到和諧,達到統一。要得便須舍,有舍才有得。
我不否認,作為一個凡夫俗子,我們有著太多的欲望,對金錢、對名利、對情感。這沒什麽不好,欲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生產力。但是,欲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隻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已經把握了人生的鑰匙成功的門環。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舍得,是一種精;舍得,是一種領悟;舍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

陝西人說一個人好,最高標準是兩個字:“舍得”。常人不容易做到,所以人見人喜歡說:“你舍得?”譬如張家的男孩可愛,李家的媳婦喜歡,張家人順嘴說:“喜歡了你抱去!”李家的媳婦也順嘴說:“你舍得?”
舍得,舍不得。兒要遠行,娘如何舍得?奪人錢財,人如何舍得?燒人房屋,人如何舍得?到手的職稱又要放棄,如何舍得?舍不得,人之常情。
舍得,為的就是“得”。好男兒誌在四方,娘舍得,兒才好闖當世界嗬。丈夫要守邊防,妻舍得,丈夫才心安理得。勞動,需要舍得力氣;學習,需要舍得時間;做生意,需要舍得投資。舍得安逸,為的是一生輝煌。
舍得,就是要舍“得”。一個人買船過江,船上放滿了半生辛苦“得”來的金銀財寶。船至江心要沉了,怎麽辦?要想活命,隻有一個選擇:把金銀財寶拋到江裏去!
舍得,才舍不了“得”。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寫過一個故事:兩個獵人在荊棘叢生的沼澤地裏跋涉逃命,肩上扛著獵槍和沉重的黃金,槍卻沒有子彈。過一條河時,兩個人分開了。一個叫比爾的人不舍棄黃金、獵槍,結果倒下了,身體落入了狼口。另一個人舍棄了黃金和獵槍,與追上來的病狼鬥智鬥勇。病狼倒下了,人卻活了下來。舍得,舍的是身外之物,得的卻是身家性命。
常常,不舍得也得舍得。街麵上有個店鋪,生意紅火呀,因為市政規劃馬路拓寬,店鋪得拆掉,顧全大局,就非拆不可。守財奴最舍不得舍財,但政府要納稅,他納不納呀?並非不講理,是天理,不講人也該明白。
舍得,並非什麽都舍。世間有許多舍不得的,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比如誠信、公德、仁義。舍不得,偏要舍得,必然為人所不齒。
舍得,並非什麽都能“得”。舍棄的,有可能永遠失去。舍棄此時此刻,就不會再有此時此刻;舍棄真正的朋友,就不會擁有真正的朋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在世,大義為先,舍己為公,舍身事業,舍生忘死,都是“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舍得貪婪,高枕無憂;舍得名利,樂得清靜;舍得一切非非之想,腳踏實地做人,多好!

一位企業老總在談到其企業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得以迅速發展,關鍵一條就是很好地把握住了“舍得”二字。他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此言可謂至理名言,
道出了企業發展的真諦。
“舍得”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一般人來說,大家主觀上往往關注的是“得”或“取”,對“舍”則很少考慮或根本就不想“棄”。由此可見,一般人起步之初,在思想境界上就比那些幹大事者遜了一籌,低了一個層次。
說起“舍得”,其實是很有辯證法思想的。古人曾有言:“欲取之,必先予之”。這裏,“舍”是前提,“得”是目的。“舍”的結果最終是為了“得”,隻是得多得少和先得與後得的問題。這一點一般人很難體會得到。如果你沒有“舍”的準備,而隻想那種一钁頭挖口井式的“得”,那麽合作者就會離你而去,想“得”也就成了一廂情願。世上的事很怪,如果大家注意觀察,則不難發現“走路算賬,財迷轉向”的人,他們絞盡腦汁,一門心思隻想“得”,往往是算計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落了個悲悲切切,淒淒慘慘。而那些願意“舍”棄的人,他們時時處處先替別人著想,不計較個人得失,辦事光明磊落,做人樂觀向上,胸襟豁達,自然會贏得生意夥伴的信賴,在不經意間卻賺了個滿盆滿缽。說怪乎,不怪也。實則是“舍得”的回報。
許多合資或入股辦企業的合作者,在企業的起步階段,創業的艱難困苦時期,大家往往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精誠合作,團結奮鬥,可一旦企業走上正軌,有了利潤,這時候許多合作者則不能坦然處之,有的長了心眼,開始爭多論少,見錢眼開,甚至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朋友絕交,致使剛剛見利的企業在相互爭權奪利中分崩離析。
合作者要想共同發財,長久共事,就必須處理好“舍”與“得”的關係,在“舍得”上須有大氣量、大氣度,不錙銖必較,見利忘義,要學會相互謙讓,分利時發揚風格,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這樣才能達到共贏,生意才會越做越大。
其實,會不會運用“舍得”,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願大家共勉之,盡量避免人在事中迷,爭做旁觀者清的大智者。

舍得是什麽?那是一種心胸, 一種氣度, 是超然的, 是脫俗的 .
當世人麵對現實生活中名利權勢的誘惑時, 即使是不屬於自己的, 也很少有人舍得放棄, 更多得人則是不擇手段. 是的, 無可否認, 人為了現實自身的價值, 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以追求名利權勢為途徑的, 然而當一個人將之作為生命的全部而不惜一切去爭取它們時, 他(她)已經利欲熏心, 走火入魔, 這樣的人在我們周圍不少, 他們緊握自己手中的有窺視別人擁有的, 別說讓他舍下一些自己的, 就是讓他們放棄謀求\'別人的也很難, 也有小部分人, 趁著還未泥足深陷, 拔腳跳出了名利圈, 他們舍得是因為他們清楚什麽是自己的, 什麽是別人的? 春秋的範蠡. 身擔興國功臣之名. 卻舍得放下名利. 歸隱田園, 舍得是官 ,得的是命啊, 這有舍有得比留朝而被迫自殺的文種強上千百倍啊! 範蠡, 若沒有一種超然開闊的心胸, 在名利的包圍下自得其樂, 大概也會落得和文種一樣的下場吧?!
對於名利要舍得放棄, 對於愛情要舍得放棄, 對於友情有時也要舍得放棄, 離開中學同學, 獨自在外, 寂寞的我希望在朋友那得到安慰, 事實上大家都變了, 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 一番痛苦的抉擇後, 我割舍了中學的友誼, 這以後我漸漸敞開心胸, 開始接納新的同學, 如今我又有了新的, 美好的友情,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舍得是瀟灑的,豁達, 超然的, 我不知道在接下來的人生還要有多少抉擇 ,又有幾成是舍是得?但我明白, 該出手時就出手, 該舍得時就舍得,, 隻要你是始終認為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那麽就應該學會舍得 , 舍得 , 舍得 ,有舍必有得.

歌曲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為得。舍和得,就如因和果,是相關也是互動的。佛佗讓人‘舍得’,就是要讓能‘舍得’的人修成正果,進入極樂世界。我們姑且不談玄機禪妙,但作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舍得’又何嚐不是人生的真諦呢?
舍,看起來是給人,其實也是給自己。你對人笑,你才能得到別人也對你‘回眸一笑’,你對人好,人家同樣也會對你好。我們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付出,怎麽可能有收獲呢?凡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榮華富貴、名譽高尚,你先扣問自己:你想得到這麽完美的結果,你對這個世界付出了什麽?你有播種嗎?倘若沒有,秋天又怎麽會有收成呢?
佛說,舍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歸真、舍虛由實’。如果你能把自己心中的偏執、掛礙、煩惱、悲傷和迷妄都舍去,你就能得到輕鬆和快樂,你自然就會得到人生一個新的境界。世間萬物,凡有所舍,就能有所得。一盆花,如果你‘舍’不得剪去枯枝敗葉,它就無法長出嫩葉,發出新芽,長出鮮花。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就是‘舍’,不舍,如何成佛?一個人,如果沒勇氣舍去陳舊的陋習,就不能更新和進步。
漫漫人生,麵對舍與得的決擇,是一種生活智慧。《孟子魚我所欲也》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在舍與得必須選擇時,孟子態度明朗,毫不含糊。‘舍得’並非盲目的,‘舍’是有目的的舍棄,‘得’是有選擇的得到。當今社會,
回複 | 引用 作者: 紫羅蘭的花語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5級 發帖時間:2008-01-21 22:24
紫羅蘭的花語
2008-01-21 22:24
【1樓】回複:舍與得的智慧
不少人爭名奪利,點滴不舍,其實,你想透了,凡事有得必有失,同樣,有舍必有得。弘一法師說,無論做什麽事情,都不要想著占便宜。便宜,天下人都爭相擁有。如果我一個人占據,則他人皆與我結怨。我不占便宜,則別人對我的怨氣便消除了。輕利足於聚眾,忍受小氣,才不會招來大氣;吃小虧,才不會引來大虧。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舍’個人榮辱,才‘得’社稷江山;韓信忍氣受辱,‘舍’一時之名,終‘得’豐功大業。舍得,並不是純粹為了舍棄而舍棄,有時往往為了得到而有必要先放棄,即‘欲於取之,必先與之’。俗話說,‘小的不去大的不來’,‘吃小虧占大便宜’,‘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無不深諳此道。以舍為得,舍小得大,妙用無窮。
人生在世,想得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欲壑難填,欲望常常使人對舍與得把握不定,不是不及,便是太過,於是產生了許多原來不應該發生的悲劇。有人說:會生活的人,或者說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幾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隻要我們能真正把握舍與得的尺度,就能掌握人生成功的鑰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情世事,其實不過也就是舍與得的重複。所以,為人處事,每當有些東西和事情牽絆困擾在心時,請想想老和尚那‘舍得’的開示,有舍才有得,你的心靈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平靜和安寧。
可見,‘舍得’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一種領悟,更是一種大徹大悟,大智大慧的快樂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