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拈花菩提 皆因繩未斷 (孔祥軍)

(2010-09-03 05:41:15) 下一個
拈花菩提 皆因繩未斷 (孔祥軍)



1、從一則公案說起

  一個小夥從家裏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裏的老禪師。來到禪院,他與老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閑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麽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

  小夥聽到老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老禪師見狀,問道:“什麽使你如此驚訝?”

  “不,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麽知道的呢?”。小夥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一隻風箏,再怎麽飛,也飛不上萬裏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麽烈,也被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大象在木樁旁團團轉,水牛在樹底下轉團團;我們在一件事裏團團轉,我們在一種情緒裏轉團團,為什麽都掙不脫?為什麽都拔不出?
  皆因繩未斷啊。 

  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誘惑與牽掛都是繩。所以老禪者說:“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

2、誰束縛了你?

  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沿著“信息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全球經濟一體化,人類正處於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人的精神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紊亂,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浮躁、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與自己、他人及自然界隔離等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縱欲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滋生出貪汙腐化、營私舞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淫嫖娼等社會毒瘤,犯罪率直線上升,恐怖事件連續不斷。當今時代是一個物欲湧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人們不再談論人生、理想、國家、社會,而是更多的談論電影、股票、服飾、美食、足球、明星。毋庸置疑,呈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一個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世界,享受現代物質文明是現代人應有的權利。但是,人切不可成為物質的奴隸,陷溺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狂潮,從而導致精神家園的失落。有鑒於此,佛陀早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可以說是欲望之網束縛了我們這顆自由的心。

  “多欲為苦”的“多欲”,是指人的欲望是無數無邊無量的。眾生所追求的欲望境界雖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不離“五欲”的範疇。對於“五欲”有兩種解釋,一種指指染著色、聲、香、味、觸五境而起的五種情欲,又名五妙欲、五妙色。其中,(一)****指愛著於男女之端莊形貌及世間寶物等種種妙色;(二)聲欲指愛著於男女歌詠、嬌媚妖詞、淫聲染語、絲竹弦管等聲;(三)香欲指愛著於氣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體之香;(四)味欲指愛著於酒肉珍肴、酸甜苦辣之美食;(五)觸欲指男女之身有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衣服等種種好觸。

  “五欲”的另一種解釋是指財欲、****、食欲、名欲、睡欲。(一)財欲,是人類對財富的需求,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圍繞著錢財奔忙;(二)****,主要是指對異性的需求;(三)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四)食欲,是人類對食物的需求;(五)睡欲,是人們對睡眠的需要。就平常的人來說,每天要睡八小時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通常情況下,五欲中又以食欲、****最為突出。孔子曰“食色,性也。”孟子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也就是說生理的需要是人類欲望中最大、最根深蒂固的欲望。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痛苦。即使欲望暫時實現了,又生怕會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們的身心永遠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3、煩惱從何而來?

  什麽叫煩惱呢?煩者煩悶、煩擾,惱者惱亂、惱熱,能令心煩作惱,故名煩惱。煩惱通常是指能擾亂眾生身心,使其心煩意亂的見思惑。我們的根本煩惱有六種,即貪、瞋、癡、慢、疑、惡見。

  一、貪:是貪愛、貪戀、貪著。對於五欲過分追求,或不義的竊取,或對於自我的財物與所學的理法,慳吝不舍,不肯惠施於人。隻為私欲,損害他人,貪之為害,罪業深重,經雲:“死墮餓鬼,受饑渴報”。

  二、瞋:是瞋恚。對違逆不順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橫起暴惡,損害他人,或饑渴寒熱到來,無涵養心,而生瞋恨。華嚴經雲:“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瞋恚之惱害,死墮地獄,受身相醜陋報。

  三、癡:是愚癡迷昧,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見,名為愚癡。因愚癡而妄生貪求,求之不得,則成瞋恚,故愚癡為三毒(貪、瞋、癡)總根,能造傷天害理之事,死墮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貢高,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對於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過自己的,乃至與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現輕慢態度,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五、疑:疑是懷疑不信。對佛教真理,善惡業力,以及世間一切實事實理,都不能誠信無疑,杜塞善門,滋生邪見,造出是非惡業。

  以上貪、瞋、癡、慢、疑五煩惱,是心著垢染,係縛不脫,謂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其性質遲鈍,難以製服,尤其無明惑不易斷滅,故稱為五鈍使。

  六、惡見:不正見,由思惟不正,產生錯誤的知見,其有五:
  (一)、薩迦耶見:華譯身見,或我見。因執此身以為有“我”,其實此身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名五蘊)四大(地、水、火、風名四大)和合之身,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而無知執之為“一”,為“常”,為“遍”,為“主宰”的實我存在,即是薩迦耶見。

  (二)、邊見:又名邊執見。邊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謂所得的知見鄙陋,有所偏蔽,執常執斷,各落一邊。執常的知見,以“常”為恒常不變,人死仍舊為人,牛死仍舊為牛,貧窮永遠是貧窮,富貴永遠是富貴。執斷的知見,以人死一滅永滅,無有生死輪回升沉之事,無善惡因果可論。

  (三)、邪見:不正的知見,不信正法,撥無因果,毀謗聖賢,壞諸善事。

  (四)、見取見:見即指前說的“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不舍,乃對前說三不正見,執以為實。又這見亦名“非果計果”,即是自己還沒有親證聖果,而妄執已得到聖果的錯覺。

  (五)、戒禁取見:戒是戒止殺盜淫妄之類,禁是禁絕飲酒、賭博、吸鴉片煙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好的,為什麽反說不正見?這因為過患在一個“取”字。取是執著,即妄自執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為最殊勝。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糞,或作投岩、投水、赴火、臥荊等種種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執著修此類苦行之因,是獲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計因”。

  以上五種不正見,是知見上的迷惑,稱為見惑。是因為邪師、邪見、邪思維等,而生起不正見。如聞正法,於見道中,即能頓斷惡見,因為易斷惡見之故,稱為五利使。

  佛經中稱人有八萬四千煩惱,包括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三界內,不同的生命層次又具有不同的煩惱。其中,根本煩惱為以上六種,它們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溫床。

  4、人生的大問題

  《金剛經》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人生的大問題:“雲何應往,雲何降伏其心?”也就是滾滾紅塵中的芸芸眾生如何才能降服心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靜?這其實是所有的科學想要解決的人類的終極問題,是需要每一個人都好好想一想的。

  在我們的人性中,貪、瞋、癡是危害我們心理健康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作時,就會帶來殺、盜、淫、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不僅會縱容我們的煩惱,張揚人性中邪惡的力量,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犯到他人的利益,由此造成無量無數無邊罪惡,永受六道輪回之煎熬。

  執著於外境使我們迷失了自已。世間上的人,一天到晚關心的是什麽?關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東西,那就是怎麽樣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樂,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頭不停地追逐美味,身體不停地追逐妙觸。人們很少能夠去考察生命的內在,隻知道隨著欲望而忙碌。由於一味執著外境,結果迷失了自己,這就是《法華經》上所說的“迷己逐物”。因此現代人盡管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中,依然感到空虛、失落、無聊、孤獨。這都是因為迷失了自己的緣故。

  人類的欲望無窮無盡,所以,佛經中將我們這個婆娑世界稱為欲界,生活在欲界的每個人,無不沉溺在對欲望的強烈希求中。

  在現實生活中,人是不可能達到完全沒有欲望的,因此怎樣駕馭自己的欲望,是一種大智慧,是提高自身生存質量的大智慧。

  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要實現自己的心靈寧靜,還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其實佛學是人學,是心學,是關於人生智慧的哲學。人生在世,有許多疑問和困惑,會給人帶來許多痛苦和煩惱,如何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更安心,在人自身能力感到無所企及的時候,往往會想要借助於神的啟迪和保佑。但是佛教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個佛,不需要求神拜佛,要求就求你自己——就是通過參悟,啟發智慧,感悟生命,不斷尋找更高層次的生存智慧和力量,實現自己心中的潛能。

5、 以戒為師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兩個字的含義,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諸惡莫作),若作惡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事必須去做(眾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個字:“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和“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前進。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了解,因而錯誤的認為佛教隻是消極的防罪止惡,卻不了解其眾善奉行的積極一麵,這樣就會失之偏頗,就無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經典對於戒律有不同的分類,比較廣泛的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的,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為的基本綱領。五戒是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殺人,小至殺死雞鴨、蟑螂、蚊蟻等,都是殺生。此外,浪費時間,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與此戒律相對應,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戒殺生,主要是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培養我們對於生命的敬畏意識。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殺,還要心存仁愛,以寬容之心接人待物,減少暴戾之氣。

  不偷盜,就是不侵犯別人的財富。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汙吏的貪汙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簡單的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未經許可便占為己有,就是偷盜。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不但不盜,還要勤行布施,布施的功德不在數量的多少,一分錢,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隻要是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善行不需要驚天動地,而是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最後變成自己習慣的一部分,從別人的快樂之中體驗到快樂。

  所謂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關係以外的男女愛欲行為。例如****、嫖妓、一夜情、同性戀、外遇、強迫別人從事賣淫等有傷社會風化的行為,都犯了邪淫戒。一個人犯了邪淫,不但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麻煩和痛苦。不邪淫戒,能使一個人克製自己的欲念,忠於自己的伴侶,有助於建立幸福的家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妄語,就是說虛妄不實的話,包括挑撥離間的兩舌、惡毒傷人的惡口、欺瞞不實的妄言、阿諛奉承的綺語。不妄語就是要避免說假話,即不刻意誇大事實或掩蓋實情,這樣可以培養我們形成誠實守信的美德,獲得他人的信任。

  飲酒使人思想遲鈍,神誌昏亂。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個人可能做出許多粗心、危險,甚至不道德的事。佛經提到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是凡能刺激神經,使人喪失理智、敗壞德行的東西,諸如大麻、鴉片、海洛因、******等,都屬不飲酒戒之範疇。持不飲酒戒,使人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不僅為家庭帶來快樂,為社會帶來安寧,而且還能促進禪定的修習。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學習壓力的增加,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惡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飽受心理疾病之苦,如恐怖、焦慮、抑鬱、無助、甚至精神分裂、人格變態等。於是,人們開始探討心理健康的標準問題。但是,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課題,不同的心理學派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標準。現在心理學比較認可的心理健康有五條:(1)意誌健全、行為協調;(2)情緒穩定、心境樂觀;(3)有主觀幸福感;(4)適應環境,在人際關係中和諧相處;(5)正確認識現實,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

  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意誌健全、行為協調。

  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情緒穩定、心境樂觀。

  不邪淫而守禮,自然有強烈的主觀幸福感。

  不妄語而誠實守信,自然能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和諧相處。

  不喝酒而清心寡欲, 自然能正確認識現實,看問題能持客觀的態度。

  從上可以看出,“五戒”與現代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不謀而合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大膽地推論說,佛教戒律對調節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作為佛教徒的基本行為規範,佛教戒律正是著眼於現實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靈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貪瞋癡的煩惱習氣,幫助我們製止不善的行為。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惡的功能,能調伏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範,做人的根本原則,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所以說,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也是構建人和諧、健康、美好心理家園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受持戒律,世界就會多一份安寧,多一份和諧,多一份美好。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佛教的戒律,能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負擔,能夠使我們擁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無謂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解脫煩惱,能夠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能夠使我們幹枯的心靈得到和風細雨般的滋潤,能夠使我們真正實現心理健康。

6、 無住無我

  《金剛經》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是相對“執著”而言。世間的有情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著。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執著狀態中,如執著身體、執著服裝、執著家庭、執著名譽、執著飲食、執著用具、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愛情等等。而所有這一些,都是執著於有一個“我”。“我”需要什麽,“我”喜歡什麽,“我”厭惡什麽……一切皆以“我”為中心。正是有鑒於此,佛陀才諄諄教導我們說“五蘊無我”。因為“五蘊” 都是“因緣所生法”。佛經上說:“凡因緣所生之法,究竟無實體,故謂之空。”

  五陰又稱五蘊。五蘊指構成我們身心的五種要素——色,受,想,行,識。“色”指一切物質存在之總稱,而不僅僅指女色;“受”是領納的意思,是指人的感官與外界接觸時的感覺。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相對之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接觸下所引起的感受;“想”就是想像、思維。一個人思想活動很寬,可以想到天上,想到地下,想到天邊,想入非非,都在想中。“行”就是作為,思想的活動和某種意誌都叫住行。“識”指心對於境而了別。《增一阿含經》就五蘊虛幻不實的性質,稱:“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這就是形容我們的一顆妄心,前念未滅,後念已生,攀緣不斷,而皆虛幻不實。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即使是從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得到“諸法無我”的結論。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什麽是“我”呢?是這個穿紅掛綠,搽脂抹粉的肉體?還是這顆患得患失,欲望無窮的妄心?如果肉體是我,那麽人身體內的所有細胞幾個月內就會全部新陳代謝一遍,唇紅齒白風華正茂的是我?還是人老珠黃風燭殘年的是我?如果說精神才是我,那麽,究竟喜時是我?怒時是我?哀時是我?樂時是我?如果這樣分析起來,由肉體到心識,皆是虛幻不實了不可得。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夢、如幻、如朝露、如鏡花、如水月、如閃電、如水泡般虛無縹緲,瞬息即逝。

  人們一旦通達了“無我”的原理,其思想境界也就得到了升華。沒有了“我”就不會起貪心;沒有了“我”就能節製自己的欲望;沒有了“我”就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沒有了“我”才能心地磊落,胸懷坦蕩;沒有了“我”才會去舍身忘己地為大眾服務,沒有了“我”才能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走人生的路……。一句話,破除了“我”,通達了“無我”,品德才會得到圓滿,人格才會得到完善,精神才會得到充實,心靈才會得到淨化。

  人除了物質生活,還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去充實才是真正的富貴,精神上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幸福。現代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都具有“庸人自擾”的本性:對於攸關自身之事作過多的無謂思考,是困擾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這種“能力”不需要有事實依據,但憑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煩惱,那麽即使在社會上很有地位、財富,生活也是空虛的。如果心中顛倒夢想,高樓大廈無異於監獄,美味佳肴就是毒藥。古人說:心安事無問,心定菜根香。假使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自在,遠勝山珍海味高床大屋。這也是《心經》所說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無住”“無我”的精神,能夠消除我們心靈上的負擔,能夠使我們擁有一顆獨立的心,能夠使我們減少無謂的妄念,能夠使我們解脫煩惱,能夠使我們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7 、境由心生 自由自在

  有源律師去見大珠慧海禪師,問大珠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禪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禪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禪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禪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這則公案真是發人深思。我們吃飯時也要“觀照”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帶著瞋恨心在吃?亦或是帶著分別心在吃?是不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大造殺業?是不是為了虛榮和麵子而一擲千金?如果我們不能以平常心來吃飯,遇到好吃的飯菜就會起貪心;反之則會起瞋心。為了吃給別人看,那是虛榮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別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裏不平衡,還會產生嫉妒心。

  吃飯如此,睡覺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業的人,每天俗務纏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紛飛,結果備受失眠折磨。凡夫的妄想總是不絕如縷,就象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飯時在想問題,睡覺時在想問題,睡著了還要做夢繼續想。可真正想要思考問題時,卻無法集中精神。

  妄想是痛苦產生的根源,要在根本上斷除我們的痛苦,就要從息滅妄想著手。當我們的妄想得到有效的控製,我們就不會被它所轉,就能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就不會被妄想分散我們的精力,就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專心地去幹任何事;我們就不會被妄想所幹擾,就能把心念專注一處,進入禪定的狀態;我們就不會被妄想遮蔽我們本具的佛性,就能使我們的真心得以顯現,智慧得以開發;我們就不會被妄想帶來的錯誤認識所左右,就能使我們對宇宙人生有正確的認識……所以說,息滅妄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六祖在五祖門下悟道時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假如我們的心充滿了貪、瞋、癡、疑、慢,這個世界就會是戰爭、偷盜、強暴、搶劫、欺騙、****;相反,如果我們心中充滿了智慧、慈悲,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變成安定、和
諧、友善的人間天堂。萬法唯心,境由心造,有什麽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麽樣的世界。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方才發現: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執著妄想而不能證得。這就是說,在我們的內心,除了妄想執著,還有清淨的如來智慧德相,而這正是我們真正的自己。 

  明心見性是認識自己的本來麵目。認識自己要從心性中去認識,心指我們現前的心念,這個心念是虛妄不實的,是生滅變化的,但透過生滅變化的表麵,還有不生不滅的心體。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了心的虛妄性,不被它的變化所迷惑,從中進一步見到自己清淨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