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2010-09-02 06:41:21) 下一個
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雖是兩情相悅,但她的丈夫悅意嗎?子女悅意嗎?親人朋友悅意嗎?天下的善人悅意嗎?出世間三乘的聖人悅意嗎?以兩人的悅意,遭致這樣大的公憤,豈是一種善業?比如兩人和合造一件惡業,得到暫時的享樂而高興,但卻引起眾人的公憤,這能算是一種善業嗎?
淫欲衝動時,也和善心的狀態相違,因為它是強烈自私的狀態,淫欲增上時,人會產生強烈的占有欲,這種心態和舍己為人的善心狀態相違。為了滿足占有欲,甚至可以摧殘、損害他人,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邪淫也使人產生種種負麵心理,譬如虛誑心、嫉妒心、謀害心、玩弄心。人執著在色欲上,會泯滅兄弟友情、兒女親情、敦倫孝道,賢善之心都將被障蔽。

邪淫會導致事業、家庭、身心的敗壞,障礙智慧與善心,消減意誌力,障礙功名富貴、長壽健康,所以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比邪淫更嚴重的災禍了。

回複 | 引用 作者: 無得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4級 發帖時間:2009-11-05 20:52
無得
2009-11-05 20:52
【1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力戒邪淫!力戒諸惡
回複 | 引用 作者: 222.240.216.* 發帖時間:2010-04-11 22:33
222.240.216.*
2010-04-11 22:33
【2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從前恩愛,到此成空;

昔日風流,而今安在?

索達吉堪布】

物質高度發達的當代社會,特別容易激發眾生本來就很熾盛的欲望,層層無盡的誘惑,更是為貪欲的泛濫推波助瀾。許多人在年輕時,將幾乎所有的錢財、時間、精力、心思都投注在所謂的甜蜜愛情上,究其實質,這依然是貪念在作怪,而男女雙方對情欲的貪執,更是輪回的根本。有智之人應能看透愛欲的本質:它的暫時性刺激對人的精神作用極大,而人們為了這無常的感官享受卻付出了太多太多。從愛情中所得到的“快樂”,大抵不出身體的欲望滿足與心靈的相互愉悅、依戀這些範疇,其實這種種的迷亂感受,在佛陀的教言中早已有了對其本性的深刻剖析,隻是在把幻境執著為實的人看來,非實有的愛情依然要被障壁重重的他們添加上許多人為的虛幻麵紗,一如他們在夢中自認為親身實證的那般。

也有些人通過自身的經曆漸漸明了了愛情的實質,比如希言。現在某大學讀佛教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他,也曾經狂熱而天真地執著過愛情。希望他的經曆能對沉溺於愛河中的人們,特別是青年人有所啟發。否則等到日落西山時,再反省年少時的輕狂無知,那時又會產生多大的實際利益呢?

回複 | 引用 作者: 紫羅蘭的花語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5級 發帖時間:2010-04-18 00:48
紫羅蘭的花語
2010-04-18 00:48
【3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談“情愛”



有位少女問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師言:“要專,要規規矩矩。”

又問:“專情、私情有何不同?”
師言:“私情是占有,專情乃真誠;私情不擇手段,專情寧見對方幸福。”


某先生為情所苦,問:“人能斷情否?”
師言:“情實難斷。菩薩道是覺有情,未嚐斷情;佛陀的愛透徹無比,亦未嚐斷情——私情私欲,使眾生痛苦;隻有大愛長情,才能使眾生超脫痛苦。”

現在的孩子受盡寵愛,仍覺不足,該怎麽辦?
師言:“父母要製造機會讓孩子親自參與家裏的工作;愛不要太溺,要多用智慧,多作啟發和開導。倒是對外人,一般人或眾生,應發揮為人父母的愛心去對待、關懷與付出;這樣孩子才會慢慢了解到愛的真義。”

有位社會工作者困惑地問:“曾見友人獻身於社會服務,熱心公益,而對自己家人卻無暇照料。像這樣愛盡天下人獨忽略最愛自己之人,感覺上似乎不對吧?”
師言:“不是‘似乎不對’,是真的不對。”

有委員請示:“當一個人付出愛心幫助貧困的眾生,應該存著什麽樣的心理?”
師言:“不為任何代價、不為任何回報而付出,則能夠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慈濟某委員一家皆去法院見證,願捐獻器官。
師言:“能看透愛與生命,無占有心,即是菩薩愛。”

弟子問:“哪處方有永恒的愛?”
師言:“當向虔敬裏尋,當向最初裏尋,當向宗教裏尋。”

回複 | 引用 作者: 紫羅蘭的花語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5級 發帖時間:2010-04-18 00:49
紫羅蘭的花語
2010-04-18 00:49
【4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四十二章經》雲:
“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火之患。”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亙古以來,飛蛾在燈下重複一次又一次浴火的生命追尋;而萬物之靈的人類呢?也在滾滾紅塵中,尋尋又覓覓,實現一次又一次美好卻又幻滅的愛情遊戲。

《四十二章經》雲:“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火之患。”“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情愛之於人,有時和飛蛾撲火的情境十分相似。當飛蛾看到燈火,在渴望光明和溫暖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它致命的吸引力。而執著情愛的人們呢?也常迷失於熱戀的激情中,無法保持理性和清醒,於是,種種的煩惱、憂愁、痛苦便隨之而生,甚至衍生情殺、自戕等社會問題。其實,愛恨是一體的兩麵,愛到最終極時,恨也往往隨之而生。

俗語說:“人不癡狂枉少年。”很多人在青春歲月時最向往的便是擁有一份美好的愛情,但到最後,大部份的人卻失望了,因為“相愛容易,相處難。”為此特別訪問中台佛學研究所所長見護法師,談談如何在情愛中保持覺醒,以佛法的智慧帶領為情所苦的人走出感情的迷津。


愛情的幻滅

見護法師說,一般人在追求情愛的過程中,往往懷著一種非理性的幻想,所以,通常戀愛中的人隻看到對方好的一麵,而往往忽略了缺點的那一部份,於是,由於性格上的差異,相處久了,種種的摩擦、衝突便產生了。

在初交往時,人們大多會避免暴露自己性格上的缺點,所以很容易“情人眼裏出西施”,等到結婚以後才發現,原來彼此是如此不同。因為一般人很少想到這個現實的問題,所以婚後,種種的煩惱與衝擊就接二連三的來了。

如果男女在初交往時,能夠客觀地去觀察對方,真正地看清楚對方的性格、人品及價值觀等,另外,也要衡量一下雙方相處的問題,日後,才不會出現悔之已晚的遺憾。



回複 | 引用 作者: 紫羅蘭的花語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5級 發帖時間:2010-04-18 00:51
紫羅蘭的花語
2010-04-18 00:51
【5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文人們總將情愛描述得十分地美好、浪漫,事實上,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並沒有永恒不變的愛情,所謂“永恒的愛情”完全是出於文人們浪漫的想像。
究竟什麽是“愛情”呢?愛情就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非常強烈的喜愛與執著,而且這種喜愛是主觀的。但因兩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在交往的過程中,雙方彼此的認知及情感必定會有所改變,如果兩人改變的方向不同,那麽這段愛情就會變質與褪色。原本愛情就是變化無常,所以如果執著愈深,痛苦就愈`。

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個理想情人的形象,在戀愛的過程中,總是希望情人能符合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所謂“訂做一個他”即是這種心理所衍生的流行語,但是這種心態往往隻會帶給自己煩惱與痛苦罷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所以,隻有從客觀地認知對方與接納對方中,才可能有較圓滿的交往關係。

回複 | 引用 作者: 紫羅蘭的花語 發消息 加為好友 等級:5級 發帖時間:2010-04-18 00:51
紫羅蘭的花語
2010-04-18 00:51
【6樓】回複: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為什麽判定為惡業?
在愛情中成長
其實,從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中都可以得到自我成長。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性格、理念等等,必定有所不同,所以在相處過程中就會產生衝突或摩擦,但這種衝突未必是負麵的,隻要我們將之視為一麵鏡子,用來反觀自心;從衝突中反省自己需要改進之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抱怨對方,那麽,相信不論是任何一種人際關係,到最後都必定能圓融無礙。

見護法師在未出家前,曾有位感情十分要好的女朋友,後來,學佛後,當確認以佛法為終身的修持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時,就毅然決然地舍下這段感情而出家了。這就是將小愛化為大愛的具體實踐吧!


從佛家觀點看待婚前性關係

接著,見護法師又說,男女婚前的性行為如果太隨便,將會產生很多副作用,而且也容易造成社會上種種的亂象。

佛法說:“愛欲是生死的根本。”如果不以慎重的態度來看待性關係的話,將容易造作種種惡業。例如:最近時常聽聞國小、國中生發生性侵害的新聞,以及國小學童閱讀色情、暴力漫畫的事件,這些對幼童心智上的發展無疑地隻是負麵作用,因此,人們對婚前的性關係應以謹慎的態度來麵對,才不會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的影響。

雖然目前社會風氣對婚前性關係采取開放的態度,但因為這並非好的風氣,所以我們應設法改變它,而不是隨順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