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掃地的功德
(2010-09-02 05:53:09)
下一個
掃地的功德
注荼半托迦尊者為十六尊者之十一,開示的一個偈頌很自然地從他心中升起,其實那些句子就算他曾聽過,也不可能記得,更別說要熟背它: 塵是執著,而非泥塵,
智者棄之;
垢是瞋恨,而非泥垢,
智者棄之;
塵垢是無明,此外無他;
智者清除此汙垢與障礙,
即得解脫。
因為這瞬間浮現的偈頌,盤陀伽了解到貪、瞋和癡三毒是輪回的根本,他打破了自我的幻象,一切迷惑的根本。
周利盤陀伽了解到這時,他的心內漸漸清明起來,過去不能明白的現在漸漸明白。他又想:「人的欲就是塵垢,智者一定要除欲,不把這個欲斷除不能了生死,這是很可恥的事。以欲而生出種種災難苦惱的因緣,束縛人,不能自由。沒有欲,心才能清淨,才能自由解脫,才能見到真理。」
周利盤陀伽這麽想,漸漸息下三毒的心,使之進入平等的境地,不起愛憎之念,沒有好惡之心,脫出無明的殼,他的心遂豁然而開。
突然間,愚蠢的盤陀伽高聲呼叫:“看到了,我清楚地看見了。敬禮世尊!”因為在那當下,手執掃帚,他透視幻象而證得開悟。
周利盤陀伽覺悟以後,很歡喜的走到佛陀的座前,頂禮佛陀說道:
『佛陀!我現在了解,我已拂除心內的塵垢。』
佛陀也很歡喜,嘉許周利盤陀伽,佛陀就對大家說:
『誦很多的經文,不了解到經義不行,受持一句偈頌,照著實行,一定就能得道,你們看周利盤陀伽!』
周利盤陀伽從此成了祇園精舍中有名的比丘,很受大家的尊敬,但周利盤陀伽的生活不變,每天仍然掃地的時候小聲的念“掃塵,除垢”
愚鈍之人注荼半托迦成為僧人的事跡廣為傳播,家喻戶曉。一些外道徒指責說:“喬達摩(外道徒稱釋迦牟尼)的教法據說是十分的深奧。可是,像注荼半托迦之類的愚人也能在他手下成為僧人。那麽,他的教法有何深奧難解之處?”
釋迦牟尼佛為了反駿外道徒的誹謗,也為了證明注荼半托迦的才能,告訴阿難陀指定注荼半托迦為兩名比丘尼的學法導師。阿難陀即按釋迦牟尼所言指定注荼半托迦為比丘的導師。注荼半托迦自己也知道佛陀為什麽任命的原因,就接受了任命。當兩名比丘來到祇陀林詢問誰是他們的學法導師時,回答說“半托迦”。她們問是不是說半托迦尊者,回答讓兩位比丘尼大吃一驚:“導師是注荼半托迦。”她們非常生氣,倆人談論說:“他們對待我們這樣無禮,就因為我們是女子!像注荼半托迦這樣的人,三個月也學不會一段經文,怎麽來指導我們?況且我們已經掌握了佛陀的教法。不過且慢,我們先去看看他如何動作。”
於是,兩位比丘尼來到注荼半托迦麵前,在他腳前行跪拜禮,並致問候。然後,她們要求導師為她們說法,舉行每半月一次的反省儀工。注荼半托迦給了他們完滿的答複。兩位比丘尼回到夏靜修室後,多少有些驚奇:“注荼半托迦起碼已經知道如何回答問題了。”
其他的比丘尼很想知道誰是自己的導師,就問先來的兩位比丘尼。當她們聽說是注荼半托迦之後,大吃一驚,說:“怎麽能以如此態度來蔑視我們比丘尼呢!要明白,到時候我們可不能有這樣一個沒有學識的人作導師!”
十二比丘尼中一些調皮的比丘尼,匆匆忙忙的為她們的導師造了一座很高的法座,但法座四周沒有設置任何可供攀登的階梯;另外一此比丘尼則對室羅伐悉底城裏的人說:“明天,我們的大導師將為我們說法。”
她們還四處遊說,如果人們錯過了這次聽導師說法的機會,他們將長期在輪回之中掙紮。這樣就招引很多的的人。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出於好奇,還有一部分是為了聆聽佛法。
第二天清晨,注荼半托迦先出門化緣,然後做默禱和靜修,做完之後和他的隨從一道前住比丘尼的夏季靜修地。當站在靜修地的一些人認出注荼半托迦後,竊笑著說:“瞧,這就是比丘尼的導師注荼半托迦,三個月記不信一段經文的傻蛋!這些禿比丘尼騙了我們,這們傻僧也沒有能力講法,我們走吧!”
但另有一些人心想:“讓我們稍等一會。”他們就站在那裏。
當注荼半托迦看到高聳的法座時,心下思忖;這是為了表示對我的尊敬而建的高法座還是惡作劇呢?最後他明白這是惡作劇。因此,他以法力延長了他的手,如同象的鼻子一樣,把法座住下一壓(其中一部分人看見了這一動作,一部分人沒看見),穩穩當當坐了上去。
注荼半托迦從在法座上禪定半刻,然後從法座上起身,從人們的眼前消失了。他從四個方向顯示了四種奇妙的法力,使座下眾徒驚訝不已。注荼半托迦回到法座上之後,對比丘尼說:“眾姐妹,我想用七天七夜的時間給大家講解我花了三個月才記住的那段經文的奧意。”
注荼半托迦給比丘尼詳細地講解了那段經文的深意。講到一半的時候,所有的聽眾都獲得了各不相同的成就,有少部分比丘尼內心湧起為了幫助人生、大濟眾生而求得成佛的願望。
激發起眾比丘尼對佛法的種種熱情與信仰之後,注荼半托迦回到了祇陀林。有一些比丘認為注荼半托迦也許把跟隨的弟子都丟掉了。注荼半托迦將自己給比丘尼講法的過程和種種奇妙之事給比丘們細細講述了一遍,大家才疑忌全消。
釋迦牟尼佛把注荼半托迦說成是“改變他人觀念的比丘中最傑出的一位”。
另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和他的隨從離開祇陀林到位於王舍城的竹林園叢林去有一位名叫耆婆的醫生邀請佛及弟子前去進午宴,但是不邀請注荼半托迦。第二天,當佛它及其弟子坐下共進午宴時,釋迦牟尼佛吩咐阿難陀給注荼半托迦留下一個位置。此後,佛陀就一直坐在那兒,滴水不進,也不招呼眾人開飯。耆婆詢問其故,釋迦牟佛說:“注荼半托迦不在這兒,聚餐是不完美的。”
耆婆回答說:“我沒有邀請他來赴宴!”
釋迦牟尼佛回答說:“你既然邀請了我等所有僧人,注荼半托迦是我的弟子,為什麽不請?快派人去請他!”
耆婆雖然心是老大不情願,但又不能拒絕,心裏想:“我派人去請他,但不能給他很高的禮遇。”於是,他派人一名使者去叫注荼半托迦。
當耆婆的使者到竹林園叢林時,注荼半托迦化作一千二百五十個變化身,叢林間到處都是注荼半托迦的化身,這些化身的麵貌與出席午宴的僧眾十分相似。使者喊了幾聲注荼半托迦的名字,那一千二百五十個化身一齊答應。由於認不出自己要邀請的是哪個人,耆婆的使者隻好返回了。此後,釋迦牟尼佛對派去的使者說,這回你要真誠地去邀請注荼半托迦。使者第二次去了之後,果然邀請到了注荼半托迦,並一道前來赴宴。
耆婆正如他早已設想好的方案那樣,給注荼半托迦送上食品時,沒有表示敬意。注荼半托迦又一次施展法力,將自己的手臂如同象鼻一樣伸長,抓起釋迦牟尼佛用的飯缽,吃掉了裏麵的食物。耆婆醫生看到了這一切大為驚異連忙祈請注荼半托迦尊得饒恕自己的不敬。
經過這一係列的事件,注荼半托迦,這位偉大的通曉佛陀教法的尊者終於名聲大振。
注荼半托迦尊者的居地
注荼半托迦尊者的居地靈鷲山是一處聖跡,釋迦牟尼佛曾在此講授《般若波羅蜜多經》。在每月特定的吉日,靈鷲便飛抵山敬獻供品,進行祈禱。
遵照釋迦牟尼的意旨,注荼半托迦和一千六百名阿羅漢留在靈鷲山,護持傳播佛陀的教法。
注荼半托迦尊者雙手作禪定手印。這個手印的含義是說所胡信奉佛法的人都應該從瞬息萬變的世界觀上各種華麗的外在物中解脫。佛徒應該遵奉修習佛法,僅此一念毫不動搖,最終獲得從輪回之苦中解脫的成就。
注荼半托迦尊者還有很多的神通和恩德,其中一部分如下述。據說眾生無論處於任何的境況,隻要尊者出場,他者可以獲得尊者的佑護而安然無恙。例如眾生處在色欲之火、敵恨之火和愚癡之火中;處在希望傷害他人的思想意念中;處在背運的時候;處在深受煩惱和痛苦折磨的時候;處在思想波動煩亂的時候;處在以異道抵觸佛法的時候;以及產生誤見的時候。注荼半托迦尊者還能幫助眾生控製自己的感官,比如可以將痛源移開,要吧擺脫意外的傷害。
根據南傳經典,周利盤陀伽尊者並不是誦念「掃帚」,而是像我剛才談到的,誦念「容易遭到汙染」。
在過去某一生中,周利盤陀伽生為一個國王。有一天,在城裏巡查的時候,他的額頭冒汗,於是他用一塊清淨的布擦去汗水,那塊布因而弄髒了。國王自言自語地說:「由於這個不清淨的身體,把這麽一塊清淨的布給弄髒了,使這塊布喪失了它清淨的本質。有為法真是無常啊!」如此,他得到無常的印象(anicca-sabba 無常想)。所以,就周利盤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汙染」這個法門是他證悟阿羅漢果的強力助緣。由於佛陀見到他過去生中的善行,並且希望促使他專注修行契合那項善行的對象,因此佛陀交給他一塊清淨的布。
周利盤陀伽尊者已經積聚波羅蜜長達十萬劫之久:他在許多過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這是每一位要證得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羅漢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在他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看到布變得肮髒時,立刻省察到有為法無常的本質。由於過去的波羅蜜與禪修,他能夠領悟有為法無常的本質,也能夠領悟有為法苦及無我的本質,藉此而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親口說,在他眾多弟子中,最擅於轉換他人心念的是善良的阿羅漢盤陀伽──掃地大師。時至今天,據說那些無法記憶或了解佛陀教法的人,若能全心全意地向盤陀伽祈請,都能開展他們的心智能力。盤陀伽印證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於內心的開發,真誠的心靈修持遠比僅是智能知識更為重要。
慈悲的佛陀說:“掃地可以獲得五種最勝利益:一、使自心得清淨。二、使他人得清淨心。三、令諸天歡喜。四、種下正業之因。五、此生結束後生往天上。”
一、自除心垢。
二、亦除他垢。
三、除去憍慢。
四、調伏其心。
五、增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