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泣告各位同修:別再走彎路了!!!
(2010-08-13 07:21:14)
下一個
泣告各位同修:別再走彎路了!!!
??
?? 泣告各位同修:別再走彎路了!!! 耽誤您幾分鍾時間,請聽我肺腑之言。
??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修行方法 比修行本身更為重要!
?? 不管是參禪求證空性,還是念佛欲求往生,菩提心乃是重中之重!
??
?? 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懺罪、積資的過程。對於凡夫來說,懺悔業障、積累成佛資糧的一切竅訣中,最殊勝的就是發菩提心!!!
?? 菩提心可以使我們花很小的功夫,獲得最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事半功倍。要知道,同樣念一句阿彌陀佛,有無菩提心攝持,二者功德有如天壤之別!
??
?? 《入菩薩行論》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
?? 《無量壽經》告知我們,往生淨土的正因是: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
??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把整個佛法的精華歸納為三主要道,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菩提心的基礎是出離心,而要想證悟空性,菩提心乃是最強大的利器!
?? 為何修好菩提心,證悟空性如此快速?
?? 因為菩提心直接麵對的,就是行人自私的“我執”。通過自他平等、自他交換、自輕他重的觀修,就能快速斷除我執。
?? 另外,在凡夫所有懺罪、積資的竅訣中,菩提心的修法是至高無上的。即使沒有另修懺悔、積資,單是菩提心就能達到這一效果。如果同時修持懺悔、積資,則更殊勝。
?? 因為菩提心的所緣,是整個法界,是一切苦難眾生。
??
??
??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雲:
??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嚐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 祖師大德的悲切婆心,於此淋漓盡現。
??
?? 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 徹悟禪師《語錄》雲:
?? ......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群生。
??
?? 印師文鈔《淨土指要》雲: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
?? 凡夫修行,當發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則力能為者,勉而為之。不能為者,必令此心常存。則固與大乘之願心,不相背也。(印師文鈔《複卓智立居士書七》)
??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印師文鈔《複康寄遙居士書一》)
?? 然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印師文鈔《與徐福賢女士書》)
?? ......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印師文鈔《複陳慧超居士書》)
??
?? 大安法師在講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時說: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2樓
?? 上品下生者......跟前兩品往生不同,[亦信因果]。大家注意這個亦啊,亦信因果呢,就是或信或不信,這就叫亦。前麵兩品是要深信的,那麽這一品,上品下生,他即便是信,但信得不深......但是他雖然信,或信或不信,或者信心有間斷,但他有一點,對一切大乘經典,他不懷疑,不誹謗......他沒有什麽其他的殊勝的行業,隻是發了菩提心。可見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一發菩提心,你沒有幹什麽,你都能夠上品下生......
??
?? 濟群法師在《漢傳佛教的反思》中說:
?? 大乘本是積極入世的佛教,可在中國卻給民眾留下了消極出世的印象。為什麽會這樣?歸根結底,正是因為忽略菩提心所致。以往,我們一直認為大乘經典便代表著大乘佛教,學習大乘經論自然便是大乘行者。豈不知區別大小乘的關鍵在於發心,在於是否具足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才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反觀漢傳佛教的各大宗派,普遍對菩提心不夠重視。也正因為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六度四攝等菩薩行門,似乎隻是為大菩薩們所說,與個人修學並無關聯。
?? 鑒於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我認為,未來的佛教發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首先是菩提心......
??
?? 淨空法師也說:
?? 《無量壽經》上說得很明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不發菩提心,單有一向專念不能往生。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隻有兩、三個。為什麽那麽少?(就是)雖做到一向專念,(卻)沒有發菩提心。
?? 真正發菩提心,臨終一念、十念決定往生,為什麽?他已經是上善之人,已經夠資格了,隻要動一個念頭,發願想往生就成功。所以,我們要仔細去思惟經文,不能夠含糊念過。
??《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三輩往生中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們這一生當中隻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這就能往生了。可是要記住,前麵還有一句話,發菩提心。你要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發菩提心。(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
?? 西方淨土雖有四土之輩,然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要件。不為自己就是菩提心,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心量愈大,成就愈殊勝。(淨空法師《怎樣念佛往生成佛》1997年4月講於洛杉磯)
?? 再說一句老實話,真正發菩提心,沒有念佛也能往生。(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
?? 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在提到他的各位上師時,皆合掌當胸,但說到他的根本上師金洲大師時,雙手合什於頭頂上並流下眼淚,呼喚上師的尊名。他的弟子不解地問:尊者,為何偏偏在說金洲大師時合掌於頭頂,難道其他諸上師都比不上金洲大師的功德大嗎?阿底峽尊者答道:我的所有上師都與佛無別,功德沒有任何的差別,隻是對我的恩德不一樣。我現在心中有的這一點點菩提心,全都有賴於金洲大師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對我的恩德最大。
??
?? 有位師兄在一篇帖子裏寫道:
?? 今天突然想要得到一個威力最大、最猛曆無上的咒語,一個對一切眾生幫助最大的、能平伏一切戰爭、災難和疾病,能解脫一切惡道眾生,能讓眾生都深信佛法、走向修行之路的最偉大無上的咒語。於是,我決定請求上師開示。我撥通了上師的電話,我問上師:有沒有對宇宙一切眾生幫助最大的咒語......後麵的能平伏一切戰爭、災難和疾病還來不及說,上師就告訴我:有!,如同已經預知了我要問的問題。我如獲珍寶,連忙問道:是什麽?!
?? 菩提心。上師一針見血地給了我答案--是菩提心!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3樓
?? 我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但直到今天得到這個答案,我才深深地懂得了:菩提心竟然是如此地重要! 和不可思議!!!
??
?? 《智海浪花》裏有一篇文章寫道:
?? (我的第一位上師)覺三上師是湖北黃陂人......有一次,上師問及三峽工程的進展情況,我說我現在對這類事情毫不關心。他略帶責備地對我說:你是不是中國人呢?有關大眾利益的事你都不關心,那你還關心什麽呢?
?? 我這才覺察到,學佛後自己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無情,這已是誤入歧途了,哪裏還談得上菩提心呢?我想身口意皆不離菩提心,度化眾生不僅僅靠講經說法,身口意皆能度化眾生。要想自利利他,內證功德是多麽重要啊!
?? 有了這次經曆,我以後就時時刻刻盡力按上師的榜樣去多觀想天下如母一般的眾生所受之苦。一日,我自己在房間裏思維《上師供》的法義,漸漸地,第一次生起了為救度無邊有情出離生死苦海而修行之心。當我思維良久走出房門時,卻發現 覺三上師早已站在那裏。他顯得特別高興,手顫抖得很厲害。我問上師,手怎麽抖得那麽厲害?他隻是慈愛地望著我。心的感應使我明白,上師已知道了我的全部心態。
?? 當天吃中午飯時,上師非常高興地對大家說,人人都要發心利益眾生,要你追我趕速證菩提!今天齋堂包餃子。而平日裏,如果不是喜慶的日子,寺廟裏是很少包餃子的。
?? (末學每當看到這個故事,都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
??
?? 楊洪居士每次給幹旱地區求雨,隻是念佛或大悲咒而已:
?? 我代替他們求雨,希望龍天護法幫幫忙下雨。讓他們有水種田有飯吃,我答應以後有機會,我會將佛經和善書傳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因果的厲害後,他們自然壞事就不做,好事就會多做。但是眼前他們沒飯吃,您慈悲慈悲下下雨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很奇怪的,我替他們懺悔,自己慈悲心一起,也哭了起來......
?? 結果沒幾個小時,那邊就開始下雨,一下就下了二十六個小時!
??
?? 為什麽我們念佛不能求雨呢?--因為我們的菩提心不夠啊! 縱然有一點相似的、模糊的、不真切的菩提心,可是作用太有限了。
??
?? 發菩提心者是世間最尊貴的人。經中說:一有人發菩提心,大地就會震動,諸佛寶座也將顫動。因為大地是有情共業的力量所感,發菩提心者將引導無量有情,動搖輪回,大地無法承受而產生震動。
??
?? 華智仁波切在《現觀莊嚴論》的解釋裏,講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他說:成佛不是大乘菩薩的目標。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標的話,那麽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沒有目標呢?
?? 此話的真實意趣是,如果僅僅因為佛非常偉大,遠離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發願成佛,就沒有考慮眾生的解脫,所以不是大乘法。這句話揭示出,如果不考慮眾生的解脫,即使為發誓成佛而努力也不是大乘法。(《三殊勝修法》慈誠洛珠堪布)
??
?? 《菩提心略修法》(慈誠洛珠堪布)中說:
?? 出離心與菩提心,是淩駕於一切修法之上的無上大法。
?? 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那就真正是失去了一切,因為他連修行的門徑都沒有趨入。
?? 有些人在修小乘的四禪八定時也會有一些感受,所謂的感受就是心能夠平靜下來,並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這種狀態。但是,這有何功德呢?沒有什麽功德。此修法,佛教有,外道也有,是內道和外道所共有的。如果有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性見,那麽就可以將這種寂靜修法,做為一種修行的基礎;如果沒有,那麽這種修法究竟屬於外道,還是屬於佛教,都很難說清楚。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4樓
?? 即使我們修禪定時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不起一個雜念,那又怎麽樣呢?沒有雜念能解脫嗎?在沒有雜念的基礎上證悟空性,才能解決生死問題,若沒有證悟空性,隻是心平靜下來,也不是很難。以前也講過,很多動物在冬眠時,心裏也沒有太多雜念。還有,我們在昏沉時、進入深度睡眠時、或是暈倒時,內心也沒有什麽粗大的念頭。但是,這能解決什麽問題呢?不能解決什麽問題。
?? 華智仁波切講過,在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即使閉關九年,斷絕與任何人的來往而修大圓滿,連解脫的種子都不能播下。若在心田中不曾播下解脫的種子,那成就就更談不上了。
?? 佛陀曾經講過,想成佛的人不要學太多,隻需要學一個法,這個法就是大悲心。為什麽隻須學大悲心呢?如果有了大悲心,一切都很好辦。
?? 如果我們有菩提心,就能於一刹那間清淨無始以來的罪業,犯別解脫戒和密乘戒的罪過也能清淨,同時也能圓滿眾多資糧,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備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既沒有單獨修金剛薩埵等懺悔的法,也沒有單獨修曼茶羅等積累資糧的法,僅僅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所以,如果有菩提心,一切就都可以圓滿。
?? 在《經莊嚴論》裏講,有菩提心的人,即或造了墮地獄的業,也不可能近期內墮落,此業在很久以後才會成熟;墮入地獄後,他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很輕微,曆時很短,不同於其它的地獄眾生;在感受這些痛苦的同時,他也從未舍棄過利益眾生的決心;而且此念一出,他就象從夢中蘇醒過來一樣,地獄苦報便會立即結束。
??
??
?? 一天早晨,阿底峽尊者說,在印度,他的一個修喜金剛的弟子墮入了聲聞的滅定。尊者身邊的侍者就問,修喜金剛怎麽會墮落小乘道呢?阿底峽尊者講得很清楚,若不能如理如法地修喜金剛,也有可能墮入小乘,也有可能墮入惡趣。那麽,大乘和小乘的差別究竟是什麽呢?阿底峽尊者強調,其差別隻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差別了。
??
?? 並非一味念佛才算修淨土,除了在信願上著力外,重要的是懺悔業障,和積集往生成佛的福報資糧。業障輕了,資糧充足了,不但往生把握更大,而且品位更高。假設有謗法者,若他信願念佛而沒有勵力懺罪,可知往生極難。若他雖沒念佛而勵力懺悔、積資,以懺悔、積資之功德回向,願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則其往生要容易得多。
??
?? 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懺罪、積資的過程。我們念佛之所以信不深、願不切,行不力,之所以不能一心不亂,就是因為業障的蒙蔽所致。業障有一個可怕的特性,就是造業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藏傳佛教在修正行前,必須完成基礎加行的修習,其中一項就是懺罪。懺除粗重的業障後,才能修正行,而且懺罪貫穿於平時每日的修行,次第非常嚴謹。
??
?? 當然,末學並非要大家正行、助行顛倒,而是說在某一個時期中,懺悔粗重的業障和積資,確實比一味念佛要來得快。好比在去某地的途中生了重病,這時最重要的,是治病,而不是勉強地趕路。病好了,或病較輕了,就會走得更快。
?? (望各位同修於此三思!)
??
?? 有人說,念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同時念誦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就具足了一切善根福德。這樣,懺罪、積資都有了,何必多求?
?? 當然,的確如此,一法含攝一切法。理雖如是,但在我們的修行還未到達萬法一如的境界前,在行持上,有針對性的方便法還是非常重要的。歸元雖無二路,方便還得多門。比如從理上講,念誦文殊、地藏菩薩同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麽偏念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發願接引我們往生。印光法師倡導平時念彌陀,急難念觀音,同樣,並不是阿彌陀佛不能救度急難。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5樓
??
?? 所以,修出離心還得依修出離心的訣竅(主要是觀修世間無常、暇滿難得、輪回痛苦、因果不虛),修菩提心還得依修菩提心的訣竅,懺罪得依懺罪的訣竅,積資得依積資的訣竅。否則,勉強念了幾句佛,到底罪障懺除了多少,福報增長了多少,這很難說。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又沒有證悟空性,這樣按部就班、自私自利地念佛,能有多大的功德呢?
??
?? 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裏講了七要點(七殊勝)。菩薩行持六度時,每一度都應具足這七要點。這七要點又可歸納為三要點。如果具足此三要點,哪怕一個小小的善根,也是成佛之因。否則,即使外表做再多再好的善事,也不能成為解脫之道、成佛之因。這三要點是前行發願殊勝(為眾生解脫成佛而發願)、正行無緣殊勝(無分別、一心專注)、結行回向殊勝(為眾生解脫成佛而回向)。
??
??
?? 有些修淨土的師兄害怕了:我才不願追求新奇! 修菩提心固然好,懺罪、積資固然好,但要我放棄老實念佛,不換題目,我做不到!
?? --這是典型的聞思不夠,理路未明所致。
?? 當然,我們確實應該老實念佛,不換題目。但要知道:修菩提心並沒有改換題目,並不是新奇,而是應該!老實念佛與修菩提心並不是兩碼事!!! 正如一心不亂與老實念佛不是兩碼事一樣。修菩提心是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是基礎課,而不是進修課。
??
?? 如同一心不亂是我們應努力追求的一樣,發菩提心也是我們所應努力追求的。發菩提心不但與我們加強信、願不相妨害,反而互相增益。
?? 因為未發菩提心時,我們的願,不過是去極樂世界避難。而發了菩提心,我們的願,除了避難,更重要的是去極樂世界進修。願不同,力自然不一樣。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菩提心願。念佛的人如果菩提心沒有了,就與佛難得感應。因為菩提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啊!!!
??
?? 有人認為,隻要能往生就行,何必追求一心不亂,修什麽菩提心呢?
?? 印光法師說: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豈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複丁福保居士書》)
?? 若目標本身就很低下,能保證往生嗎?
?? 另外,如果罪障未除、福報不夠,念佛能夠相應嗎?
??
?? 再說,修菩提心並不一定非得要你中斷念佛,我們平常時時都可以觀修。
?? 很多三寶弟子的相續中都生起了不同程度的菩提心,有的還非常堅固。隻要通過一定方法,長期薰修,一定會越來越增上。
??
?? 又有人說:蓮池大師《疏鈔》曰,“持名即為發菩提心。”因此我隻管念佛就是,何必另外修什麽菩提心,無事找事?
?? 當然,隻要能往生極樂世界,哪怕是邊地疑城,遲早也會在佛菩薩的加持下,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 但在往生前心量的大小優劣,則直接關係到往生難易,以及往生品位的高低。如印光法師說......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
?? 還有人說:要生起真實的菩提心,遠非一日之功。即使菩提心已很堅固了,也還有退轉的可能,如舍利弗的公案。所以,倒不如一心念佛。
?? 當然,要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確非一日之功。隻有證悟了空性,世俗菩提心才升華為勝義菩提心。但並非證悟了勝義菩提心,才開始產生力量。千經萬論所讚歎的菩提心,如菩提心一發,大地震動,其實主要還是指世俗菩提心。而且世俗菩提心也並非到了相當堅固,才開始產生力量。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6樓
?? 另外,舍利弗的公案恰恰啟示了我們:正因為容易退轉,無偽的菩提心不容易生起,所以我們才要念佛求生西方。
??
?? 有人認為:般若為三乘之母,當擺在學修之首,應待徹悟空性證得解脫,再依空起用,廣行利他事業。
?? 又有人認為,《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執著於這些有為法呢?
?? 對此,多識活佛回答說:小乘法不能成佛,而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在哪裏?很顯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現觀莊嚴論》說小乘羅漢入菩薩道,必須從大乘資糧道發心進入,無法從更高位進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資糧不足,因而開悟的程度受到很大的限製。
?? 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能,要靠雄厚的福德資糧做後盾。這些都是藏傳佛教根據了義經典,得出的正確結論。那種先修慧證得開悟,再修福德資糧的說法,是割裂智能方便二道,輕視慈悲善行的一種錯誤觀點。
?? 宗喀巴大師向文殊菩薩請問中觀見之甚深緣起法等問題時,菩薩解答後大師仍然不太明白,菩薩囑咐說,除殷勤祈禱、仔細閱讀經論外,要積集資糧,淨治罪障。
??
?? 淨土宗四祖法照大師,蒙文殊菩薩威神力,攝入五台聖境,問:“佛法浩瀚,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答道:“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
??
?? 有人說:發菩提心誠然有助往生,可能隻要有一點菩提心,也就夠了吧?
?? 淨空法師說:心量愈大,成就愈殊勝。
?? 慈誠洛珠堪布說:隻是偶爾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穩定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個修解脫法的人。
?? 很多同修也很重視菩提心,但隻是停留在口號上,由於缺少實修的引導,因而隻有一點相似的菩提心,無法深入。當然,能生起這點菩提心也是非常寶貴的、值得讚歎的!但這種相似的、模糊的、偶爾生起的菩提心是遠遠不夠的!
?? 菩提心必須每天觀修,不修是發不出來的。
??
?? 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絕不會懈怠放逸,絕不會隻為自己求往生、得安樂,絕不會得少為足,滿足於 下品,甚至滿足於 邊地疑城。因為世間苦海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父母眾生,在淚眼汪汪地等待著我們救拔。我們遲一天證悟,他們就會多受無邊的痛苦!!!
?? 關於生起菩提心的標準,在許多典籍中有詳盡的說明。簡言之,就如一位母親見其愛子墮入火坑,會感到一刹那也無法忍受,而奮不顧身地欲將孩子拉出火坑之心。
??
?? 要想往生,除發菩提心外,絕對要避免的一個重大的障礙--就是謗法! 甚至連謗法的一切嫌疑都要避免。
?? 試看當今各佛教論壇上,謗法、謗僧的學佛者,太多太多了!!! 真所謂修為越差,膽子越大。有幾個誹謗者意識到它的後果?又有幾個意識到的作了真切的懺悔?更有幾個懺悔者有了淨罪的驗相?......
??
?? 很多人常以自己的分別念,以自己的經驗常識,來揣度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不理解的那部分佛法,或者跟著別人起哄,人雲亦雲。犯了謗法罪而自己還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謗法,還以為自己很清淨,以為自己的見解很高超,以為自己破邪顯正,很有功德。
?? 還有的雖然知道自己說錯了,仍然覺得這隻不過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絲毫不知自己造作的是極重的惡業!尤其通過網絡傳播,這種影響力更是大得可怕!!!
?? 很多惡業的造作隻需短短幾秒鍾,換來的地獄果報則是億萬斯年!!!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7樓
?? 犯了謗法罪,一定要猛厲地懺悔!不然的話,不但不能往生,而且必墮地獄!!!
??
?? 關於懺悔,一般要見到業障清淨的淨相,才有把握。要不然,輕描淡寫地懺悔一下,到底懺除了沒有,懺除了多少,確實很難說! (泣請各位同修於此處不要輕易溜過!)
??
?? 千萬不要以為謗了法,好象對自己並沒有什麽影響,自己照常吃飯穿衣,自己念佛依然念得還好,甚至偶爾還有某些值得高興的境界出現,以為照這樣,自己依然可以往生。要知道,凡夫因為惡業太重,即使造作了極重的惡業,也不一定馬上有什麽反應。好比一盆髒水中再滴入一點髒水,根本看不出來。對於有的人,即使把佛經扔進廁所,也不一定有什麽反應。而到了高層次,哪怕錯動一個念頭,可能很快就會有某種果報。
?? 千萬不要掩耳盜鈴,把生死大事來作賭注!!!
??
?? 有人因為某法師說法有時不太嚴謹,因而大肆誹謗,動輒斥為邪師魔說,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這種非佛即魔的思維方式是非常悲哀的!
?? 平心而論,某法師的有些說法、提倡確實也值得商榷。但你不信的話,可以不依,沒必要一棍子打死。該法師對當代淨土宗的推廣弘揚功德巨大,有目共睹,依他修行而往生的比比皆是。千萬人與他有緣,因他而學佛,若肆意誹謗,必定影響千萬人的信心,則此過大矣!另外,王龍舒居士也會集過《無量壽經》,被蓮池大師所批,最終也站立往生,沒有被世人稱為魔;夏蓮居、黃念祖居士的成就也是不可能輕易被人抹殺得掉的;教內有些人還說要往生必須明心見性,盡管問題也比較嚴重,但未必都是魔。
?? 當然,象FL功、QH無、蕭PS、盧SY之流,毫無疑問必須旗幟鮮明地揭露批判。
??
?? 往生極樂的另一個障礙是五逆,這一點,一般人都不可能造作。
??
?? 此外,還有一個重大的障礙,是盜僧祗物。
?? 《大集經》說:盜僧祗物,罪同五逆。
?? 《方等經》中華聚菩薩說: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祗物,我所不救。
?? 可見盜僧祗物的過患是多麽嚴重!
??
?? 經常看到有的居士出入寺廟,率意而為,對此毫無警備之心,不禁替他捏著一把汗!因為沒有經過係統的學習,對因果沒有認識,不知如何取舍,無意間造作了極其可怕的惡業,給自己的往生帶來嚴重的障礙。
?? 在因果取舍上,應越保守越安全,不要說僧眾的一茶一飯,就是一張過期的報紙,都要注意,不能抱僥幸心理,總打擦邊球,千萬不能自我欺騙!
?? 欲升反墮--世間可悲的事情還有比此更甚的嗎?
??
?? 關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經論中有著廣泛的教授。修菩提心之前,一般先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是菩提心的基礎。還有特殊的兩種最殊勝的修法, 一個是彌勒菩薩、月稱論師傳下來的“七重因果”;一個是文殊菩薩、寂天論師傳下來的“自他交換”。這兩個方法能夠很有效地、很快地把菩提心生起來。
??
?? 這裏特別向大家推薦的是《西藏生死書》第十二章的《慈悲-如意寶珠》裏的修法(原文請自己查找),這個修法可謂一針見血。簡介如下:
??
?? 慈:簡單說就是愛心。當沒有足夠的愛心時,有一個方法,就是觀想有人曾經給過你的愛,比如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小時候對你的愛。記住一個特別感動的例子,讓那種感覺重新生起,並且充滿感激。讓愛從心中流露出來,然後把這種愛延伸到一切眾生。先從你最親近的人開始,然後延伸到朋友和熟人,然後延伸到鄰居、陌生人,甚至延伸到你不喜歡的人或者難以相處的人,甚至是你的所謂敵人,最後則延伸到整個宇宙,讓這種愛變得廣大無際。
2010-5-7 13:37 回複
龍正7
8樓
??
?? 悲:啟發悲心有一個強有力的方法,就是自他交換,把正在受苦難的那個眾生看成自己。盡可能詳細生動地想象你要怎麽挨過那種痛苦。同時要知道,人家和自己有同樣的感覺,同樣希望快樂,同樣害怕痛苦。
??
?? 還有一個發起悲心的有效方法,就是想象正在受苦的眾生是你最愛的人,比如你的兒女。十分自然的,你的心胸將打開,悲心將生起。有人會問:我這麽做,我的親人會受到傷害嗎?絕對不會!不但不會傷害他們,還會幫助他們,甚至對他們經曆的一切痛苦產生療效。因為他們是你發起悲心的工具,即使隻是一瞬間的事,也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功德和利益,它可以加持和治療一切相關的人。(還有人問:觀想成自己的父母豈不更合理嗎?是的,隻不過現在的人大多數對兒女的愛心,比對父母的愛心要強,觀想成父母反而沒有觀成兒女更能啟發悲心。但在念眾生恩時,應觀想成父母---末學臆注,無教證)
??
?? 如何觀想慈悲?例如,一位老婆婆孤獨而又悲傷地經過你身邊,幹瘦的雙腿,還有她幾乎提不動的兩袋東西;一位拄著拐杖的男孩,在交通繁忙的午後,慌張地想過馬路;一隻在馬路上流血不止幾乎要死去的狗;打開電視機,一位老太婆指著一碗湯說,那是她今天唯一的食物,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電視《動物世界》裏一隻老虎正追趕一對梅花鹿母子,眼看就要趕上;一隻小猴兒緊跟在母親身後,突然掉進腳下的沼澤,驚慌掙紮,這時一隻凶猛的鱷魚遊了過來……
??
?? 任何這些景象都可以打開你的心眼,讓你認識到世間無邊的苦難。當你覺得有一股悲心從心中湧起的時候,不要把它掃開,不要故意去想別的事情,用那個快速出現的慈悲心,把心專注在它的上麵,深入你的內心去觀想、發展、加強、加深。(此段不要粗心溜過!)
??
?? 一切地方的一切眾生都在受苦,把你的慈悲和三寶的加持,回向給所有的眾生,使他們減輕痛苦,早日解脫。當你深入地觀想慈悲時,你會知道,要想幫助眾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要趕快覺悟,就可以產生一種強烈的決心和責任感,自己發願成佛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
??
?? 網上有一篇《我的學佛之路》的帖子,這樣寫道:
?? ......後來,在上師三寶的加持下,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了一個殊勝無比的菩提心修法竅訣,就是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第十二章的《慈悲-如意寶珠》。這是我自學佛以來一個極其重大的收獲!是它全麵地、深入地改變了我的修行進程。我甚至發願,當我在獲得了超出輪回的把握以後,我要著力弘揚這一菩提心修法竅訣......
??
?? 因為我是個不孝之人,盡管觀想成父母更合理,但觀想成父母反而沒有觀成兒女更能啟發悲心,所以就常觀成兒女。我常想,在這一點上兒女倒是幫了我的大忙。
??
?? 開始修此竅訣時,有時一、二個月都不能生起那種強烈的菩提心,而且要非常集中精神,深入觀修才能生起。到後來就沒有那麽困難了。每次生起後,都能感到慈心充滿,而且具有穿透力,這時念佛就象念到自己的血肉裏去。有時念及眾生的痛苦,而自己無力救度,即使以後成佛也無法度盡眾生界,在上師三寶麵前,我不禁悲從中來,淚下如雨......
??
?? 每次生起菩提心,都有瑞相出現。或夢舉身高飛,或獲得寶藏、舍利,或清洗血管,或清洗男根,或於身上拉出螞蟥,或凝視虛空,或刺上身血供養三寶等等。
??
?? 後寫了一篇發願文,如下:
?? 願我速得成就“最勝結緣解脫佛”,結緣力與解脫力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十方菩薩欲度眾生而緣慳難度者,稱誦我的名號因緣即得成熟。
?? 願我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際,眼耳鼻舌身意所見所聞所觸所緣、並間接影響之一切眾生,及見、聞、觸、緣、並間接影響我之一切眾生,我皆令其速得解脫。
?? 願我成道後,生生世世分身無量,與無量眾生展轉結緣,展轉度化,乃至一切與所結緣眾生結緣者,亦與結緣而度化之。如是展轉增上,以至無窮。
?? 願我成道後,長向無佛法眾生處行,願一切與三寶無緣眾生,皆得與我結緣而度化之。
?? 願我成道後,分身長伴地藏菩薩,助其教化,乃至作其補處。
?? 願我即生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不出人間一年,即回入六道,普度眾生。
??
??
?? 最後要說的是,慚愧的很,本人撰寫此帖,並不代表自己就有了菩提心,自己就很清淨,隻不過自己稍稍有一點自知之明而已。好比運動場上一個跛子運動員,自己跑不快,卻為別人幹著急,而呐喊助威一樣。
?? 祈望各位同修不以人廢言!
?? 另外,本帖不是什麽正規論文,可能不少地方不嚴謹,也祈望各位取清揚濁,勿至爭戰再起為盼。若覺得有一定意義,敬請轉帖,則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