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轉載】弘一大師惜福之點點滴滴

(2010-06-08 10:27:16) 下一個
【轉載】弘一大師惜福之點點滴滴
傻妞閑念
154位粉絲
1樓


2010-5-25 15:58 回複

傻妞閑念
154位粉絲
2樓

“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惜福。求名求利,須知求已勝求人。”弘一法師經常書寫此格言以贈善信。弘一法師經常發願以惜福回向法界眾生,同得安樂,並非為已修福。

弘一法師自幼承母教居多,坐必端正,食不遺粒。偶因丟棄一可用之小紙。母王太夫人嚐戒之曰:“兒有多福,汝父在世日,雖盈寸低條,未嚐浪費。”弘一法師由是愛惜字紙直至晚年。弘一法師圓寂後,李芳遠整理其書箱,內有大小字紙無數,或潔白,或墨漬,皆留存備用。弘一法師與人宣事,都以裁剩紙條書寫。在永春時,李芳遠先生印製佳箋以奉通信用,弘一法師不多用,圓寂後其箱笥中還存有此箋。

弘一法師有一件百納衣,補至不能再補,還愛惜之至。善信贈以新衣,也不肯更易。

在浙江時,故友於上虞白馬湖營建晚晴山房,迎師供養,弘一法師很去住。

弘一法師洗臉之毛巾破舊的隻剩紗一團,仍不更易。奉師之齋飯素菜略加油,就不肯吃。弘一法師嚐誡學人,曰:施主檀越,一粥一飯,恩大如山,何可妄受。

弘一法師用的布雨傘,是在杭州參與打佛七,善信所布施,破而加補,十幾年仍在使用。弘一法師用的紗帳,破陋幾不能用,乃以紙粘補,防蚊侵襲。

弘一法師臥病,其舊友名將軍以極品佳參奉致,謂可療疾。弘一法師不肯用,後轉贈同寮老病人。

弘一法師居永春普濟寺,一次,李芳遠去看望法師時,過了午餐時間,當家師端出已去半盂的炸豆腐,齊整如刀切者,說另一半為師所食。弘一法師一食之微,從未嚐輕率。

弘一法師之書信,信封都是翻用的,作書起稿也折開信封使用,真物無虛費。

弘一法師,出入舟車,都與普通人相同,從不浪費施主財物。丁醜年赴青島講律,途經上海,善信迎師,訂了上等單房。弘一法師知道後改了行期。

弘一法師晚年居泉州,為感謝善信護愛之恩,一破常規,講經弘法,書寫經句,廣結勝緣。善信有備齋酬師。弘一法師盛情難卻,但約定菜肴不得超過五品。

弘一法師平時隻穿衣三件。在永春山中早晚很冷,老病頹唐,經同參勸請,才製棉袍一件。

弘一法師在泉州百源庵時,經常在廚房洗菜處,檢取丟棄的細小蘿卜,洗淨而後食之,謂能補氣。司廚知道後,生慚愧心,知來處非易,尤宜惜福。


2010-5-25 15:58 回複

傻妞閑念
154位粉絲
3樓

一位師兄的跟帖:

凡是讀過弘一大師傳記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是以怎樣珍惜和滿足的神情和心態麵對盤中飯菜。那不過是最普通的蘿卜和白菜,他用筷子小心地夾起來,放在嘴裏,細細地咀嚼,好象是在享用山珍海味一樣。正如夏丐尊先生描述弘一大師的生活一樣:“在他,什麽都珍惜,舊毛巾好、草鞋好、走路好、蘿卜好、白菜好、草席好……”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備受人們敬仰的大師,原本生長在“黃金白玉非為貴”的富豪之家。終於有一天,明白了“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惜福;愛人愛物,到了方知愛自己”的道理。於是李叔同終時退去塵世的華衣,披上樸素的禪服,成為“弘一大師”,並用珍稀一切的心懷,圓滿了自己的一生。

西方哲學家梭羅說:“大多數所謂豪華和舒適的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對此,有識之士更願選擇過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簡單和粗陋的生活有利於消除物質與生命本質之間的隔閡。為了獲得圓滿無悔的一生,我們必須認清哪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必須丟棄的。”此言與諸葛亮的“淡泊以勵誌,寧靜以致遠”的古訓如出一轍,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卻感受不到一份真實的快樂。為了實現幸福生活的理想,拚死拚活大半輩子,應該有的全都有了,可唯獨沒有幸福。我們成了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眼睛裏隻能看到自己還缺少的東西:房子還不如別人的大,地位還比別人低,錢還比別人少……既看不到我們已經擁有並且彌足珍貴的一切,也看不到我們真正缺乏的究竟是什麽。是什麽遮住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的感覺日漸退化?是因為我們缺少一顆“幸福”的心。

多一份滿足,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偽;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多一份明白,少一份迷惑。這就是單純而幸福的生活,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外界生活的簡單,將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使我們發現一個新的世界正在麵前展開,最終獲得真正的自我和充實的生命。

幸福其實是無遮無攔的,它就像山坡上靜靜地吐著芬芳的山花,沒有圍牆,也不需要門坎,隻要有一顆清靜惜福的心,就能看到得到感受到。


2010-5-25 1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